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9692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80025219.6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API
IPC: C07D207/16 , C12P4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7/16 , C07D207/20 , C12P13/24 , C12P41/007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实际中适用于在温和条件下通过少量步骤由无环酮化合物制造光学活性的α-取代的脯氨酸的工业方法。本发明涉及光学活性的α-取代的脯氨酸(4)和/或光学活性的α-取代的脯氨酰胺(5)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使无环酮化合物(1)与选自氨、铵盐、伯胺和伯胺盐的至少一种物质以及氰化剂反应得到环状含氮化合物(2),(b)将环状含氮化合物(2)水合得到α-取代的脯氨酰胺(3),和(c)解析α-取代的脯氨酰胺(3),所述解析通过(d)酶促水解、(e)通过非对映体盐形成进行解析和(f)通过柱色谱分离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95053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80031314.1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API
IPC: C12P13/04 , C12P41/00 , C12N5/10 , C12N1/15 , C12N1/19 , C12N1/21 , C12N15/29 , C12N15/53 , C12N15/63 , C12N9/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由在1位具有双键的环状氨基酸更廉价、高效率且工业化地制造高纯度的L型环状氨基酸的方法,通过使具有将在1位具有双键的环状氨基酸还原而生成L型环状氨基酸的催化性能的特定酶作用于在1位具有双键的环状氨基酸从而制造L型环状氨基酸,由此解决了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61458.2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API
IPC: C12P1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羟基‑L‑哌可酸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抑制羟基‑L‑脯氨酸的生成、高效且以低成本廉价地制造高纯度的羟基‑L‑哌可酸的新方法。本发明提供羟基‑L‑哌可酸的制造方法,其为在α‑酮戊二酸和二价铁离子的存在下使L‑哌可酸羟化酶、具有生产该酶的能力的微生物或细胞、该微生物或细胞的处理物和/或对该微生物或细胞进行培养而得到的含有该酶的培养液作用于作为底物的L‑哌可酸而生成羟基‑L‑哌可酸的方法,L‑哌可酸羟化酶具有下述(1)和(2)的特征。(1)能够在α‑酮戊二酸和二价铁离子的存在下作用于L‑哌可酸,在L‑哌可酸的3位、4位和/或5位的碳原子上添加羟基。(2)对L‑脯氨酸的催化反应效率(kcat/Km)为对L‑哌可酸的催化反应效率(kcat/Km)的7倍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61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69758.1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API
IPC: C07D239/42 , C12P1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瑞舒伐他汀钙及其中间体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廉价地生产各自具有高纯度的瑞舒伐他汀钙和用于它的中间体的新方法。本方法在工业规模上高效生产高纯度的瑞舒伐他汀钙和用于它的中间体,而不要求使用任何极低温度反应或任何特殊不对称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68506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480002505.X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API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3/08 , C12N9/0071 , C12P13/04 , C12P17/12 , C12Y114/11 , C12Y114/11004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制造羟基‑L‑赖氨酸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羟基‑L‑赖氨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2‑酮戊二酸依赖型L‑赖氨酸羟化酶或包含该2‑酮戊二酸依赖型L‑赖氨酸羟化酶的细胞、所述细胞的制备物或者对所述细胞进行培养而得到的培养液与L‑赖氨酸作用,生成下述通式(I)(式中,R1、R2和R3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羟基,R1、R2和R3中的至少一个表示羟基)所表示的羟基‑L‑赖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02834370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180009865.9
申请日:2011-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API
IPC: C07C67/343 , C07C67/313 , C07C69/743 , C07C227/04 , C07C227/32 , C07C229/48 , C12N15/09 , C12P7/62 , C07B53/00 , C07B57/00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343 , C07B53/00 , C07B57/00 , C07B2200/07 , C07C67/313 , C07C227/04 , C07C227/32 , C07C247/22 , C07C269/02 , C07C2601/02 , C12P7/62 , C12P41/005 , C07C69/743 , C07C229/48 , C07C27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作丙型肝炎治疗药合成中间体的(1R,2S)/(1S,2R)‑1‑氨基‑1‑烷氧基羰基‑2‑乙烯基环丙烷及该合成中间体的新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在使1位和4位具有离去基团的反式‑2‑丁烯衍生物在碱的存在下与丙二酸酯类反应时,作为碱使用特定量的碱金属醇盐或碱金属氢化物,并且使用特定量的丙二酸酯类制备环丙烷环二酯,进而使用其合成手性体或非手性体的1‑氨基‑1‑烷氧基羰基‑2‑乙烯基环丙烷及其盐。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103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6796.4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API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71 , C12P13/04 , C12P17/10 , C12P17/12 , C12Y114/00 , C12Y114/1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下述(A)、(B)和(C)所例示的哌可酸4位羟化酶蛋白质,其具有在α‑酮戊二酸和二价铁离子的存在下作用于L‑哌可酸而生成反式‑4‑羟基‑L‑哌可酸的活性;以及一种4‑羟基氨基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该哌可酸4位羟化酶蛋白质或含有该哌可酸4位羟化酶蛋白质的细胞、该细胞的制备物或对该细胞进行培养而得到的培养液与α‑氨基酸发生作用而生成4‑羟基氨基酸。(A)具有序列号2、4、6、8、10、12、16或18所表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B)具有在序列号2、4、6、8、10、12、16或18所表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缺失、置换和/或添加了1个或几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哌可酸4位羟化酶活性的多肽;或(C)具有与序列号2、4、6、8、10、12、16或18所表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哌可酸4位羟化酶活性的多肽。
-
公开(公告)号:CN104685061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80002505.X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API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3/08 , C12N9/0071 , C12P13/04 , C12P17/12 , C12Y114/11 , C12Y114/11004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制造羟基-L-赖氨酸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羟基-L-赖氨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2-酮戊二酸依赖型L-赖氨酸羟化酶或包含该2-酮戊二酸依赖型L-赖氨酸羟化酶的细胞、所述细胞的制备物或者对所述细胞进行培养而得到的培养液与L-赖氨酸作用,生成下述通式(I)(式中,R1、R2和R3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羟基,R1、R2和R3中的至少一个表示羟基)所表示的羟基-L-赖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0283437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80009865.9
申请日:2011-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API
IPC: C07C67/343 , C07C67/313 , C07C69/743 , C07C227/04 , C07C227/32 , C07C229/48 , C12N15/09 , C12P7/62 , C07B53/00 , C07B57/00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343 , C07B53/00 , C07B57/00 , C07B2200/07 , C07C67/313 , C07C227/04 , C07C227/32 , C07C247/22 , C07C269/02 , C07C2601/02 , C12P7/62 , C12P41/005 , C07C69/743 , C07C229/48 , C07C27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作丙型肝炎治疗药合成中间体的(1R,2S)/(1S,2R)-1-氨基-1-烷氧基羰基-2-乙烯基环丙烷及该合成中间体的新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在使1位和4位具有离去基团的反式-2-丁烯衍生物在碱的存在下与丙二酸酯类反应时,作为碱使用特定量的碱金属醇盐或碱金属氢化物,并且使用特定量的丙二酸酯类制备环丙烷环二酯,进而使用其合成手性体或非手性体的1-氨基-1-烷氧基羰基-2-乙烯基环丙烷及其盐。
-
公开(公告)号:CN107532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680022697.X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API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抑制羟基‑L‑脯氨酸的生成、高效且以低成本廉价地制造高纯度的羟基‑L‑哌可酸的新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羟基‑L‑哌可酸的制造方法,其为在α‑酮戊二酸和二价铁离子的存在下使L‑哌可酸羟化酶、具有生产该酶的能力的微生物或细胞、该微生物或细胞的处理物和/或对该微生物或细胞进行培养而得到的含有该酶的培养液作用于作为底物的L‑哌可酸而生成羟基‑L‑哌可酸的方法,L‑哌可酸羟化酶具有下述(1)和(2)的特征。(1)能够在α‑酮戊二酸和二价铁离子的存在下作用于L‑哌可酸,在L‑哌可酸的3位、4位和/或5位的碳原子上添加羟基。(2)对L‑脯氨酸的催化反应效率(kcat/Km)为对L‑哌可酸的催化反应效率(kcat/Km)的7倍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