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56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93862.8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常州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27/20 , C07C229/48 , C07C303/40 , C07C311/20 , C07C67/08 , C07C69/743 , C07C51/363 , C07C6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1‑氨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的新的合成方法,所述1‑氨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的合成是以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溴化反应、上保护、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四个步骤。本发明原料廉价易得,操作安全,产品收率和纯度高,三废量少,所述方法具有优异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917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11333421.1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东进世美肯株式会社
IPC: C07C69/75 , C07C69/757 , C07C323/61 , C07C229/48 , C07C255/46 , C07C205/55 , C07F7/08 , C07C323/17 , C07C219/24 , C07C205/41 , C07D211/62 , C07D295/205 , C07D309/08 , C07D335/02 , C07D213/79 , C07D213/80 , C07D239/28 , C07D241/24 , C07D251/24 , C07D307/68 , C07D333/38 , C07D263/34 , C07D277/56 , C07D271/10 , C07D285/12 , C07D249/10 , C07D215/48 , C07D215/54 , C07D239/72 , C07D241/44 , C07D263/58 , C07D277/68 , C07D235/24 , C07D249/18 , C07D519/00 , C07C69/608 , C07C69/96 , C07C329/08 , C07C327/24 , C07C257/06 , C07C43/188 , C07C391/00 , C07C395/00 , C09K11/06 , H10K85/60 , H10K85/40 , H10K50/15 , H10K50/11 , H10K50/16 , H10K5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以及包含所述发光元件用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 #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550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17683.3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西北大学
Inventor: 理查德·B·西尔弗曼 , 马修·莫斯基托
IPC: C07C227/20 , C07C229/48 , C07C269/06 , C07C271/24 , C07D209/5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合成(S)‑3‑氨基‑4‑(二氟亚甲基)环戊‑1‑烯‑1‑甲酸的工艺。本文提供了用于制备(S)‑3‑氨基‑4‑(二氟亚甲基)环戊‑1‑烯‑1‑甲酸的工艺、化合物和组合物。本文还提供了含有(S)‑3‑氨基‑4‑(二氟亚甲基)环戊‑1‑烯‑1‑甲酸的药物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10561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80030671.3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朱比连特普罗德尔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钱德拉沃达·文卡特沙帕 , 杰亚拉吉·达 , 穆拉里达·彭德拉 , 达纳拉克希米·西瓦南丹 , 斯里达兰·拉贾格帕尔
IPC: C07D401/14 , C07C255/54 , C07D401/12 , C07C233/36 , C07D491/107 , C07D209/54 , C07D211/56 , C07D211/60 , A61P35/00 , C07D403/12 , C07D213/85 , C07D221/04 , C07D405/12 , C07C217/58 , C07C229/14 , C07C229/48 , C07D471/04 , C07D265/30 , C07D207/16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式I的化合物以及其多晶型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前药、溶剂化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文描述的化合物,其多晶型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前药、溶剂化物及(56)对比文件CN 1875001 A,2006.12.06WO 0132178 A1,2001.10.05WO 2017106634 A1,2017.06.22WO 2018026971 A1,2018.02.08Erin F. DiMauro等.Discovery ofAminoquinazolines as Potent, OrallyBioavailable Inhibitors of Lck:Synthesis, SAR, and in Vivo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J. Med. Chem.》.2006,第49卷(第19期),第5671-5686页.
-
公开(公告)号:CN11157438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0408498.0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C227/24 , C07C22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氨基‑4‑取代环己基羧酸及其盐的顺式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反应溶剂中,化合物II与氰化物、铵盐反应得到化合物III,化合物III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化合物I,化合物I与III均为顺式结构。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产物的顺式异构体与反式异构体的比例大于90:10,避免了顺/反异构体混合物的拆分工序,极大的简化了实验过程,缩短了生产工时,同时还可以节约反应原料、提高产品收率,且所需溶剂、催化剂简单易得且价格低廉,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08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185372.0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C231/12 , C07C231/08 , C07C233/52 , C07C227/04 , C07C229/48 , C07D2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步骤少、成本低、收率高的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该法以(1S,5R,6S)‑5‑(戊烷‑3‑基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羧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环氧开环、磺酰化、合环形成氮丙啶化合物,再经脱除保护基、乙酰化、氮丙啶开环,最后脱除保护基制得奥司他韦。
-
-
公开(公告)号:CN115850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06904.7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C227/18 , C07C227/16 , C07C227/08 , C07C229/48 , C07D203/02 , C07D2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该法不需要使用贵金属催化脱除氮上保护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步骤少、成本低、收率高,该法以(1aR,5aR,5R)‑1‑(2‑甲基丙‑2‑基)‑5‑(1‑乙基丙氧基)‑1a,2,5,5a‑四氢苯并[1,2]氮杂环丙烷‑3‑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历开环、N‑乙酰化反应,最后脱除叔丁基和对甲氧基苄基保护基,制得奥司他韦。
-
公开(公告)号:CN11115381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176394.1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27/08 , C07C229/48 , C07C231/12 , C07C23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叔丁胺衍生物的方法,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镁‑胺复合物,向非质子溶剂中加入卤化镁、叔丁胺A,在0~15℃的温度条件下,混合搅拌反应0.5~1.5h,制得混合液A;步骤二:向步骤一中制得的混合液A中,加入化合物B,搅拌反应8h以上,制得混合液B;步骤三:向步骤二中制得的混合液B中补充加入叔丁胺D,在50~70℃条件下,搅拌反应24~48h,制得叔丁胺衍生物I;通过控制复合物的制备温度、叔丁胺的添加方式以及开环反应的时间,可以有效的控制反应中出现的固化现象以及副产物增加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43310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91234.7
申请日:2022-10-16
Applicant: 大连双硼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C253/00 , C07C253/34 , C07C255/46 , C07C227/26 , C07C227/18 , C07C229/48 , C07B5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1R,2R)‑2‑氨基环己烷羧酸乙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中间体技术领域。1)7‑氮杂双环[4.1.0]庚烷与氰化试剂在B(C6F5)3存在下,升温加压反应,得到反式‑2‑氨基环己烷‑1‑甲腈;2)与L‑DBTA在有机溶剂进行对映异构体拆分得到反式‑(1R,2R)‑2‑氨基环己烷‑1‑甲腈;3)接着在酸条件下水解得到反式‑2‑氨基环己烷羧酸;4)最后与乙醇在氯化亚砜作用下酯化得到反式‑(1R,2R)‑2‑氨基环己烷羧酸乙酯盐酸盐。该方法反应操作简便,得到产品大于99.5%ee,拆分剂L‑DBTA回收率为85%,成本低廉,具备潜在的工业化放大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