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674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0495902.2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诱导型水生生物采集及水体净化装置,包括通过锚固绳连接为整体结构的诱导型人工鱼巢和底层生物采集装置;所述诱导型人工鱼巢包括:上层模块,其包括浮岛模块、水生植物和上部框架;下层模块,其包括下部框架、粘性卵附着模块和粘性卵附着基质;着生硅藻附着板;所述底层生物采集装置包括:上壳体,其为呈贝壳状的曲面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孔;下壳体,其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砂砾层和固定卵石、活动卵石,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后端均设置有导流叶片。本发明的装置实现对粘附性鱼卵、粘沉性鱼卵、着生硅藻、底栖动物的诱导式采集,同时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927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08567.7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其通过分隔板分为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侧方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好氧池侧方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箱体上开口通过盖板密封,所述分隔板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的过水口;曝气系统,其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底部用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填料系统,其包括填料架和立体弹性填料,所述填料架为横纵交错的网格状且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好氧池中部,所述立体弹性填料设置于网格状填料架的各个节点处。本发明的处理装置可以将农村分散污水进行小范围收集、就地处理,处理效果较好,且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投资低、能耗少、便于维护、可无人值守、出水效果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351965.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A01K6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捕具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高效捕具,包括网笼,所述网笼中具有笼腔,笼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开口,侧开口设有两个侧开门;网笼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网兜,网兜的内部具有兜腔;网笼的底部具有放置鱼饵的食台部,兜腔中设有多个纵向带;兜腔的下部有多个横向带,兜腔的上部设有多个在水中横向悬浮展开的柔性片;多个柔性片之间形成自上而下弯曲布置且供鱼类穿过的弯曲道;利用悬浮在水中的网笼布置鱼饵,将齐氏罗非鱼引诱进笼腔,进而引诱至兜腔中,兜腔中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齐氏罗非鱼,可以通过鱼饵的引诱、柔性片的限制以及侧开门的限制等,将齐氏罗非鱼大量集中在兜腔的下部,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诱捕齐氏罗非鱼。
-
公开(公告)号:CN1171583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01248.7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饵料诱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包括悬浮盘,悬浮盘中具有悬浮腔,悬浮盘的外周具有多个外周开口;悬浮腔的底部形成放置平台,放置平台上放置有饵料;悬浮盘的两侧连接有侧兜网,侧兜网中具有侧兜腔,侧兜网的下端之间具有集鱼兜网,集鱼兜网的内部具有集鱼腔;集鱼腔的底部设有下转盘,悬浮腔的底部设有上转盘,上转盘中缠绕有柔性绳,柔性绳上挂设有多个蚯蚓段;每间隔设定时间后,柔性绳自上而下移动,齐氏罗非鱼进入悬浮腔后,沿着侧兜腔进入集鱼腔中;通过饵料吸引齐氏罗非鱼进入在悬浮腔中,且通过蚯蚓段吸引齐氏罗非鱼通过侧兜腔进入集鱼腔中,形成对齐氏罗非鱼的诱捕,诱捕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94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209589.0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适用河岸带生境营造的生态复合生境基质结构,包括形成有河床侧边的沟槽,沟槽内填充有多个块状废料;河岸带的下部铺设有植物纤维垫,植物纤维垫上固定堆设有笼体,笼体内填充有多个块状的废弃块,相邻的废弃块之间具有填充间隙,笼体的下端对接在沟槽的侧边,且抵接着沟槽内的块状废料;通过在河床侧边的沟槽中填充块状废料,在河岸带的下部铺设植物纤维垫以及笼体,笼体内装置有块状的废弃块,解决了高落差高坡降河流水流湍急导致河岸带脆弱、河岸带侵蚀严重以及河岸带成片垮塌的问题,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以及洄游,形成水生生物的生境系统,营造形成生态复合生境基质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59247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210874.4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适用于高原急流缓流二道水的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包括河岸,河岸包括下部段以及上部段,上部段上种植有植物,下部段上设有生态笼体,笼体内填充有多个石块;河床的侧边设有沟槽,沟槽沿着河岸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下部段的下端对接在沟槽的侧边,沟槽内填充有块状废料;笼体的下端对接在沟槽的侧边,且朝下抵接在沟槽的块状废料上;在河岸的上部段种植植物,易成活,且样本获取容易;下部段布置笼体,笼体内装置有石块,解决了高落差高坡降河流水流湍急导致河岸脆弱、河岸侵蚀严重以及河岸成片垮塌的问题,河岸侧边的沟槽中块状废料可以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以及洄游,形成水生生物的生境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56745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95902.2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诱导型水生生物采集及水体净化装置,包括通过锚固绳连接为整体结构的诱导型人工鱼巢和底层生物采集装置;所述诱导型人工鱼巢包括:上层模块,其包括浮岛模块、水生植物和上部框架;下层模块,其包括下部框架、粘性卵附着模块和粘性卵附着基质;着生硅藻附着板;所述底层生物采集装置包括:上壳体,其为呈贝壳状的曲面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孔;下壳体,其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砂砾层和固定卵石、活动卵石,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后端均设置有导流叶片。本发明的装置实现对粘附性鱼卵、粘沉性鱼卵、着生硅藻、底栖动物的诱导式采集,同时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3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91775.9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受纳水体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适用于输水工程受纳水体水质改善生物碳装置,包括集水箱,集水箱的水腔中设有多个对受纳水体进行过滤净化的格栅架,多个格栅板将水腔分隔为多个滤水区;滤水区的顶部开口设有浮动载体,浮动载体朝下凸出形成有凸杯,凸杯的杯腔中填充有混合有生物炭的基质,基质中种植有植物,植物的根系穿过多个根系孔,延伸至杯腔的外部;格栅架中具有纵向腔,纵向腔中插设有生物炭制成的首排滤板以及次排滤板;首排滤板与次排滤板之间间隔布置,形成有中部腔;首排滤板的内部设有多个滤水道,受纳水体通过多个进水孔进入滤水道,多个滤水道中的受纳水体汇集由出水孔排至中部腔中;次排滤板中形成有分隔渗水缝隙。
-
公开(公告)号:CN11715838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301248.7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饵料诱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饵料诱捕方法,包括悬浮盘,悬浮盘中具有悬浮腔,悬浮盘的外周具有多个外周开口;悬浮腔的底部形成放置平台,放置平台上放置有饵料;悬浮盘的两侧连接有侧兜网,侧兜网中具有侧兜腔,侧兜网的下端之间具有集鱼兜网,集鱼兜网的内部具有集鱼腔;集鱼腔的底部设有下转盘,悬浮腔的底部设有上转盘,上转盘中缠绕有柔性绳,柔性绳上挂设有多个蚯蚓段;每间隔设定时间后,柔性绳自上而下移动,齐氏罗非鱼进入悬浮腔后,沿着侧兜腔进入集鱼腔中;通过饵料吸引齐氏罗非鱼进入在悬浮腔中,且通过蚯蚓段吸引齐氏罗非鱼通过侧兜腔进入集鱼腔中,形成对齐氏罗非鱼的诱捕,诱捕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9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09589.0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适用河岸带生境营造的生态复合生境基质结构,包括形成有河床侧边的沟槽,沟槽内填充有多个块状废料;河岸带的下部铺设有植物纤维垫,植物纤维垫上固定堆设有笼体,笼体内填充有多个块状的废弃块,相邻的废弃块之间具有填充间隙,笼体的下端对接在沟槽的侧边,且抵接着沟槽内的块状废料;通过在河床侧边的沟槽中填充块状废料,在河岸带的下部铺设植物纤维垫以及笼体,笼体内装置有块状的废弃块,解决了高落差高坡降河流水流湍急导致河岸带脆弱、河岸带侵蚀严重以及河岸带成片垮塌的问题,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以及洄游,形成水生生物的生境系统,营造形成生态复合生境基质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