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7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47408.2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涂层构件剪切强度测试方法,涉及强度测试领域,包括:步骤A、模具设计:将环形涂层试样对半剖开,并根据剖开后的待测试样设计固化模具与固化工装;步骤B、涂覆胶膜:将胶膜均匀涂覆于待测试样内、外表面,并将通过固化模具与固化工装固定涂覆胶膜的待测试样;步骤C、粘接固化;步骤D、加载测试;步骤E、标定断裂面;步骤F、数据处理:通过加载测试的破坏载荷与断裂面积获得剪切强度。该测试方法针对环形涂层构件进行测试,能够准确、高效的进行涂层剪切强度的表征与评定,从而完成对大厚度环形涂层构件的剪切性能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4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01764.3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G01N21/95 , G01N27/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构件表面缺陷联合检测方法,涉及金属检测领域,包括:步骤S1、工件放置;步骤S2、涡流检测;步骤S3、工件转移;步骤S4、视觉检测;步骤S5、工件判断。该方法综合涡流与机械视觉、对薄壁管形或筒形结构金属构件的表面缺陷进行分析与判断,有效解决单一机器视觉检测方法无法准确、快速检测该类金属构件的表面缺陷,易出现检测盲区,以及单一涡流探伤对该类金属构件表面缺陷检测不灵敏、定量不准确、易受信号干扰等问题,实现高效、准确、全面的金属构件表面探伤。
-
公开(公告)号:CN1190369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55967.4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透气率轻质柔性防火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防火材料领域,包括:步骤S1、制备不同面密度的混合网胎;步骤S2、混合网胎与无机纤维强化体形成混合层,并对混合层进行非法相针刺,制备中间层;步骤S3、将中间层进行低温低压塑型复合;步骤S4、设置外层与里层,并进行铺层缝制,获得低透气率轻质柔性防火材料。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防火材料具有优异的防火烧性能,火烧过程中不会产烟产气;同时,防火材料兼具低透气率、柔韧性好、密度低等特点,易于与其他结构件进行随型组合,能够大大降低防火墙结构整体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555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46749.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F01N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梯度式轻质高效隔热紧凑型包覆结构,涉及隔热防护材料领域,由热面至冷面依次为热面包覆层(10)、高温抑制层(20)、中温阻隔层(30)、冷面热阻层(40)、冷面包覆层(50)与保护层(60);其中,高温抑制层(20)由高温反射层(21)与高温热阻层(22)交替层叠组成,且靠近热面包覆层(10)的为高温反射层(21)、靠近中温阻隔层(30)的为高温热阻层(22);中温阻隔层(30)由中温反射层(31)与中温热阻层(32)交替层叠组成,且靠近高温抑制层(20)的为中温反射层(31)、靠近冷面热阻层(40)的为中温反射层(31)。该包覆结构利用梯度式结构层,具有轻量化、高效隔热、结构紧凑、耐液体浸渗性能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544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28056.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玄武岩纤维气凝胶界面相容性的方法,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包括:步骤一、界面改性剂制备:通过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溶剂与马来酸酐、长链二氨基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KH550制得界面改性剂;步骤二、玄武岩纤维改性:通过界面改性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改性;步骤三、磁控溅射:通过磁控溅射TiO2在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表面包覆磁控溅射层。该方法能够有效改进玄武岩纤维与二氧化硅气凝胶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获得界面结合力强、耐蚀性好、无污染、具备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7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033211.9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数值计算与机器学习的收口筒体结构优化方法,涉及筒体结构分析领域,包括:步骤S1、确定影响铝合金药筒使用性能的关键材料性能参数与关键结构参数,以及它们对应的可调范围;步骤S2、建立铝合金收口筒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数值仿真与准确度验证;步骤S3、对铝合金的材料性能及收口筒体的结构参数进行采样,并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构建铝合金收口筒体结构‑性能数据库;步骤S4、对铝合金收口筒体结构‑性能数据库进行机器学习,确定映射关系,并进行铝合金收口筒体结构设计优化。该方法有效解决实验优化影响因素冗杂、仿真模拟计算量大等问题,从而加快弹壳及小口径炮弹等铝合金收口筒体的结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33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824891.7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B32B15/06 , B32B7/12 , B32B15/20 , B32B25/02 , B32B25/14 , B32B25/16 , C08J5/06 , C08L23/16 , C08L11/00 , C08L83/07 , C08L9/02 , C08L83/04 , C08K9/02 , C08K9/04 , C08K7/10 , F02K9/34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发动机燃烧室复合结构内绝热层,所述复合结构内绝热层由陶瓷氧化层、橡胶绝热层以及结合界面层组成,所述橡胶绝热层是以三元乙丙橡胶与氯丁橡胶或丁腈橡胶任意比例混合作为橡胶基体,以玄武岩纤维和硅树脂复合补强形成。本发明中的铝合金发动机燃烧室复合内绝热层结构稳定,弹性较好,在高温高压和粒子冲刷环境中没有出现裂纹、被烧穿的现象,体积稳定不发生较大形变,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在热流密度为6500kW/m2氧‑乙炔火焰下烧蚀20s,其背面温度145℃左右,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为300s以上,线烧蚀率为0.061‑0.088mm/s,抗
-
公开(公告)号:CN115026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788687.4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B23K20/12
Abstract: 一种钢/铝异质合金的径向焊接方法,是先在钢表面通过第一次径向摩擦焊接一层Cu过渡层环,再在过渡层表面包覆Al‑Li合金层,再在表面进行第二次径向摩擦焊接铝合金层环。本发明采用两步径向摩擦焊接实现了钢/铝异质难焊合金的高强韧径向焊接,实现了高塑高韧的过渡层金属与钢管的焊接,以及铝与高塑高韧的过渡层的焊接,最终实现钢/铝高质量焊接。渡层能够有效控制硬脆的富铝Fe‑Al的IMCs的生成,同时还能降低焊接应力,同时生成的Al2CuLi增强相减少了焊接过程引起的裂纹、气孔等缺陷,增强了界面的结合强度,提高了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5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46543.1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状锥形零件局部微弧氧化装置,涉及表面处理领域,包括支撑连接机构与屏蔽机构,支撑连接机构包括导电柱(11)、垫圈(12)、压套(13)与绝缘套(14);屏蔽机构包括保护套筒(21)、屏蔽罩(22)与密封圈组件。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与不同规格的筒状锥形零件外壁密封进行连接且能控制局部微弧氧化区域,有效避免局部微弧氧化过程中漏液、渗液等问题导致保护区域出现氧化膜,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此外,该装置适用于筒状锥形工件的批量化局部微弧氧化生产,微弧氧化可靠性高、膜层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1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01835.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44 , C22C38/04 , C21D1/26 , C21D1/18 , C21D8/00 , C22C33/04 , C22B9/18 , C22B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耐高温低碳中低合金钢韧性的方法。其依次经过合金成分设计、纯净化熔炼、退火处理、锻造、第二次退火处理、固溶淬火和回火处理;所述第二次退火处理是采用≤10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700±10℃,保温15~18h,停止保温后随炉冷,温度降至400℃后出炉空冷;所述固溶淬火是在1150~1200℃下保温20~30min,淬水至室温;所述回火处理分为两次回火,第一次回火温度为520~550℃、时间为0.5~2.5h,出炉空冷,第二次回火温度为620~650℃、时间为1~3h,出炉空冷。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在提高低碳Cr‑Mo系合金钢高温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其室温强韧性、低温冲击韧性等综合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