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模糊backstepping的轧机垂振抑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344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15163.9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backstepping的轧机垂振抑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轧机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原理,建立轧机垂振的四自由度机液耦合非线性模型;然后根据轧机发生垂直振动会导致工作辊上下跳动,因此将轧机工作辊垂直振动位移趋近于零设置为控制目标;最后结合轧机垂振的非线性模型,选取合适的李雅普诺夫函数,求解使得在t趋于无穷时,V(t)趋于零的虚拟控制器、实际控制器和自适应律,最终得到抑制轧机垂振的预定性能控制器设计方法。本发明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工况的轧机垂振非线性模型,考虑了伺服阀存在死区的特性以及对轧辊振动位移的限制,设计了轧机垂振抑制器,实现对高速轧制过程中出现的垂振快速主动抑制,保证了高速轧制板带过程的稳定。

    一种适合于冷轧薄板离线板形的测量误差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022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230238.6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一种适合于冷轧薄板离线板形的测量误差修正方法,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1)基本参数的收集,包括带材的密度、带材的厚度、带材的杨氏模量、重力加速度;(2)测量带材平摊时带材的浪高和浪距;(3)采用悬挂法测量出实际浪形的个数;(4)计算平摊测量与悬挂测量对应的浪的个数一致时的实际浪高;(5)计算平摊测量与悬挂测量对应的浪的个数不一致时的实际浪高(6)得到浪高的实际值Rvi。本发明消除了冷轧薄板离线板形的测量误差,能够实现离线板形的有效测量,保证板形数据的准确性;运用到实际板形测量后,板形准确率明显提高,为现场技术人员在制定板形控制策略、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条件下工艺润滑参数优化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0403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275209.7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条件下工艺润滑参数优化设定方法,充分考虑到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以保证带钢的不发生打滑和Jumping现象作为控制目标,在乳化液品质、轧制工艺参数(钢种、规格、压下率、轧制速度、前后张力)、轧辊工艺参数(工作辊辊径、原始表面粗糙度)确定的情况下,寻求最佳乳化液浓度、最佳流量、最佳初始温度。从而提高机组的生产稳定性,为企业带来效益。

    一种二次冷轧机组乳化液喷淋架上喷嘴侧倾角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072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1282257.0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二次冷轧机组乳化液喷淋架上喷嘴侧倾角优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收集喷嘴侧倾角的优化所需设备工艺参数;(B)初始化喷嘴侧倾角优化目标函数最优值Fy,并给定优化步长;(C)初始化优化过程参数i=0;(D)计算喷嘴侧倾角;(E)计算单个喷嘴喷射的乳化液在带钢宽度方向流量密度分布q1i(xj);(F)计算N个喷嘴喷射的乳化液在带钢宽度方向叠加后的流量分布qNi(xj);(G)计算二次冷轧机组带钢宽度范围内乳化液流量横向分布qi(xj);(H)计算喷嘴侧倾角优化目标函数;(I)判断是否成立;(J)判断是否成立;(K)输出二次冷轧机组乳化液喷淋架上喷嘴侧倾角的最优值。本发明能够提高二次冷轧机组带钢表面乳化液流量分布的均匀性。

    二次冷轧过程带钢表面乳化液流量横向分布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067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0072241.5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二次冷轧过程带钢表面乳化液流量横向分布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A)收集二次冷轧机组乳化液喷射梁与喷嘴的主要设备工艺参数;(B)收集二次冷轧机组的带钢宽度B;(C)计算单个喷嘴喷射在带钢表面的乳化液流量横向分布q1(i);(D)计算N个喷嘴在带钢表面叠加后的乳化液流量横向分布qN(i);(E)计算二次冷轧过程带钢宽度范围内乳化液流量横向分布q(i);(F)完成二次冷轧过程带钢表面乳化液流量横向分布预报。本发明能够预报出二次冷轧过程带钢表面宽度范围内的乳化液流量的横向分布,为二次冷轧过程带钢表面乳化液流量横向分布均匀性控制奠定基础。

    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0112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11083261.4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预报方法,其主要包括:1、收集待生产带钢轧制润滑预设定工艺参数;2、初始化轧制变形区出口上下工作辊表面附着油膜厚度迭代值;3、计算轧制前区带钢上下表面析出的油膜厚度;4、计算轧制前区上下工作辊表面附着油膜厚度;5、计算轧制前区入口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6、计算轧制变形区入口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7、计算轧制变形区出口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8、计算轧制变形区出口上下工作辊表面附着油膜厚度;9、输出轧制变形区入口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预报结果。本发明能够预报出对应的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变形区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控制和提高二次冷轧机组轧制过程润滑性能。

    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条件下轧制工艺参数优化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877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45228.2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58 B21B3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条件下轧制工艺参数优化设定方法,针对在小变形量轧制过程中出现Jumping现象此种情况,结合屈雷斯卡提出的最大剪应力等于常值的塑性条件,在保证轧制应力、打滑因子在许可范围的前提下,特提出表征小变形量下稳定轧制能力的判断指标,更有效地保证带钢轧制的稳定性。在小变形量稳定轧制能力的判断指标建立的基础上,在保证带钢的不发生打滑和Jumping现象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小变形条件下的轧制工艺优化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带钢轧制不稳定现象的发生概率,为二次冷轧机组小变形轧制情况下的带钢质量及整体轧制稳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工作辊长径比大且直径绝对值小的六辊轧机板形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45817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825620.8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工作辊长径比大且直径绝对值小的六辊轧机板形预报方法,它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1、收集长径比大且直径决定值小的六辊轧机的主要设备参数;2、收集待轧制带材的特征参数;3、定义预报过程中所涉及的过程变量;4、单元划分并求解影响系数;5、预报轧制时带材的前张力横向分布值;6、预报工作辊水平挠曲值和带材的出口板形分布。本发明能够定量预报出工作辊发生水平挠曲时对成品带材板形的影响,为成品带材的板形控制提供了依据。

    适用于冷连轧机组的乳化液流量动态综合优化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175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825624.6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冷连轧机组的乳化液流量动态综合优化设定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参数收集;(2)设定各初始值、寻优步长及中间过程参数;(3)定义2#‑5#机架乳化液流量及寻优步长;(4)计算各机架乳化液冷却能力系数;(5)计算稳态轧制速度下各机架理论最佳流量;(6)计算机架乳化液总流量;(7)计算乳化液流量动态综合优化目标函数;(8)输出最优各机架乳化液流量;(9)完成新的轧制速度下各机架乳化液流量的分配,直至完成全部流量的分配。本发明避免了机架间乳化液流量固定分配造成的轧制压力异常增大以及轧制压力“倒挂”等问题,充分发挥了乳化液冷却能力,使得各机架乳化液冷却能力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

    连退过程以降炉辊粗糙度衰减影响为目标的张力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903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8548.0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退过程以降炉辊粗糙度衰减影响为目标的张力补偿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1、收集机组的关键设备与工艺参数;2、收集带钢的参数;3、定义相关参数;4、建立反映炉辊表面当前粗糙度Rar、炉辊表面原始粗糙度Rar0、炉辊服役公里数L之间的数学模型;5、根据回归模型计算摩擦系数;6、计算炉辊服役公里数为Li时的最佳设定张力样本TLi;7、建立反映反映张力补偿值ΔT、炉辊服役公里数L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8、输出张力补偿值ΔT。本发明实现了对带钢连退过程中的张力补偿,在炉辊粗糙度不断衰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带钢的稳定通板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