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管径的轮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7432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96797.1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管径的轮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支撑行走机构、主体检测机构和驱动行走机构;支撑行走机构通过三个前行走轮接触管道内壁,前行走轮为从动轮,三个前行走轮沿圆周均布并沿管道径向支撑位置可自行调节,在支撑行走机构前侧安装有用于检测管径变化的距离传感器;驱动行走机构通过三个后行走轮与管道内壁接触,后行走轮为动力轮,三个后行走轮沿圆周方向均布并沿管道径向支撑位置可自行调节;主体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圆盘、数组检测模块组、支撑和变径驱动机构;数组检测模块组沿圆周均布设置于固定圆盘外围,并通过支撑和变径驱动机构实现可变径式支撑。本发明可保持检测探头的相对密度不变,从而可确保检测精度。

    一种可实现T形管跨越的轮式管道外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088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12853.X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T形管跨越的轮式管道外检测装置,包括前后两组可开合式行走机构、中部的可开合式主检测机身部分;两后两组行走机构及主检测机身部分通过偏置于管道一侧的两连接杆相连接;前后两组开合式行走机构均包括横向安装座、两夹臂组件、夹臂开合控制机构、沿管行走驱动机构和行程开关;两夹臂组件的下端部与横向安装座的左右两端连接;沿管行走驱动机构安装于横向安装座上靠近顶部中间位置,通过移动行走轮与管道的外表面接触;主检测机身部分整体为圆环形的检测装置,由一个180°扇形检测模块和两个90°扇形检测模块沿圆周方向拼合构成;在主检测机身部分的前侧设有用于控制两个90°扇形模块开闭的开合控制机构。本发明可实现T形管的顺利跨越。

    连续纤维/陶瓷复合材料坯体的3D打印成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622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23673.6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纤维/陶瓷复合材料坯体的3D打印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连续纤维/陶瓷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中陶瓷在纤维束内填充不均匀的问题。所述成型设备包括外框架、传动机构、超声展丝浸渗装置、成型组件、两级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通过超声展丝浸渗装置连续纤维束在浸渗浆料中被展开和浸渗,浸渗浆料的纤维束和基础浆料经两进一出喷头挤出至加热板固化成丝束,按预设程序执行打印路径获得预定纤维排布方式和外形尺寸的连续纤维/陶瓷复合材料坯体。本发明实现了陶瓷在纤维束内和束间充分填充、连续纤维/陶瓷丝束的自动铺放,提高了成型效率和精度,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后续致密化提供性能稳定、陶瓷充分填充纤维的坯体。

    一种自适应管径的轮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71460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12854.4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管径的轮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行走机构、主体检测机构和驱动行走机构;支撑行走机构用于支撑整个机器人在管道中,驱动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机器人在管道中自主行走,主体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管壁缺陷;支撑行走机构和驱动行走机构均为可随管道内径尺寸变化随动调节径向尺寸的行走机构;主体检测机构包括电控单元和检测执行机构;检测执行机构包括固定盘组件、多组检测模块组件及检测变径驱动机构;多组检测模块组件以沿径向被导向的方式与固定盘组件配合;在管道变径的过程中,检测变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组检测模块组件同步实现径向尺寸调节,同时随管道内壁面积的变化实现检测面积的调节。本发明保证了管道变径过程中的检测精度。

    一种具有T管跨越能力的管道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23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237828.4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T管跨越能力的管道检测设备,其整体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第一移动旋转机身段、检测机身段和第二移动旋转机身段;第一移和第二移动旋转机身段均包括第一下半外壳和第一上半外壳,第一上半外壳的一侧与第一下半外壳的对应侧之间设有第一开合驱动机构,第一上半外壳的另一侧与第一下半外壳外侧的对应侧之间设有第一导向配合结构;检测机身段包括第二下半外壳和第二上半外壳,第二上半壳体的外环面与第二下半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开合驱动机构和第二导向配合结构;第二上半壳体和第二下半壳体内均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组沿径向方向可调节的检测单元。本发明通过三个机身段先后依次打开,可实现T形管的跨越,提高了检测设备的适用性。

    一种多功能胆甾相液晶薄膜、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2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8740.4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胆甾相液晶薄膜、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多功能薄膜所使用的材料体系简单,材料来源丰富,制作工艺简单,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功能胆甾相液晶薄膜将色彩图案化、透明、防紫外以及热管理这些特征与功能集于一体,实现全彩范围内的精细调节和图案化的同时,与普通商用染料相比着色更稳定,它解决了目前热管理膜,尤其是辐射冷却膜中色彩和透明效果无法兼得的矛盾,也开拓了液晶薄膜在热管理,尤其是辐射冷却领域的应用。

    复合材料大孔隙缺陷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27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13491.7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大孔隙缺陷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涉及复合材料建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复合材料对应的单胞模型中孔隙缺陷的数量和体积;根据每一个孔隙缺陷的体积,在单胞模型中选择若干个网格单元组成相应孔隙缺陷的孔隙单元群,孔隙单元群的数量为孔隙缺陷的数量;对于每一个孔隙单元群内的若干个网格单元,该若干个网格单元中的任意两个网格单元之间可通过该若干个网格单元中的其他网格单元连通;任意两个孔隙单元群不存在相同和相邻的网格单元;对每一个孔隙单元群内的网格单元赋予空气属性,得到复合材料大孔隙缺陷有限元模型。本方案,可以保证准确模拟大体积的孔隙缺陷,且该建模过程的计算量较低。

    自适应曲面的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3735266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745322.2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自适应曲面的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包括底盘、叶轮、叶轮驱动电机、底板、直线驱动模组,叶轮驱动电机的下端与底板固连,利用直线驱动模组实现底板上、下浮动;底盘和底板不接触留有间隙,两者之间形成导流腔;直线驱动模组安装在底盘上,直线驱动模组的滑台沿垂直于底盘上表面的方向往复滑动;叶轮驱动电机贯穿底盘,叶轮驱动电机的上端与直线驱动模组的滑台固连;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激光测距模块和陀螺仪,激光测距模块安装在底板的底部,陀螺仪安装在底盘上。该机器人能够实时检测底板与壁面之间的距离,调节底板与底盘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曲率的曲面,使底板始终与壁面保持良好接触,保证良好的吸附性能,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

    一种移动式汽车警示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34785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785942.9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汽车警示装置,包括移动底盘、三角警示牌、控制单元、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舵机、相机和障碍物检测模块;所述相机安装在移动底盘上,车道分界线位于相机的镜头视野范围内;障碍物检测模块安装在移动底盘的前端;三角警示牌的下部转动安装在移动底盘上,三角警示牌能在电控单元的作用下立起;一号连接杆的一端与三角警示牌的上部铰接;一号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二号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舵机的输出轴固连;舵机安装在移动底盘上。该装置通过机器视觉检测路线,能够沿着车道分界线作寻迹运动,准确度高;通过四连杆机构实现三角警示牌的升降,可靠性高,能耗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