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0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03981.5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水环境锚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水环境的海堤边坡永久自进式锚杆。一种适用于海水环境的海堤边坡永久自进式锚杆,包括锚杆杆体和锚杆杆体一端的锚杆钻头,锚杆杆体包括中空杆体和隔离架结构,隔离架结构包括第一隔离架,中空杆体位于锚杆杆体的中心,中空杆体外套有波纹管结构,波纹管结构和中空杆体之间设有第一隔离架。通过上述设置,隔绝海水与中空杆体的接触,提高自进式锚杆的抗腐蚀性能,提供足够的锚固摩擦力,避免锚杆在锚杆孔内位移;采用隔离架结构中的第一隔离架分隔中空杆体和波纹管结构,起到中空杆体和波纹管结构扶持和对中的作用,保证中空杆体和波纹管结构同心,保证整体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0399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710370.4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型沙沉积及冲刷起动试验装置,其中,包括:沙样固结装置,包括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内沉积有固结的模型沙;固结沙起动试验水槽,包括: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的上游具有进水孔,下游具有出水孔,中游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收集盒的铺沙槽;图像采集装置,布置在所述水槽本体上方,用于采集所述收集盒内的固结模型沙的冲刷起动图像或视频。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70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502653.4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冲淤试验水上水下地形一体化测量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河道实际地形进行比例缩小,并在试验水槽跟中根据缩小后的模拟河道地形进行泥沙抹面制作;施放水流条件,待试验结束后,将水流流速降为零,并等待水中泥沙沉降完成;并利用超声波液位计测量超声波液位计、近红外深度相机距水面的高度ha;通过仪器支架的移动,带动近红外深度相机一次性测量测量区域内水上水下原始地形点云数据集O(x0,y0,z0);将点云数据集导入三维数据展示程序,得到室内试验冲淤地形云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自修正、精度高、便捷且高效室内冲淤试验水上水下地形一体化测量装置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02653.4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冲淤试验水上水下地形一体化测量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河道实际地形进行比例缩小,并在试验水槽跟中根据缩小后的模拟河道地形进行泥沙抹面制作;施放水流条件,待试验结束后,将水流流速降为零,并等待水中泥沙沉降完成;并利用超声波液位计测量超声波液位计、近红外深度相机距水面的高度ha;通过仪器支架的移动,带动近红外深度相机一次性测量测量区域内水上水下原始地形点云数据集O(x0,y0,z0);将点云数据集导入三维数据展示程序,得到室内试验冲淤地形云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自修正、精度高、便捷且高效室内冲淤试验水上水下地形一体化测量装置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46356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69081.1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平衡循环输沙动床模型试验水槽,包括槽体和循环水池,循环水池与槽体首尾相接;槽体从前往后依次连接设置有第一定床段、动床段和第二定床段;第二定床段配置沉沙池,沉沙池底部的排沙口通过输沙管与第一定床段相连;沉沙池远离动床段的一侧配置有拦沙网,拦沙网底部与沉沙池边缘相配合,拦沙网与水流流向逆向倾斜设置。本发明将冲至下游的泥沙全部自动补回至上游,在研究局部工程周边河床冲刷试验的过程中,无需另外补充泥沙,实现自动输沙平衡,保证试验条件稳定、动床维持冲淤动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73642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19062.1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V10/143 , G06V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堤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室内海堤越浪试验中背水坡护面破坏实时识别装置及方法,方法包括:利用近红外深度相机,获取初始时刻及每次越浪后的海堤越浪试验图像,对背水坡护面块体的边界轮廓线进行识别,获得边界轮廓区域;计算初始时刻、第n次越浪后背水护面块体的边界轮廓区域的覆盖总面积;计算第n次越浪后背水坡护面块体的冲失率;根据垂直高度,得到第n次越浪后背水坡护面块体的塌陷深度,根据塌陷深度和海堤模型的高度,得到塌陷深度相对于海堤模型的相对塌陷深度;根据相对塌陷深度、冲失率,确定背水坡护面块体的破坏程度。采用了精确的图像处理技术和自动化算法,更准确地测量和评估海堤越浪试验中的破坏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7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410142870.6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涌潮河段洪潮共同作用下古海塘堤脚冲刷高程预测方法,首先获取和计算相关数据,然后判断堤脚冲刷的洪潮动力条件,再分别建立洪水为主、潮水为辅塘段的堤脚冲刷高程预测模型及潮水为主、洪水为辅塘段的堤脚冲刷高程预测模型,完成堤脚冲刷高程预测。获取和计算强涌潮河段地形资料同期的河口径流潮汐相关数据,建立堤脚冲刷高程与不同洪潮动力组合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可精确预测洪潮共同作用下强涌潮河段堤脚冲刷高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5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092262.6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8L101/00 , C08L33/20 , C08L25/06 , C08L91/06 , C08L83/04 , C08K3/26 , C08K3/36 , C08K3/22 , C08K3/34 , C08K3/38 , B29B13/10
Abstract: 一种新型改性聚酯模型沙制备方法,模型沙原料选择:铸石粉1‑5kg,氟硅酸钠5‑10kg,硼酸10‑15kg,阴离子树脂15‑25kg,其中阴离子树脂密度1.22 g/cm3,交联聚丙烯腈10‑20kg,其中交联聚丙烯腈密度1.15 g/cm3,离子交换树脂10‑15kg,其中密度离子交换树脂1.35 g/cm3,聚苯乙烯树脂5‑10kg,其中聚苯乙烯树脂密度1.55 g/cm3,超细活性碳酸钙15‑30kg,其物化性质稳定、不会腐烂变质、强度高、可重复利用,让模型沙原料的粘聚度进一步的优化,模型沙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针对性的进行模型沙原料的改性,符合多种使用环境的标准要求,适用面广,重复利用率高,显著降低模型沙成本,环境友好,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模型沙的制造过程,对于环境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03046.X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管道冲刷试验中悬空长度发展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涉及海底管道冲刷悬空长度试验测量领域,包括海底管道和悬空判别传感器,海底管道布设于实验海床上,实验海床设于实验水槽底部;多个悬空判别传感器等间距布设与海底管道底部,悬空判别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有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与电脑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管道限制、可浑水条件下工作、易于实现的海底管道冲刷试验中悬空长度发展实时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3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76323.4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模型试验三维空间多源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模组、第二移动模组和第三移动模组,三者分别沿X、Y和Z向运动并与PLC控制系统相配合,第二移动模组与第一移动模组相连,第三移动模组与第二移动模组相连,第三移动模组搭载有测量平台;PLC控制系统能够获取测量平台的位置信息;第一移动模组包括沿X向往返移动第一基板,第二移动模组与第一基板相连,第一基板配置有减振组件。本发明实现要素按照规划路径、点位进行自动测量,提高测量效率,并同步记录与测量要素对应时间、空间信息,方便试验过程及试验成果的分析,并且本装置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