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4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68198.7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招商局公路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岩层及结构物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边坡三维模型;将边坡三维模型从中部位置剖开,得到边坡剖面;对边坡剖面进行封边,结合边坡剖面图对边坡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建模;使用图像采集设备以多角度对边坡结构物进行图像采集,得到边坡结构物实景图像;导入边坡结构物的设计文件,结合边坡结构物实景图像,得到边坡结构物在边坡岩层内部的结构尺寸;根据边坡结构物在边坡岩层内部的结构尺寸进行三维建模。本发明可以解决常规三维建模技术建立的边坡三维模型仅包含浅层表面地形信息,对于边坡内部的地层结构、地质形态以及结构物在地下的布设情况无法再现和展示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84891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068198.7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招商局公路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岩层及结构物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边坡三维模型;将边坡三维模型从中部位置剖开,得到边坡剖面;对边坡剖面进行封边,结合边坡剖面图对边坡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建模;使用图像采集设备以多角度对边坡结构物进行图像采集,得到边坡结构物实景图像;导入边坡结构物的设计文件,结合边坡结构物实景图像,得到边坡结构物在边坡岩层内部的结构尺寸;根据边坡结构物在边坡岩层内部的结构尺寸进行三维建模。本发明可以解决常规三维建模技术建立的边坡三维模型仅包含浅层表面地形信息,对于边坡内部的地层结构、地质形态以及结构物在地下的布设情况无法再现和展示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048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68211.9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招商局公路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边坡实景图像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期现场实地勘测,获得边坡高度、边坡坡度、边坡表面积、结构物密度、边坡风险等级;以边坡坡度选定无人机的基础飞行路径,再依顺次结合边坡表面积、结构物密度、边坡风险等级,组合得到无人机倾斜摄影飞行方案;根据无人机倾斜摄影飞行方案中的无人机飞行高度,设置航向重叠率、旁向重叠率、相机倾斜角、相机高度,得到自动化图像采集方案;根据无人机倾斜摄影飞行方案控制无人机飞行,根据自动化图像采集方案控制图像采集设备拍摄边坡实景图像。本发明可以解决对边坡实景图像进行采集时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拍摄工作量大、拍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894777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609751.9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招商局公路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筋土结构筋材与填料似摩擦系数的自动测试设备,包括:箱体、压板、支撑板、挡板、第一伸缩杆和拉拔装置,所述箱体包括左端板、右端板以及连接所述左端板和右端板的侧板,所述侧板内壁设置有轨道槽,所述支撑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槽内,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通过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左端板上,所述拉拔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靠近所述挡板一侧,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筋带孔,待测试的筋带能够穿过所述筋带孔与所述拉拔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伸缩杆和压板加压,克服分层填筑、压实筋材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78097.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边坡监测设备通用布设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综合考虑了边坡内外部影响因素和监测设备性能等因素,从边坡整体稳定性和重点监测范围的局部稳定性角度出发,构建同时适用于岩质、土质、岩土混合质边坡的监测设备通用布设模型,实现监测设备点位和距离的精准确定,对指导边坡监测作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导,显著降低了监测作业成本,为我国边坡工程领域的防灾减灾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4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94545.0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锚设计方法及重力锚,包括:对预应力锚索安装位置的岩体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岩体类型和采用的注浆体;根据岩体类型和注浆体获得基础数据,并测定岩体和注浆体之间的极限粘接强度;根据基础数据和极限粘接强度建立设计模型;获取主缆的极限拉力和重力锚自重,将极限拉力和重力锚自重导入设计模型中,得到设计参数,并根据设计参数选用预应力锚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重力式锚碇的基础的浇筑量大,体积大,浇筑和挖方工程强度高,耗时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8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996615.9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可控震源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振动装置,包括:缸体;第一活塞机构,包括滑动设于缸体内的第一活塞及与第一活塞连接并延伸到缸体外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机构,包括滑动设于缸体内的第二活塞及与第二活塞连接并延伸到缸体外的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相互垂直,且第二活塞与缸体的内径相匹配;及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安装于缸体上,用于固定第一活塞在缸体内的位置;第二固定件安装于缸体上,用于固定第二活塞在缸体内的位置,以保持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相抵;本发明结构轻便,操作简单,能够灵活完成横波与纵波之间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069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42284.1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9 , G06F16/23 , G06T17/05 , G06Q10/0631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现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真正射影像的施工现场复合成果生成方法。本发明根据施工现场低空遥感数据和项目设计数据进行地理信息处理,获取施工现场的复合数据,实现将多个来源的数据整合到复合数据中,再根据施工现场低空遥感时间序列数据对复合数据进行实时更新,获取施工现场复合数字成果,实现将多个时间序列的数据整合到复合数字成果中,从而实现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对象维度等多个维度展现施工现场情况,为施工现场提供了更多样、更全面、更详细的数据,更便于查阅,有利于提高对施工现场进度动态监测、几何量测、施工复核的便利性,通过现场复合数字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05347.0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让剪型锚杆锚固下结构面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让剪型锚杆的初始剪切力、安装角、直径、发生弯曲段的长度、弹性模量;获取岩石体结构面的抗压强度、法向应力、内摩擦角、粘聚力、反力系数;计算让剪型锚杆变形点处的转角;计算让剪型锚杆受力的轴向分量;计算让剪型锚杆的屈服强度计算值,判断锚杆是否发生屈服破坏,计算锚杆发生屈服破坏时所承受的剪切力、锚杆受力的轴向分量;计算让剪型锚杆锚固下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本发明从让剪型锚杆锚固的顺层岩质边坡出发,以初始剪切力作为启动力,可对让剪型锚杆锚固条件下结构面的抗剪强度进行定量计算,能够准确评价让剪型锚杆的锚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8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1241.9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2D1/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有限差分分析的公路边坡监测网络体系构建方法,包括:根据公路边坡的实地勘察结果选择监测断面,得出监测点第一布设方案;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对公路边坡进行图像采集,建立公路边坡地质模型;提取公路边坡地质模型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网格细化处得到网格文件;使用强度折减法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边坡安全系数、变形位移云图,位移等值线图,剪应变增量云图;找出边坡发生失稳的位置,根据边坡发生失稳的位置得出监测点第二布设方案;根据监测点第一布设方案和监测点第二布设方案得出公路边坡监测网络。本发明可以解决公路边坡的监测点位布设不够合理,不能够准确的反应滑坡主要变形及应力集中部位变化情况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