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674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0495902.2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诱导型水生生物采集及水体净化装置,包括通过锚固绳连接为整体结构的诱导型人工鱼巢和底层生物采集装置;所述诱导型人工鱼巢包括:上层模块,其包括浮岛模块、水生植物和上部框架;下层模块,其包括下部框架、粘性卵附着模块和粘性卵附着基质;着生硅藻附着板;所述底层生物采集装置包括:上壳体,其为呈贝壳状的曲面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孔;下壳体,其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砂砾层和固定卵石、活动卵石,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后端均设置有导流叶片。本发明的装置实现对粘附性鱼卵、粘沉性鱼卵、着生硅藻、底栖动物的诱导式采集,同时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7355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910139103.9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部的储水仓、鱼卵苗暂养仓、鱼卵孵化仓、鱼苗培育仓、鱼苗进食仓、循环水过滤仓、过滤水暂存仓和动力仓。该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功能不同的仓室,能同时实现多种鱼卵的孵化、鱼苗的培育及饲养,能满足针对江河鱼类产卵场的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研究的实际需要,适用于江河鱼类产卵场采集的多种鱼卵、鱼苗同时持续分类培养。该装置具有精细化模块化设计、持续稳定运行、可外接或内置电源、便于携带、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点,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83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91930.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藻水分离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藻水分离站,包括水箱和水桶,水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泥管,排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输泥管,水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楼梯,楼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水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本发明通过对储料箱内部输送絮凝剂使储料箱下沉,储料箱的絮凝剂通过喷管喷出,当活动板与固定杆接触后,活动板对喷管进行遮盖,使喷管的喷射口径缩小并且喷射速度增加,由此能够使得藻类植物与污泥快速形成絮体。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1930.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藻水分离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藻水分离站,包括水箱和水桶,水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泥管,排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输泥管,水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楼梯,楼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水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本发明通过对储料箱内部输送絮凝剂使储料箱下沉,储料箱的絮凝剂通过喷管喷出,当活动板与固定杆接触后,活动板对喷管进行遮盖,使喷管的喷射口径缩小并且喷射速度增加,由此能够使得藻类植物与污泥快速形成絮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56745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95902.2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诱导型水生生物采集及水体净化装置,包括通过锚固绳连接为整体结构的诱导型人工鱼巢和底层生物采集装置;所述诱导型人工鱼巢包括:上层模块,其包括浮岛模块、水生植物和上部框架;下层模块,其包括下部框架、粘性卵附着模块和粘性卵附着基质;着生硅藻附着板;所述底层生物采集装置包括:上壳体,其为呈贝壳状的曲面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孔;下壳体,其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砂砾层和固定卵石、活动卵石,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后端均设置有导流叶片。本发明的装置实现对粘附性鱼卵、粘沉性鱼卵、着生硅藻、底栖动物的诱导式采集,同时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7890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310476.8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风浪海湾的多功能生态海堤生态系统,所述多功能生态海堤生态系统包括由临海侧向内陆方向依次设置的多阶式防浪坎消能人工鱼礁区、红树林及景观植物适生区、生态海堤主体工程区和生态亲水景观区,所述生态海堤主体工程区包括由临海侧向内陆方向设置的人工防浪区和仿自然生态植生框;其中,所述多阶式防浪坎消能人工鱼礁区采用防浪坎生态石笼系统构建,并叠加海草床生态系统;所述红树林及景观植物适生区以扭王字块或自然块石抛填或回淤修复,辅以开展红树林植物或景观植物适生系统重建。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生态海堤生态系统具有减缓风浪侵蚀、提高堤防护脚安全、促进滨海海岸线生境异质性与多样性、适于红树生长繁育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3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20661.0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1、第一次过滤,获得第一水体和第一藻泥;S12、电絮凝处理,以铁电极为阳极板,获得第二水体;S13、第二次过滤,获得第三水体和第二藻泥;S14、臭氧联合超声处理,获得第四水体;S15、第三次过滤,获得第五水体和第三藻泥;第三过滤装置包括交错设置的陶粒层、木屑层和秸秆层;S16、将第五水体曝气后排放;将第一藻泥、第二藻泥和第三藻泥集中脱水处理。本发明通过对蓝藻水华水体依次进行第一次过滤、电絮凝处理、第二次过滤、臭氧联合超声处理、第三次过滤和曝气后排放,能有效除去水体中的蓝藻和藻毒素,有利于改善水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63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36895.3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B01D33/46 , B01D33/067 , B01D33/80 , B01D33/76 , B01D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式小湖塘库污水净化系统,包括水箱和安装在水箱顶部的箱盖,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过滤转鼓,过滤转鼓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布的滤筛,过滤转鼓一端套接有齿圈,过滤转鼓一侧设置有转鼓电机,转鼓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与齿圈啮合的驱动齿轮,齿圈底部两侧均设有滚轮,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水管,水管顶端设置有冲洗装置,过滤转鼓内部设置有自刮装置;本发明实现对过滤转鼓的转动,避免在过滤过程中杂质的堵塞,并直接利用过滤后的水对过滤转鼓进行冲洗,进一步避免过滤时的堵塞,并且多种处理方式的复合使用,净化效果好、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67355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39103.9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鱼卵苗孵化培养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部的储水仓、鱼卵苗暂养仓、鱼卵孵化仓、鱼苗培育仓、鱼苗进食仓、循环水过滤仓、过滤水暂存仓和动力仓。该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功能不同的仓室,能同时实现多种鱼卵的孵化、鱼苗的培育及饲养,能满足针对江河鱼类产卵场的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研究的实际需要,适用于江河鱼类产卵场采集的多种鱼卵、鱼苗同时持续分类培养。该装置具有精细化模块化设计、持续稳定运行、可外接或内置电源、便于携带、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点,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520661.0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1、第一次过滤,获得第一水体和第一藻泥;S12、电絮凝处理,以铁电极为阳极板,获得第二水体;S13、第二次过滤,获得第三水体和第二藻泥;S14、臭氧联合超声处理,获得第四水体;S15、第三次过滤,获得第五水体和第三藻泥;第三过滤装置包括交错设置的陶粒层、木屑层和秸秆层;S16、将第五水体曝气后排放;将第一藻泥、第二藻泥和第三藻泥集中脱水处理。本发明通过对蓝藻水华水体依次进行第一次过滤、电絮凝处理、第二次过滤、臭氧联合超声处理、第三次过滤和曝气后排放,能有效除去水体中的蓝藻和藻毒素,有利于改善水体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