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065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03494.1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15 , G06N3/0455 , G06N3/042 , G06N3/045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滑坡风险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风险待预测滑坡中k个监测点在采集时间周期内的原始数据,得到包含k个监测点的原始数据集;对原始数据集中的k个原始数据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集;采用标准化数据集和对应k个监测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时空图构建,得到目标时空图网络;对目标时空图网络进行空间特征提取,得到采集时间周期内的n个采集时刻的空间特征;对采集时间周期内的n个采集时刻的空间特征进行时间特征提取,得到时空特征向量;对时空特征向量进行预测解码处理,得到滑坡位移预测结果。本发明提高了滑坡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强了相关部门的应急响应和决策支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70487.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云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边坡变形破坏规模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包括定义影响边坡破坏的m个模糊因素,并对模糊因素进行量化;定义量化后模糊因素的模糊集合,得到m个模糊因素集合;对m个模糊因素集合进行规则库构建,得到模糊推理规则的规则库;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基于规则库进行模型构建,构建预测模型。上述发明,通过引入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工具,将边坡变形破坏中的模糊因素定量化处理,提升了预测模型对复杂边坡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理论模型和监测数据有效结合,可实时动态评估边坡状态,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有助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和减少边坡失稳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53931.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IS辅助阵列雷达的数字移相器相位参数码本设计及参数选择方法,包括:按照方向分辨率将探测方向的可行域等分为多个方向网格,并确定各方向网格对应的中心方向;将所有方向网格划分成多个角度范围,并确定各个角度范围内所包含的方向网格;根据方向网格的数量设定相位参数码本的码字数量,并根据划分的角度范围数量将相位参数码本划分为多个子集;通过相应的角度范围所包含的方向网格的中心方向,分别确定各子集中每个码字对应的相位参数;根据所有子集中每个码字对应的相位参数构建起相位参数码本。依次遍历所述相位参数码本中的每个码字,从中选取出能够使雷达接收信干噪比最大的两个码字分别作为雷达接收天线和RIS的相位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09173.2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人机边坡巡检的影像透视变形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目标边坡巡检区域进行倾斜摄影测量,获得坡度数据;步骤S2,获得巡检目标区域的无人机边坡巡检影像数据集;步骤S3,基于坡度数据和无人机边坡巡检影像数据集,得到影像对应的实地区域中心点;步骤S4,通过影像对应的实地区域中心点得到整体近似坡度值;步骤S5,基于不同影像对应区域整体近似坡度值,分别对无人机边坡巡检影像数据集中的影像数据进行逆透视变化,近似还原为未发生透视形变的无人机边坡巡检影像数据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在边坡巡检过程中,由于难以确保无人机所搭载的云台相机垂直于坡面拍摄,影响后续基于巡检影像的几何量测以及边坡病害分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00195.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致灾因子选取及早期快速识别方法,包括:首先确定边坡灾害的各项影响因素及其对应的风险后果值和风险可能性值。然后结合风险量化公式进行了影响因素风险水平量化,确定了影响因素风险水平等级。之后采用Borda序值法对各影响因素与边坡灾害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确定了边坡灾害形成不同阶段对应的致灾因子。最后,基于孕灾因子的涉及影响范围及其对应的关联度大小对边坡灾害区域进行了识别;基于诱灾因子的涉及影响范围及其对应的关联度大小对边坡灾害区域内的单体进行了识别;基于灾变敏感性曲线和趋势发展曲线实现了对灾害特征的识别和灾变破坏前置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7387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0935705.1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立体标靶和基于立体标靶的边坡监测方法。立体标靶包括:标靶主体,为不规则多面体,不规则多面体的每个面上设置有不同形状的开孔,各开孔中均安装有红外发光二极管;标靶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标靶主体,标靶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在边坡上。基于立体标靶的边坡监测方法,包括:获取边坡拍摄图像,边坡拍摄图像中包括多个立体标靶;根据边坡拍摄图像获取各立体标靶的位姿改变情况;根据各立体标靶的位姿改变情况获取边坡位移情况。提高了标靶识别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边坡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78097.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边坡监测设备通用布设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综合考虑了边坡内外部影响因素和监测设备性能等因素,从边坡整体稳定性和重点监测范围的局部稳定性角度出发,构建同时适用于岩质、土质、岩土混合质边坡的监测设备通用布设模型,实现监测设备点位和距离的精准确定,对指导边坡监测作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导,显著降低了监测作业成本,为我国边坡工程领域的防灾减灾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7550.0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坡点云图像的结构物语义提取及变形监测方法,包括:首先,获取不同时期采集得到边坡的多视角点云图像。然后,采用基于多尺度网络和多分辨率融合的点云语义分割模型对各个时期的多视角点云图像进行语义分割提取,确定不同时期的多视角点云图像中各结构物的类别和重要性权重。之后,根据结构物的重要性权重采用不同的点云包围盒在多视角点云图像中标记出结构物的重要性程度。然后,通过相应的点云包围盒确定结构物的加权中心,并基于加权中心将不同时期的多视角点云图像中结构物配准对齐在同一坐标系中,以此确定结构物变形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069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42284.1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9 , G06F16/23 , G06T17/05 , G06Q10/0631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现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真正射影像的施工现场复合成果生成方法。本发明根据施工现场低空遥感数据和项目设计数据进行地理信息处理,获取施工现场的复合数据,实现将多个来源的数据整合到复合数据中,再根据施工现场低空遥感时间序列数据对复合数据进行实时更新,获取施工现场复合数字成果,实现将多个时间序列的数据整合到复合数字成果中,从而实现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对象维度等多个维度展现施工现场情况,为施工现场提供了更多样、更全面、更详细的数据,更便于查阅,有利于提高对施工现场进度动态监测、几何量测、施工复核的便利性,通过现场复合数字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47018.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和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通行能力评价技术。获取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交通通行的影响因素,再通过单体测试筛选能够准确反映道路运行状态和交通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整体测试能够检测所有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协调程度,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因子,进而根据评价因子对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进行更加准确的通行能力分级,实现了对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山区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行分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