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10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1225346.0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质量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源地水库蓝藻水华的快速预警方法,根据历史降藻浓度数据建立的蓝藻水华爆发特征藻浓度模型、气温变化影响特征藻浓度模型、以及正常蓝藻水华特征藻浓度模型,并确定划分度函数;根据划分度函数确定衰减因数、权重因数以及临界阈值,根据权重因数、当日藻浓度数据和前n日有效藻浓度计算特征藻浓度;将特征藻浓度与临界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日藻浓度是否能够引起蓝藻水华爆发。本发明提供基于藻浓度监测的蓝藻水华预警,根据历史藻浓度数据建立相应的模型,计算相应的临界阈值,各数据均通过计算得到,而不是经验数据,能够有效提高蓝藻水华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68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54667.2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藻共生种植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研制的产品包括20‑30份粘合剂黄土,15‑20份固化剂硅酸盐水泥,1‑2份功能细菌,1‑2份微藻孢子;其中,所述功能细菌选自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厌氧氨氧化细菌、硫氧化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微藻孢子选自鱼腥藻、聚球藻、川蔓藻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时,包括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上机压制成规格为长轴长:短轴长为1.5:1‑2.5:1的椭球形;将压制成型的种植基送入养护室进行养护3‑4d至表面硬结固化,得到菌藻共生种植基。应用时,包括将所述菌藻共生种植基铺设于河道,待铺设完成后,向铺设区域种植耐污沉水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612063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66550.0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水绵打捞船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该打捞船包括船体、在船体上设有穿过船底向下延伸入水里的履带式水绵打捞装置,及在船体上设有罩住履带式水绵打捞装置的支撑外罩。本发明具有在发挥机械打捞水绵高效率优势的同时,又能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克服由水底高低起伏引起机械船打捞不彻底的缺点,不伤害底栖动植物,达到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不会用到有毒害物质破坏生态环境,并可防止水绵残渣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3815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66525.2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水绵打捞船,其中,该打捞船包括船体、在船体上设有穿过船底向下延伸入水里的履带式水绵打捞装置,及在船体上设有罩住履带式水绵打捞装置的支撑外罩。本发明具有在发挥机械打捞水绵高效率优势的同时,又能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克服由水底高低起伏引起机械船打捞不彻底的缺点,不伤害底栖动植物,达到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不会用到有毒害物质破坏生态环境,并可防止水绵残渣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351965.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A01K6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捕具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针对齐氏罗非鱼的高效捕具,包括网笼,所述网笼中具有笼腔,笼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开口,侧开口设有两个侧开门;网笼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网兜,网兜的内部具有兜腔;网笼的底部具有放置鱼饵的食台部,兜腔中设有多个纵向带;兜腔的下部有多个横向带,兜腔的上部设有多个在水中横向悬浮展开的柔性片;多个柔性片之间形成自上而下弯曲布置且供鱼类穿过的弯曲道;利用悬浮在水中的网笼布置鱼饵,将齐氏罗非鱼引诱进笼腔,进而引诱至兜腔中,兜腔中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齐氏罗非鱼,可以通过鱼饵的引诱、柔性片的限制以及侧开门的限制等,将齐氏罗非鱼大量集中在兜腔的下部,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诱捕齐氏罗非鱼。
-
公开(公告)号:CN11857578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75969.5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3/00 , A01K63/04 , E02B1/02 , G01M10/00 , B01D35/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实验水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道工程与鱼类行为活动互馈模拟实验水槽,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顶部安装有水槽,所述水槽和水池的顶部均为开口设计,所述水槽内前后设置有宽区和窄区,所述窄区和宽区之间设置有条形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水槽前侧平行。本发明通过在水槽中设置宽区和窄区,且缓流区内设置有挡板,从而能够便于观察鱼类在高速水流下游动时,在挡板所形成的障碍物附近的留存歇息时间、状态等;而水槽宽区则能够用以观察鱼类在不同水流下的游动姿态等,最终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对鱼类活动与人类活动的交互性影响进行研究,从而为降低人类活动对鱼类活动产生影响提出指导性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18575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75969.5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3/00 , A01K63/04 , E02B1/02 , G01M10/00 , B01D35/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实验水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道工程与鱼类行为活动互馈模拟实验水槽,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顶部安装有水槽,所述水槽和水池的顶部均为开口设计,所述水槽内前后设置有宽区和窄区,所述窄区和宽区之间设置有条形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水槽前侧平行。本发明通过在水槽中设置宽区和窄区,且缓流区内设置有挡板,从而能够便于观察鱼类在高速水流下游动时,在挡板所形成的障碍物附近的留存歇息时间、状态等;而水槽宽区则能够用以观察鱼类在不同水流下的游动姿态等,最终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对鱼类活动与人类活动的交互性影响进行研究,从而为降低人类活动对鱼类活动产生影响提出指导性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1556840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354667.2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藻共生种植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研制的产品包括20‑30份粘合剂黄土,15‑20份固化剂硅酸盐水泥,1‑2份功能细菌,1‑2份微藻孢子;其中,所述功能细菌选自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厌氧氨氧化细菌、硫氧化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微藻孢子选自鱼腥藻、聚球藻、川蔓藻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时,包括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上机压制成规格为长轴长:短轴长为1.5:1‑2.5:1的椭球形;将压制成型的种植基送入养护室进行养护3‑4d至表面硬结固化,得到菌藻共生种植基。应用时,包括将所述菌藻共生种植基铺设于河道,待铺设完成后,向铺设区域种植耐污沉水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937755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25488.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初级混合池,溢流槽,过滤舱,生物孵化舱,开关舱,电池舱,取水潜水泵,喷洒潜水泵,前浮体舱,后浮体舱。前浮体舱与后浮体舱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取水潜水泵进水口设置在前浮体舱旁边,与前浮体舱通过螺栓相连,取水潜水泵出水口设置在初级混合池底部;喷洒潜水泵出水口固定在后浮体舱旁边,与取水潜水泵的进水口方向相反。本发明降低了设备维护的时间,提高了微生物的生存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37691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30490.3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水水库的物理-生物治理富营养化水华的方法,根据水域特征将水域分为三个部分,生态浮岛区由首尾相连的组合生态浮岛构成,通过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等营养盐,植物根系微生物群落降解有机物、对藻类化感作用,去除水体大部分氮、磷,同时起到植物遮光作用。太阳能水体循环区利用太阳能水层混合仪,实现水体循环,提高底层水体溶解氧,降低沉积物氮、磷等营养盐释放。遮光控藻区以遮阳网构成,通过遮光降低光照强度、抑制光合作用、降低藻类密度。本发明可有效地控制深水水库富营养化水华的发生,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