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排水管涵腐蚀状况实时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458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5947.6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管道防腐技术领域的一种大型排水管涵腐蚀状况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取水组件,所述取水组件的一端管道连通腐蚀监测组件,取水组件用于抽取大型排水管涵内的污水并将污水输送至腐蚀监测组件;腐蚀监测组件的一端管道连接气体生成组件,腐蚀监测组件包括浸泡腔以及安装在浸泡腔中的试验结构。本发明能够保证与腐蚀监测组件内的污水与新建或喷涂修复的大型排水管涵内的管道流态保持一致,同时在新建或喷涂修复的大型排水管涵投入运行后,无需停水检测,提升了大型排水管涵检测的灵活性,通过实时采集并模拟大型排水管涵内的腐蚀情况,能够实时观测到管道内部腐蚀情况,降低了大型排水管涵的腐蚀机制施加应对措施的难度。

    一种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考虑多目标优化的协同换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75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2212.7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考虑多目标优化的协同换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本车、目标车道前车和目标车道后车的状态信息,这三辆车均为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根据三辆车的纵向位移、纵向速度、纵向加速度和期望纵向加速度建立成本函数和LHA阶段约束条件,通过高斯伪谱法不断优化期望纵向加速度和LHA阶段控制时长,直至完全满足LHA阶段约束条件;根据优化结束后的纵向速度,结合LCE阶段控制时长和最大合成加速度,获取最优参考轨迹;根据最优参考轨迹,建立车辆误差模型;使用MPC方法对车辆误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控制指令,令本车根据最佳控制指令进行换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换道方式灵活、换道效率高等优点。

    基于酸和氮杂环化合物掺杂聚酰亚胺的非水质子导电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0348666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029517.4

    申请日:2005-09-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电化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酸和氮杂环化合物掺杂聚酰亚胺的适用于中温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器件的聚合物非水质子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聚酰亚胺/酸复合体系中加入氮杂环化合物,以进一步提高其质子导电性能,较之相应比例只掺杂酸的情况电导率明显提高,发现复合体系的电导率随质子酸和氮杂环化合物掺杂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高可达到10-3S/cm,发现质子酸掺杂量在1-4份(摩尔比),氮杂环化合物掺杂量在0.5-1.5范围内,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可应用于中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基于磺化聚苯乙烯中空纳米微球的中温质子导电膜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803921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112402.1

    申请日:2005-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磺化聚苯乙烯纳米中空微球、碱性或酸性的聚合物和质子化助剂复合而成的中温质子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新材料的特征在于,通过在酸性或碱性聚合物中引入磺化聚合物的中空纳米微球,从化学成分组成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同时提高体系对质子化助剂的保持能力。所制得的质子导电膜材料,在水的沸点以上仍有较好的质子导电性能,可用于中温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和膜电极。

    一种高速公路人机共驾接管反应时间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4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91603.0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人机共驾接管反应时间估计方法。针对高速公路人机共驾适应性不足、驾驶员接管不及时的问题,通过不同接管场景和接管方式下的驾驶模拟实验,采集被试驾驶员的操作行为数据,选取接管时间预算、驾驶熟练程度、周围有无车辆、驾驶员性别、有无视觉接管信息和有无听觉接管信息作为驾驶行为特征变量,基于随机森林方法对接管反应时间进行估计。选取误差波动幅度和离散程度作为评价指标,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对特征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分析各变量对接管反应时间预测模型的影响程度,能够提升高速公路人机共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人机共驾的驾驶控制权接管策略设计和评价提供参考。

    基于隔离开槽技术的高性能抗金属UHF RFID标签天线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8402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42612.6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H01Q1/2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隔离开槽技术的高性能抗金属UHF RFID标签天线设计方法,主要是针对抗金属UHF RFID电子标签天线的设计方法,其方法对抗金属天线设计具有通用性。其一应用于金属表面时,能够达到很好的抗金属性,其二应用于介质材料尤其是空气中时,仍具有较好的性能。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用T型网络搭配双轴对称的四分之一波长弯折偶极子,并结合4个可移动的短截线设计出抗金属天线,用一块较大的金属铜板模拟金属环境,将天线置于铜板进行测试,验证其抗金属性;第二步为了应用于空气等非金属介质材料上,加上了一块同等尺寸的金属地板,并对金属地板进行开槽处理,使天线可以良好地工作于介质材料中。

    一种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考虑多目标优化的协同换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753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542212.7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考虑多目标优化的协同换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本车、目标车道前车和目标车道后车的状态信息,这三辆车均为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根据三辆车的纵向位移、纵向速度、纵向加速度和期望纵向加速度建立成本函数和LHA阶段约束条件,通过高斯伪谱法不断优化期望纵向加速度和LHA阶段控制时长,直至完全满足LHA阶段约束条件;根据优化结束后的纵向速度,结合LCE阶段控制时长和最大合成加速度,获取最优参考轨迹;根据最优参考轨迹,建立车辆误差模型;使用MPC方法对车辆误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控制指令,令本车根据最佳控制指令进行换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换道方式灵活、换道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天线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7421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54262.0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H01Q1/50 H01Q5/20 H01Q5/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天线装置,属于无线通信领域。该天线装置包括第一倒F天线,以及附加带宽结构;第一倒F天线包括第一开路部分、馈电部分和短路部分;附加带宽结构直接连接馈电部分或者通过第一开路部分与所述馈电部分间接连接,以在第一倒F天线的基础上拓宽所述天线装置的带宽。本发明与传统倒F天线相比频带覆盖面较广,可以根据设备的要求频段来优化天线,不仅如此天线还可以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增益。此天线在传统倒F天线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拓宽频带实现更广的应用范围。除此之外,天线所用的介质基板的价格较低,天线本体为平面结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基于酸和氮杂环化合物掺杂聚酰亚胺的非水质子导电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743376A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510029517.4

    申请日:2005-09-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电化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酸和氮杂环化合物掺杂聚酰亚胺的适用于中温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器件的聚合物非水质子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聚酰亚胺/酸复合体系中加入氮杂环化合物,以进一步提高其质子导电性能,较之相应比例只掺杂酸的情况电导率明显提高,发现复合体系的电导率随质子酸和氮杂环化合物掺杂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高可达到10-3S/cm,发现质子酸掺杂量在1-4份(摩尔比),氮杂环化合物掺杂量在0.5-1.5范围内,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可应用于中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