-
公开(公告)号:CN1115674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0495902.2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诱导型水生生物采集及水体净化装置,包括通过锚固绳连接为整体结构的诱导型人工鱼巢和底层生物采集装置;所述诱导型人工鱼巢包括:上层模块,其包括浮岛模块、水生植物和上部框架;下层模块,其包括下部框架、粘性卵附着模块和粘性卵附着基质;着生硅藻附着板;所述底层生物采集装置包括:上壳体,其为呈贝壳状的曲面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孔;下壳体,其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砂砾层和固定卵石、活动卵石,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后端均设置有导流叶片。本发明的装置实现对粘附性鱼卵、粘沉性鱼卵、着生硅藻、底栖动物的诱导式采集,同时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9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38977.6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N2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MADDPG强化学习的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区域水库集雨范围信息数据,根据区域水库集雨范围信息数据构建水库群调度控制模型;获取水库群联合调控信息数据,通过对水库群联合调控信息数据进行水库群设备联动调控目标处理,生成水库群联合调控目标数据,利用水库群联合调控奖励函数对水库群联合调控目标数据进行水库群联合调控奖励计算,生成水库群联合调控奖励数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水库群调度方法无法兼顾调度效果和计算效率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6757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811027998.9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型的平板闸门,包括:门框;闸板,内嵌于所述门框内,且在拉杆的带动下沿门框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以截/放水;所述闸板上开设第一通孔,其通过拍门密封,以对水流进行单向控制。所述门框被隔板分隔形成上槽口和下槽口且还包括防堵装置,其包括:一对网筐;两对第一油缸;第一方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其两端均突出于所述第一方杆;所述可沿内外方向滑动且不脱落的设置在所述网筐上;所述滑动筛网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能沿内外方向压缩的第一弹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了普通闸门及拍门的优点,并防堵塞的、可广泛应用于灌区及其他的水利工程的组合型平板闸门。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0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1225346.0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质量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源地水库蓝藻水华的快速预警方法,根据历史降藻浓度数据建立的蓝藻水华爆发特征藻浓度模型、气温变化影响特征藻浓度模型、以及正常蓝藻水华特征藻浓度模型,并确定划分度函数;根据划分度函数确定衰减因数、权重因数以及临界阈值,根据权重因数、当日藻浓度数据和前n日有效藻浓度计算特征藻浓度;将特征藻浓度与临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日藻浓度是否能够引起蓝藻水华爆发。本发明提供基于藻浓度监测的蓝藻水华预警,根据历史藻浓度数据建立相应的模型,计算相应的临界阈值,各数据均通过计算得到,而不是经验数据,能够有效提高蓝藻水华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238977.6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N2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MADDPG强化学习的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区域水库集雨范围信息数据,根据区域水库集雨范围信息数据构建水库群调度控制模型;获取水库群联合调控信息数据,通过对水库群联合调控信息数据进行水库群设备联动调控目标处理,生成水库群联合调控目标数据,利用水库群联合调控奖励函数对水库群联合调控目标数据进行水库群联合调控奖励计算,生成水库群联合调控奖励数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水库群调度方法无法兼顾调度效果和计算效率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79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140441.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F17/1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逐步试算的梯级水库调度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上游水库当前调度时期、设置上游水库当前时段的出库流量上下限、计算上游水库下一时段的库容、推求上游水库下一时段的水位、判断下游水库当前调度时期、设置下游水库当前时段的出库流量上下限、计算下游水库下一时段的库容、推求下游水库下一时段的水位、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修正完所有时段的初始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针对水库调度的无后效性,仅对第个时段的水库出库流量、逐时段自上至下进行试算,不往前或往后调整,能够避免重复试算,为后续优化提供可行解。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36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10537694.7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的径流模拟分析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首先在计算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海拔的影响以及气温的日间分布,更为精细的模拟了高寒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将土壤概化为三层,并采用土壤温度方程分别计算土壤上层、土壤下层和土壤深层的温度,将土壤层的冻融状态分解为四种,分别计算不同的土壤冻融状态下的蒸散发、产流过程,再结合地貌单位线计算汇流,通过SCE‑UA算法进行参数的率定,进而实现对高寒地区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分析。本发明提升了高寒区水文过程的模拟能力,为高寒地区的水文过程模拟、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以及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6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303256.0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F30/18 , G06F30/28 , G06Q50/2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决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洪涝灾害应急避险与物资实时调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原始采样数据;构建洪涝模拟模型;根据洪涝模拟模型生成洪涝动态模拟过程数据;根据洪涝动态模拟过程数据生成最大洪涝淹没水深栅格图;根据最大洪涝淹没水深栅格图构建洪涝淹没快速智能预测模型,并生成洪涝淹没模拟过程数据;根据洪涝淹没模拟过程数据生成受灾数据;根据受灾数据生成避险转移实时数据与调度决策数据;根据避险转移实时分析与调度决策分析构建物资调配模型,并根据物资调配模型生成物资调配实时数据与调度决策数据;本发明以洪涝模拟‑洪涝实时预测‑避险转移分析‑物资调配分析为核心技术流程,支撑洪涝应急防汛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56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92174.5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1/20 , G06T11/40 , G06T11/00 , G06T13/8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数值模拟、水利信息化领域,揭露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地表二维水动力模拟实现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将建模资料导入至二维建模平台,识别二维网格要素;构建拓扑数据类,对二维网格要素进行渲染,得到网格渲染要素,配置网格属性表;对网格渲染要素进行更新,得到更新网格要素,对更新网格要素进行高程渲染,得到高程渲染要素,识别高程修正类别,对高程渲染要素进行高程修正;识别雨量站与涵洞并编辑,配置雨量站图层与涵洞图层;配置排水分区拓扑关系,配置排水分区图层与溃口图层;在云端创建地表二维水动力模型并计算模拟成果;将洪水演进动画与洪水风险图加载至网页端中。本发明提高地表二维水动力模拟实现交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15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10950.1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1/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人工鱼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仿生人工鱼礁的栖息生境多功能复合粘附结构,包括悬浮在水中的固定绳,固定绳的上端与水面上的浮动体连接,固定绳的下端朝下延伸至河流内;固定绳上设有多组用于粘附鱼卵及微生物的外部粘附基质,外部粘附基质环绕固定绳的外周,呈伞状布置,多组外部粘附基质沿着固定绳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固定绳的底部连接有筑巢容器,筑巢容器中具有供鱼类栖息、庇护以及索饵的容纳腔;仿生人工鱼礁的栖息生境多功能复合粘附结构,为鱼类创造仿自然生境,实现使鱼类产卵、觅食、栖息、庇护为一体,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境保护措施,保证鱼卵粘附的面积,具备规模化繁育的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