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950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83831.8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式组合最优化的山洪灾害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综合适应性指标筛选框架法识别山洪灾害指标,构建关键山洪灾害指标集并计算其指标权重并配置预构建的山洪灾害预报模型;从研究区历史山洪灾害数据中提取每场历史山洪灾害对应的集雨面积和汇流时间,分别拟合集雨面积和汇流时间的分布并构建集雨面积和汇流时间的联合分布,随机抽样得到若干个山洪情景;拟合山洪致灾过程并输入预构建的预警组合最优化模型,求解模型得到每个山洪情景对应的最优化预警组合并拟合得到山洪致灾过程,计算关键山洪灾害指标值输入构建的山洪灾害预报模型,求解模型得到山洪灾害预报;本发明能够提供准确且随实际情况变动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69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339518.8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8/213 , G06F18/2135 , G06F18/25 , G06Q10/06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洪涝灾害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洪涝灾害应急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实时采集洪涝灾害相关的环境数据;S2,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建立洪涝灾害区域的数字孪生模型;S3,仿真计算:对洪水的传播路径、水深以及流速进行预测;S4,洪水传播路径优化:识别模式和异常;S5,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时监控:结合历史洪涝灾害应对经验,制定应急预案;S6,评估与改进:在洪涝灾害应急响应结束后,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数字孪生模型和应急预案。本发明,实现了对洪涝灾害的精准预测和高效应对。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83831.8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式组合最优化的山洪灾害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综合适应性指标筛选框架法识别山洪灾害指标,构建关键山洪灾害指标集并计算其指标权重并配置预构建的山洪灾害预报模型;从研究区历史山洪灾害数据中提取每场历史山洪灾害对应的集雨面积和汇流时间,分别拟合集雨面积和汇流时间的分布并构建集雨面积和汇流时间的联合分布,随机抽样得到若干个山洪情景;拟合山洪致灾过程并输入预构建的预警组合最优化模型,求解模型得到每个山洪情景对应的最优化预警组合并拟合得到山洪致灾过程,计算关键山洪灾害指标值输入构建的山洪灾害预报模型,求解模型得到山洪灾害预报;本发明能够提供准确且随实际情况变动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67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26240.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动力学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一维水动力模型和二维水动力模型的耦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模型准备:确定耦合区域;S2,耦合区域的划分:将耦合区域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S3,自适应边界调整算法:利用自适应边界调整算法,动态调整边界位置;S4,自适应网格优化:动态调整网格单元的尺度和分布密度;S5,耦合参数的计算:重复计算耦合参数;S6,时间步进的同步:在耦合区域内进行数据交换和修正;S7,结果输出与分析:输出耦合后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和二维水动力模型的计算结果。本发明,避免了数值计算中的不稳定现象,提高了整体计算效率和精度,从而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水动力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3654.0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F18/23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小流域山洪灾害分级分区差异化风险预警方法。首先,通过山洪灾害的数据分析明确流域风险区域;计算流域滞时时间,利用简化水动力模型对断面水位和流域淹没范围进行模拟,并对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结合非结构网格划分与风险源识别,形成高精度的网格数据库,再通过高斯混合模型(GMM)对网格多维特征进行聚类分级,得到流域内各网格的风险等级。最后,针对网格分区分级结果制定差异化预警阈值与响应策略,并在GIS平台上结合实测数据实现动态更新与联动发布。该方法兼顾了中小流域资料有限的现实条件与模型模拟的精度要求,不仅在分级分区基础上实现预警阈值的精细化设定,还显著提高了山洪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88850.X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山洪灾害现地预警阈值动态划定方法及系统,通过收集研究区地形数据并设置DEM精度,自动识别研究区内河流,识别栅格异常点,将研究区划分子流域;提取研究区历史降雨数据,基于历史降雨的先验分布构建降雨情景随机构造模型,生成研究区降雨情景并输入预构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得到汇流时间、降雨笼罩范围和集雨面积;构建山洪预报模型,将若干个研究区降雨情景输入构建的山洪预报模型,模拟并提取致灾情景,并输入预构建的Seq2Seq模型并训练;收集研究区历史山洪数据,将研究区历史山洪情景输入构建的七种预警组合对应的Seq2Seq模型中,分别模拟得到山洪灾害过程,计算七种预警组合的预警阈值,组合得到山洪灾害现地预警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559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244140.2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扫声呐图像的纠正方法以及侧扫声呐镶嵌影像,方法包括:获取水下地形的DEM模型;获取侧扫声呐的侧扫图像,侧扫图像包括若干单元图像,单元图像对应有航迹线和姿态数据;根据航迹线、姿态数据以及DEM模型将若干单元图像构建成虚拟侧扫影像;根据单元图像的航迹线迭代检索单元图像在虚拟侧扫影像中的航迹线和姿态数据,得到修正坐标;根据修正坐标校准单元图像在所述侧扫图像中的航迹线和姿态数据,得到校准后的侧扫图像。通过侧扫声呐的航迹线和姿态数据结合DEM模型构建虚拟影像,校正侧扫声呐图像从而获得高精度的侧扫声呐镶嵌影像,解决了传统的侧扫声呐数据受定位和姿态精度低而导致的相邻测线拼接错动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63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49570.8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自平衡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无人遥控潜水器技术领域,包括无人遥控潜水器机体,所述无人遥控潜水器机体底部固定设有配重块底板,所述配重块底板内设有多个分隔支撑框架,所述分隔支撑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分隔支撑框架相互平行排列设置,相邻所述分隔支撑框架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无人遥控潜水器机体上设有圆环状调平装置;本发明通过调整轨道配重块的数量实现零浮力,通过轨道调整配重块的位置实现初步调平,通过圆环状装置实现精确调平,通过本发明可以满足ROV在水体密度差别较大的水域搭载不同传感器时进行快速自动配重和平衡调整,实现零浮力自平衡,减少ROV动员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6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503046.X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管道冲刷试验中悬空长度发展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涉及海底管道冲刷悬空长度试验测量领域,包括海底管道和悬空判别传感器,海底管道布设于实验海床上,实验海床设于实验水槽底部;多个悬空判别传感器等间距布设与海底管道底部,悬空判别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有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与电脑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管道限制、可浑水条件下工作、易于实现的海底管道冲刷试验中悬空长度发展实时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46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84585.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闸门的涌潮生成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室内水槽、闸门和蓄水池的相关参数,包括矩形水槽的宽度、高度和底坡,位于水槽上游端的闸门的宽度和高度,以及与闸门上游相连的蓄水池的宽度;S2,基于潮前水深和涌潮高度确定水槽上游蓄水池水深;S3,基于所需生成的涌潮持续时间和长度,确定蓄水池长度;S4,基于所需生成的涌潮特征,形成所需的潮前水深和蓄水池水深,突然打开闸门生成涌潮。本发明方法对室内水槽涌潮生成进行设计,能在室内水槽中生成需要的涌潮高度。本发明方法节省了设计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