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3855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33534.8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2428 , G06F16/23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结构树更新方法,包括:展示高速列车结构树的定义界面,所述高速列车结构树中包括层级数据及拓扑数据,所述层级数据包括高速列车结构的层级信息,所述拓扑数据包括高速列车结构的结构信息以及所述结构信息之间的关联信息;接收用户在所述定义界面输入的对所述层级信息的第一更新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更新信息更新所述层级信息;接收用户在所述定义界面输入的对所述结构信息的第二更新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更新信息更新所述结构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结构树更新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39844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733547.7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T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动车组除冰的方法、装置及动车组。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动车组接收到耐雪制动指令的情况下,检测动车组的当前工作状态;在动车组的当前工作状态为牵引工况的情况下,判断动车组的制动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制动条件;在动车组的制动参数满足预设的制动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向动车组包含的任意一辆或多辆编组车辆的制动盘施加制动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清除动车组的制动夹钳盘片间冰雪的方案只能作用在制动工况下,导致无法控制动车组及时清除冰雪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57425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30082.4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下发的设计任务,根据设计任务,选取一条制动系统减速度曲线,并检验减速度曲线的合理性;根据设计任务以及制动系统减速度曲线,得到最大制动参数;将最大制动参数传给走行组份以进行基础制动设计,根据回传的制动性能参数计算制动缸压力,并校核盘瞬时功率;收到承载组份传递的门控风缸容积后,根据设计任务,设计风源方案,确定空气消耗参数;根据设计任务,选取主空压机实例和辅助空压机实例,确定主、辅助空压机配置参数;基于制动性能参数、空气消耗参数、主空压机配置参数、辅助空压机配置参数生成制动系统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提高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研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9698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28761.9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T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7/128 , B60T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列车领域,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制动控制设备以及方法。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开关装置,安装于所述动车组两端的主控司机室内;至少一个电子制动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装置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开关装置闭合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动车组的每一机车的电空转换阀和/或中继阀动作以向所述机车施加制动力,从而保证所述动车组在坡道启动时不溜车。本发明通过在动车组主控司机室内设置开关装置,并且电子制动控制单元在检测到开关装置闭合的情况下向机车施加制动力,从而能够确保动车组在坡道启动时不溜车。
-
公开(公告)号:CN203372193U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20383687.2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S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刮雨器控制系统,包括刮雨器控制器、电机控制电路、启动开关和控制信号产生装置,所述启动开关、电机控制电路和信号产生装置分别与所述刮雨器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信号产生装置为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所述刮雨器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和电路简单,通过由微动开关和凸轮组成的机械开关产生控制信号,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抗干扰能力,减少误差,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4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80994.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C5/00 , G01B11/02 , G06T7/00 , G06T7/11 , G06T7/13 , G06T7/194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智能建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桥墩沉降位移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采集主梁施工工况下的桥墩主目标和参考点子目标处的图像序列;对图像进行处理,包括低照度图像增强和复杂背景下光学标志点高精度分割;基于自适应阈值梯度霍夫变换ATGHT识别主目标及子目标处光学标志点圆心坐标,提取桥墩主目标和参考点子目标处位移值,然后对相机自运动测量误差进行补偿,从而获得主梁在悬臂施工过程中的桥墩沉降值。本发明利用非接触式设备对主梁施工阶段的桥墩沉降位移进行监测,实现复杂背景下超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桥墩沉降位移非接触式、多测点、高精度、高效监测,具有成本低、使用便捷和测点选取灵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89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1490611.0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波形BFRP连接板的低震损梁柱节点,具体为:波形BFRP连接板和BFRP开孔板的一端通过环氧树脂粘贴在竖向BFRP管管壁外侧;波形BFRP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设置平台段,平台段上预留通孔,该通孔与梁纵钢筋端部的弯钩连接;BFRP开孔板、波形BFRP连接板和梁纵钢筋通过混凝土浇筑成整体,形成横梁;竖向BFRP管管内填充混凝土形成立柱。本发明可实现有效增大梁端的弹性变形能力,在中小地震作用下,可有效减轻梁柱节点的地震损伤;在强震作用下,可BFRP板、钢筋等重要材料均保持弹性,仅有部分混凝土出现损伤,震后仅需清除梁端破损混凝土,重新浇筑成形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25061.7
申请日:2023-03-09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高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高墩支架的预压装置和预压方法。用于高墩支架的预压装置包括拼接式分载梁、千斤顶、转向装置和多个钢绞线;拼接式分载梁设置在支架组的顶面,千斤顶与桥墩配合;多个钢绞线的一端设置在拼接式分载梁上,多个钢绞线的另一端穿设转向装置,且转向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将穿设转向装置后的多个钢绞线聚拢以形成钢索束,钢索束与千斤顶连接;千斤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以使钢绞线将拉力传递到拼接式分载梁上,从而对支架施加压力,以完成对支架预压。如此能够针对现有支架预压法的不足,仅使用一个千斤顶即可完成支架预压,施工步骤简单,易于控制,施工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90611.0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波形BFRP连接板的低震损梁柱节点,具体为:波形BFRP连接板和BFRP开孔板的一端通过环氧树脂粘贴在竖向BFRP管管壁外侧;波形BFRP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设置平台段,平台段上预留通孔,该通孔与梁纵钢筋端部的弯钩连接;BFRP开孔板、波形BFRP连接板和梁纵钢筋通过混凝土浇筑成整体,形成横梁;竖向BFRP管管内填充混凝土形成立柱。本发明可实现有效增大梁端的弹性变形能力,在中小地震作用下,可有效减轻梁柱节点的地震损伤;在强震作用下,可BFRP板、钢筋等重要材料均保持弹性,仅有部分混凝土出现损伤,震后仅需清除梁端破损混凝土,重新浇筑成形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98875.0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电材料发电装置及风力发电设备,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压电材料发电装置包括安装座、风扇、运动转换机构、发电机构和频率调节机构;发电机构包括悬臂、压电元件和配重件;频率调节机构包括频率检测件、控制组件和调节组件。风扇带动运动转换机构的旋转输入端旋转。运动转换机构的往复平移输出端驱动悬臂的固支端往复平移,使悬臂振动变形,带动压电元件产生形变,进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频率检测件实时检测固支端的往复运动频率,由控制组件控制调节组件对配重件在悬臂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悬臂在固支端往复运动的驱动下产生共振。悬臂的振动更加剧烈,压电元件的发电效率更高,从而提升整个压电材料发电装置的电能收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