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446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30145.8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轨道车辆部件寿命的方法及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轨道车辆部件包括结构件。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结构件的结构强度仿真和/或产品服役实际情况,确定结构件上易产生裂纹的位置;根据易产生裂纹的位置的受力情况及结构件的部件结构,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式;对结构件开展裂纹扩展速率试验,以得到相关断裂韧度;将相关断裂韧度代入计算式,以计算允许临界裂纹长度;以及根据允许临界裂纹长度及部件故障扩展速率,确定结构件的故障寿命。本发明能够识别带有哪些故障种类及故障程度的车辆能够交路运营,从而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车辆部件故障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90169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1080546.7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L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电数据的同步系统、方法及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N个牵引单元,每个牵引单元中包括M个网关;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有网关的铁电数据,并将所有铁电数据分别发送给每个网关,其中,铁电数据中包括编组编号;每个网关,均用于获取其他网关的铁电数据,判断自身的编组编号和其他网关的编组编号是否相同,若否,将自身的编组编号调整为其他网关的编组编号;每个牵引单元中的激活网关,均用于判断其所在牵引单元中的所有网关的铁电数据是否相同,若否,生成报警信号。本发明中的新加入网关自动进行编组编号同步,并提醒操作员更新铁电数据,保证了铁电数据一致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保证动车组的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0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143638.6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流器柜体构件的寿命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寿命预测方法及优化设计方法,该寿命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识别变流器柜体构件的失效模式以及失效影响因子;根据失效影响因子设计正交试验,获取多组试验条件;判断根据各组试验条件得到的加速失效临界状态,是否与实际失效临界状态一致;将与实际失效临界状态一致的试验条件作为加速试验条件;根据所述加速试验条件构建变流器柜体构件在所述失效模式下的寿命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预测变流器柜体构件在每一种失效模式的失效模式下的实际服役寿命,以通过工程试验方法综合评估变流器柜体的实际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15833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1325731.8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重联列车空调集控方法,涉及列车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网络控制中心接收到所属编组内智能终端发送的空调设置指令时,根据空调设置指令确定待发送指令;将待发送指令传输至编组间信息传输部件;接收到空调设置指令时,根据收到的空调设置指令确定待执行指令;筛选出待执行指令中目标编组为所属编组的设置指令;将筛选得到的设置指令发送至编组内空调系统。该方法可以实现重联列车上乘务人员(如机械师)在列车上任一智能终端的空调集控界面对不同车厢空调系统的区别化设置,满足对空调控制的及时性、舒适性的要求,改善乘员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重联列车空调集控装置、系统及网络控制中心,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8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10529387.5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铆接布局的可靠性的评价方法及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评价方法包括步骤:对铆接产品进行结构强度仿真以获取各铆接结构的受力状态,其中,所述铆接产品安装于所述轨道车辆,所述铆接产品包括多个所述铆接结构;根据各铆接结构的受力状态及各铆接结构的铆钉的连接静态强度评价各铆接结构的力学可靠性;获取由各铆接结构组成的铆接布局的局部模态,并根据所述局部模态评价所述铆接布局是否发生共振;以及根据各铆接结构的力学可靠性及所述铆接布局的共振评价结果,评价所述铆接布局的可靠性。本发明能够综合评价铆接布局的可靠性,从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轨道车辆的轻量化,并降低轨道车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5297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712353.4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型材及模块化柜体。上述的型材的截面形状为带有至少一个突出部的空心矩形,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空心矩形的一条侧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突出部的外侧表面低于该侧边的外侧表面,以使该侧边与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用以放置板材的台阶。上述的模块化柜体的框架有上述型材构成。本发明所提供的型材能够方便地用于构成模块化柜体的框架,并且为模块化柜体的柜板提供了安装平台,结构简单、可靠。本发明所提供的模块化柜体具有轻量化特点,并且易于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46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0530145.8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轨道车辆部件寿命的方法及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轨道车辆部件包括结构件。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结构件的结构强度仿真和/或产品服役实际情况,确定结构件上易产生裂纹的位置;根据易产生裂纹的位置的受力情况及结构件的部件结构,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式;对结构件开展裂纹扩展速率试验,以得到相关断裂韧度;将相关断裂韧度代入计算式,以计算允许临界裂纹长度;以及根据允许临界裂纹长度及部件故障扩展速率,确定结构件的故障寿命。本发明能够识别带有哪些故障种类及故障程度的车辆能够交路运营,从而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车辆部件故障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23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1096966.9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流器柜体的材料状态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变流器柜体的材料状态的检测手段不能及时发现裂纹的技术问题。所述变流器柜体的材料状态监测方法包括:在列车的第一服役状态下获取变流器柜体的实测电导率数据;查找在列车的第一模拟状态下对应的模拟电导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状态与所述第一服役状态一致;比对所述实测电导率数据与所述模拟电导率数据,以获得第一比对结果并输出与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对应的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变流器柜体的材料所处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07126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21866.X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蓄电池牵引控制方法,涉及高速列车控制领域,包括:收集列车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蓄电池应急牵引模式启动条件;如果满足,向列车供电转换装置发送蓄电池应急牵引模式启动指令;监测蓄电池应急牵引模式下列车行驶状态,得到状态监测结果;根据状态监测结果以及预设控制规则对列车行驶状态进行动态调控;接收到蓄电池模式退出指令时,结束蓄电池应急牵引模式。该方法可以在常规供电系统异常时及时进行蓄电池牵引的切换,通过蓄电池系统保持列车的正常运行,改善出行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列车蓄电池牵引控制装置、设备及系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85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29387.5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铆接布局的可靠性的评价方法及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评价方法包括步骤:对铆接产品进行结构强度仿真以获取各铆接结构的受力状态,其中,所述铆接产品安装于所述轨道车辆,所述铆接产品包括多个所述铆接结构;根据各铆接结构的受力状态及各铆接结构的铆钉的连接静态强度评价各铆接结构的力学可靠性;获取由各铆接结构组成的铆接布局的局部模态,并根据所述局部模态评价所述铆接布局是否发生共振;以及根据各铆接结构的力学可靠性及所述铆接布局的共振评价结果,评价所述铆接布局的可靠性。本发明能够综合评价铆接布局的可靠性,从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轨道车辆的轻量化,并降低轨道车辆制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