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辊径方差最小的CVC辊形参数优化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795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912280.2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辊径方差最小的CVC辊形参数优化计算方法,它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1)收集基本设备参数;(2)收集生产记录中典型规格带钢的产品参数;(3)给定优化区间[A1min,A1max],以及优化步长ΔA;(4)定义最佳辊形参数寻优过程中间参数i,目标函数初始值F0;(5)计算出口带钢的前张应力分布数值;(6)计算该辊形参数Ai下典型规格带钢产品的宽度数值;(7)输出最优辊形一次项参数A1_best,绘制此辊形参数下的辊形曲线。本发明减小了上下工作辊的辊径方差数值,减轻了由于上下工作辊辊径差值超标导致的轧辊线速度差异引起的轧机异步轧制效应,保证了出口带钢的板形质量,解决了以往辊形参数设计计算过程中忽略带钢板形质量控制的问题。

    冷连轧过程以吨钢电耗控制为目标的轧制规程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4186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5285.X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00

    Abstract: 一种冷连轧过程以吨钢电耗控制为目标的轧制规程优化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1、收集现场参数;2、收集机组摩擦特性参数;3、定义参数;4、设定初始值和初始优化步长及优化参数;5、计算第i机架出口速度、压下率、道次压下量和等效张力影响系数;6、计算第i机架摩擦系数;7、计算第i机架轧制力;8、计算第i机架工作辊压扁半径、外摩擦力影响系数、前滑值和轧制力矩;9、计算第i机架打滑因子和滑伤指数;10、计算第i机架轧制功率;11、构造机组电耗控制函数式;12、输出最优轧制规程。本发明从电耗控制的角度出发,设定了轧制规程控制合理的目标值,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

    板带轧机板形检测设备系统误差综合补偿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1507977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73992.X

    申请日:2009-03-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合于板带轧机板形检测设备的系统误差综合补偿技术,其特征是:a.收集板带轧机板形检测设备的主要结构参数;b.收集带钢的规格参数及检测结果参数;c.计算出由于检测辊的垂直度偏差而引起的板形测量误差;d.计算出由于检测辊的水平度偏差而引起的板形测量误差;e.计算出因为检测辊磨损而引起的张力检测偏差;f.计算出由于检测辊的垂直度、水平度偏差以及检测辊表面磨损综合影响而引起的张力检测偏差;g.计算出实际张力横向分布的初始值;h.计算出当前受力情况下由于检测辊的挠曲而引起的附加张力差;i.计算出考虑到检测辊的挠曲而引起的附加张力差之后的实际张力横向分布;j.收敛条件的判断;k.输出板形综合补偿值;l.结束计算。采用本发明所述技术可以定量的计算出不同张力及板形下检测辊的挠曲、倾斜、磨损等因素对板形测量精度的综合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轧机出口的实物板形质量,给现场带来经济效益。

    一种双平整机组基于成品粗糙度控制的轧制压力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0493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10313793.0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平整机组基于成品粗糙度控制的轧制压力设定方法,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充分结合具有离线平整兼离线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以出口带钢粗糙度为目标,同时将总延伸率和板形都满足要求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离线平整兼离线双机架平整机组的带钢粗糙度控制技术,在所有情况下工作辊表面粗糙度都可以满足出口板面粗糙度的要求,并建立相关模型,从而优化出成品表面粗糙度控制的轧制压力设定值。本发明方法避免了单独控制、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可以同时满足两个重要指标的要求,对现场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冷连轧过程以吨钢电耗控制为目标的轧制规程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4186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725285.X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冷连轧过程以吨钢电耗控制为目标的轧制规程优化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1、收集现场参数;2、收集机组摩擦特性参数;3、定义参数;4、设定初始值和初始优化步长及优化参数;5、计算第i机架出口速度、压下率、道次压下量和等效张力影响系数;6、计算第i机架摩擦系数;7、计算第i机架轧制力;8、计算第i机架工作辊压扁半径、外摩擦力影响系数、前滑值和轧制力矩;9、计算第i机架打滑因子和滑伤指数;10、计算第i机架轧制功率;11、构造机组电耗控制函数式;12、输出最优轧制规程。本发明从电耗控制的角度出发,设定了轧制规程控制合理的目标值,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

    板带轧机板形检测设备系统误差综合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7977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073992.X

    申请日:2009-03-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合于板带轧机板形检测设备的系统误差综合补偿方法,其特征是:a、收集板带轧机板形检测设备的主要结构参数;b、收集带钢的规格参数及检测结果参数;c、计算出由于检测辊的垂直度偏差而引起的板形测量误差;d、计算出由于检测辊的水平度偏差而引起的板形测量误差;e、计算出因为检测辊磨损而引起的张力检测偏差;f、计算出由于检测辊的垂直度、水平度偏差以及检测辊表面磨损综合影响而引起的张力检测偏差;g、计算出实际张力横向分布的初始值;h、计算出当前受力情况下由于检测辊的挠曲而引起的附加张力差;i、计算出考虑到检测辊的挠曲而引起的附加张力差之后的实际张力横向分布;j、收敛条件的判断;k、输出板形综合补偿值;l、结束计算。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定量的计算出不同张力及板形下检测辊的挠曲、倾斜、磨损等因素对板形测量精度的综合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轧机出口的实物板形质量,给现场带来经济效益。

    冷连轧机基于机理与工况相结合的工作辊磨损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7978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73997.2

    申请日:2009-03-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白振华 周莲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合于四辊冷连轧机基于机理与工况相结合的工作辊磨损预报技术,其特征是:a.构造工作辊磨损模型;b.构造工作辊磨损工况影响方程;c.构造工作辊磨损量中机理影响方程;d.解析计算工作辊磨损中的机理影响部分;e.测量与收集实际工作辊磨损数据;f.求解工况影响系数αk;g.建立基于机理与工况相结合的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h.特定轧制周期内工作辊磨损的预报。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辊磨损预报技术,充分考虑到冷连轧过程中的设备与工况特点,将磨损机理与工业生产实际磨损数据的测量结果有机结合,适用于工作辊的对称磨损而且适用于不对称磨损,大大提高了现场工作辊磨损的预报精度,为辊型设计、板形控制奠定基础。

    一种适合于轧辊浇铸的对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631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629850.8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于轧辊浇铸的对齐方法,涉及轧辊浇铸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轧辊浇铸模具进行实时扫描;从扫描得到的图像中将轧辊浇铸模具的外轮廓提取出来形成相应的三维立体模型;对轧辊浇铸模具进行水平精度纠偏;对轧辊浇铸模具进行垂直精度纠偏;计算出每段轧辊浇铸模具的外接圆直径;通过计算出的每段轧辊浇铸模具的外接圆直径参数,找出最接近的模锻,并显示出外接圆与圆心;检测三段轧辊浇铸模具的外接圆的圆心是否重合,若重合则说明三段模具的摆放符合标准;否则返回步骤二,重新对轧辊浇铸模具纠偏。本发明可以保证浇铸的轧辊同轴精度,避免了需要去除大量余料以及二次回炉加工的问题,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以及成本的增加。

    一种新型轧辊表面测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19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29857.X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轧辊表面测温装置,包括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固定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上端面分别设置有电池仓和显示屏,所述电池仓和显示屏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主板的下端面处,所述电池仓内用于放置电池;所述上壳体开设有显示口,所述显示屏上端卡接于所述显示口内;所述下壳体外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软磁条,所述下壳体底部位于两个所述软磁条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测温孔,所述温度传感器下端位于所述测温孔位置处。本发明可以在轧辊下线时就进行测量表面温度,并保证在整个测温过程中测温点位始终保持不变。

    一种适合于轧辊浇铸的对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6315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29850.8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于轧辊浇铸的对齐方法,涉及轧辊浇铸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轧辊浇铸模具进行实时扫描;从扫描得到的图像中将轧辊浇铸模具的外轮廓提取出来形成相应的三维立体模型;对轧辊浇铸模具进行水平精度纠偏;对轧辊浇铸模具进行垂直精度纠偏;计算出每段轧辊浇铸模具的外接圆直径;通过计算出的每段轧辊浇铸模具的外接圆直径参数,找出最接近的模锻,并显示出外接圆与圆心;检测三段轧辊浇铸模具的外接圆的圆心是否重合,若重合则说明三段模具的摆放符合标准;否则返回步骤二,重新对轧辊浇铸模具纠偏。本发明可以保证浇铸的轧辊同轴精度,避免了需要去除大量余料以及二次回炉加工的问题,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以及成本的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