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1913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29298.4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B22F12/00 , B22F12/50 , B22F10/38 , B22F12/1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80/00 , B22F10/10 , B22F1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增材制造装置及中空件固相增材制造方法,由送料工具、工具头、模具和基底共同围合成容积可变的模腔,送料工具下部相对于工具头底端向下凸出,送料工具为中空结构,送料工具侧壁设置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与模腔相通;方法步骤包括粉状原料送至模腔,控制基底旋转,控制工具头旋转并在锻压力的作用下轴向下移,从出料通道流出的粉状原料沿着工具头底端铺展,并沉积在基底上表面。本发明可实现开放式或半封闭式的中空柱状结构从粉状材料到结构坯件的一次性成形,能够实现单层粉料的直接成形,显著优化制造工艺并提高制造效率,能够实现超大长径比中空结构件的增材制造,能够快速制备出具有超小长径比的薄壁中空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519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229298.4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B22F12/00 , B22F12/50 , B22F10/38 , B22F12/1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80/00 , B22F10/10 , B22F1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增材制造装置及中空件固相增材制造方法,由送料工具、工具头、模具和基底共同围合成容积可变的模腔,送料工具下部相对于工具头底端向下凸出,送料工具为中空结构,送料工具侧壁设置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与模腔相通;方法步骤包括粉状原料送至模腔,控制基底旋转,控制工具头旋转并在锻压力的作用下轴向下移,从出料通道流出的粉状原料沿着工具头底端铺展,并沉积在基底上表面。本发明可实现开放式或半封闭式的中空柱状结构从粉状材料到结构坯件的一次性成形,能够实现单层粉料的直接成形,显著优化制造工艺并提高制造效率,能够实现超大长径比中空结构件的增材制造,能够快速制备出具有超小长径比的薄壁中空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7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38615.3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金属结构件的缺陷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包括供料装置,工作组件连接在多轴机械臂的末端,供料装置设置在多轴机械臂的基座上或者基座附近,与供料装置相连接的送料管与工作组件的粉料通道相通;缺陷修复过程中,借助于供料装置和送料管将粉料送入工作组件;缺陷修复方过程中,工具头的转速控制为400rpm~8000rpm,工具头的行进速度控制为100mm/min~500mm/min,轴向锻压力控制为1000‑3000N。本发明不仅大幅简化了缺陷修复装置的结构,而且改变了核心部件的结构和布置方式,使得缺陷修复装置的体积大幅缩小,同时大幅降低了设施成本;且具有缺陷修复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85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6563.X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材成型系统的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带有矩形料孔的旋转主轴,旋转主轴通过带轮组件连接驱动电机,带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旋转主轴上的环槽齿槽部件,配合在环槽齿槽部件上的皮带,皮带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并排、均匀布置的齿部,皮带还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控制方法步骤包括:控制第三气缸的伸缩杆向下伸至目标位置,使第三气缸的钢针插入活动杆的盲孔内并将活动杆推至筒体内,控制第四气缸的伸缩杆向上伸出,使第四气缸的钢针插入活动杆的盲孔内并将活动杆推回至齿部上的通孔中。本发明既不影响皮带转动又能够确保皮带的精密变动量,有利于确保旋转主轴精确旋转至指定位置时稳定地暂停,有利于旋转主轴稳定、高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4604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81947.8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摩擦增材修复装置,在浮动工具头的工作面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轴线与浮动工具头的旋转轴线重合,在环形凹槽处径向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隔片。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在大载荷加持下得到组织致密性高、质量缺陷少的高性能增材坯料,其平整性和均匀性好,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工具头外边沿的整块环状飞边产生,工具头外边沿产生的飞边量很少,省去了清理飞边的繁琐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9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53145.7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G01N27/90 , G01N27/9013 , G01N27/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形件用涡流探伤系统,包括涡流探伤组件、辅助推动组件与装配底座,装配底座为两个且分别对应涡轮探伤组件、辅助推动组件设置,且涡流探伤组件与辅助推动组件同轴设置;涡流探伤组件包括外壳、内环与探伤头组件,内环卡接在外壳内且内环绕其轴线均匀开设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探伤头组件。该系统能够高效、快速、精确的检测大批量采用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筒形件的成型质量,从而提高无损探伤检测的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4463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53591.4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细晶复合多层结构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空心圆柱作为制备工具,下端与制备基面保持一定间距;2)将原材料从制备工具上端孔内挤入;3)设置能场加热区加热温度;4)制备工具旋转并向下施加压力载荷,高温原材料金属粉末从制备工具下端挤出并在压力和扭矩作用下形成致密实体,制备工具平移,完成一层粗晶或细晶层的制备;5)调整参数,重复2)~4)。本发明制备方法,金属粉末材料在制备工具压力及扭矩载荷条件下能够发生剧烈塑性变形并形成致密实体,同时温度升高时能够发生动态再结晶,可实现单层晶粒尺寸的定量调控以及材料层状微观构型的定向设计与制备,从而提升粗细晶复合多层结构材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560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68866.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C21D9/30 , C21D1/18 , C21D10/00 , C21D1/10 , C23C8/56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3C24/10 , C22C1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曲轴强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塑形变形的高强度曲轴的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分为四步,首先将曲轴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完成后,使用微冲击强化曲轴根部,微冲击强化完成后进行碳氮共渗,最后在表面激光熔覆一层钴合金耐磨层,加工后的曲轴具有圆根部位硬度高、粗糙度好、微观组织细小,冲击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的优点。可操作强,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928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07036.2
申请日:2025-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搅拌摩擦增材制造的铝合金与PEEK梯度复合构件成型方法,在增材基板上成型铝合金基层,在铝合金基层上成型沟槽,采用搅拌摩擦增材设备成型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层,在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层上成型沟槽,采用搅拌摩擦增材设备成型PEEK树脂层,得到铝合金与PEEK相连接的梯度复合材料,热处理后得到铝合金与PEEK梯度复合构件。采用本发明方案得到的铝合金与PEEK梯度复合构件,具有高强度、高抗剪切性能和高稳定性的优异性能,尤其是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塑化的增材料先通过齿部下流至沟槽内并进一步横向填充,塑化的增材料固化后与齿部共同形成“栓拉式”连接结构,显著提高了构件自身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942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95540.0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翼零件塑性成形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下转盘和上转盘,所述下转盘和上转盘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动驱动件,所述下转盘和上转盘右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支撑架内滑动连接有托板组件,所述支撑架后侧固定安装有上料组件。通过下转盘和上转盘转动,即可将模具组件依次转移至支撑架处,再通过气缸一输出端伸长,带动滑动板向左移动,通过电机二驱动螺纹杆转动,带动T形板和推料杆向前移动,再通过气缸一输出端收缩,两个推料杆向右移动,从而将上模座推送至避让槽内,将下模座推动至拱形板一内;或将左模座和右模座一起推送至拱形板一内;具有效率高等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