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00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55874.2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CN)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3 ,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惯性平台试验数据自监督深度处理分析系统,该系统分为应用层和数据处理层,应用层包括试验流程及结果分析、算法验证及精度分析和惯性信息自主可视化展示单元。该系统具备试验数据自监督深度处理分析的能力,能够自动遍历检索和智能筛选识别惯性平台各类试验数据,并进行批量化处理分析,完成试验流程及结果的模板化整编报表;针对惯性平台精度测试流程数据,自动调用试验数据目录中的各项系统参数和匹配模块化算法,实现惯性平台关键算法的离线验证以及各项精度测试的计算分析;能够自适应提取惯性平台关键典型惯性信息等特征性数据,自主配置特征数据可视化策略完成数据可视化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744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0203096.5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一种惯性平台系统陀螺仪力矩器系数标定方法,本方法将惯性平台系统置于摆放基座上,通电至正常工作,转动平台台体使得被标定陀螺仪处于竖直位置,平台台体水平轴根据水平方向框架角进行精确锁定控制,记录正、负向陀螺仪加矩起始时刻时间,正、负向陀螺仪加矩结束时刻时间根据竖直方向框架角传感器极对数计算得到,该标定方法降低了对平台系统摆放基座不水平度的要求,提高了力矩器系数标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154928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225386.6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惯性平台内置式星敏感器的安装误差标定方法,标定星敏感器的测量坐标系的安装误差,步骤为(1)将星模拟器出射的平行光成像于星敏感器视场中心;(2)利用光学经纬仪计算出星模拟器出射光线在地理坐标系下的单位矢量;(3)调整惯性平台的姿态,计算出星模拟器出射光线在当前星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下的单位矢量;(4)用两台光学经纬仪测定惯性平台当前的姿态和惯性平台六面体与当地地理坐标系的转换矩阵;(5)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星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与惯性平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即为星光敏感器的安装误差。该方法减小了误差环节,标定结果直接反映了星敏感器的测量坐标系的安装误差,标定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1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343898.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星敏感器故障自检测方法,在星敏感器上增加自检测单元;星敏感器上电工作,自检测单元接收到平台计算机发送的自检指令后,依次对星敏感器进行SDRAM数据存取状态检测、FLASH检测、FPGA检测、参数有效性检测、发光二极管及感光元件检测、感光元件像质以及校正环境检测;检测完成后,自检测单元向平台计算机逐一反馈上述各部分检测结果,当任意一个检测结果不通过则最终自检结果报异常,若上述各部分检测全部通过,则最终自检结果报正常。本发明实现了对星敏感器各项关键单元自检测的功能,不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检测结果实时输出,便于进行故障定位,增强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18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43898.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星敏感器故障自检测方法,在星敏感器上增加自检测单元;星敏感器上电工作,自检测单元接收到平台计算机发送的自检指令后,依次对星敏感器进行SDRAM数据存取状态检测、FLASH检测、FPGA检测、参数有效性检测、发光二极管及感光元件检测、感光元件像质以及校正环境检测;检测完成后,自检测单元向平台计算机逐一反馈上述各部分检测结果,当任意一个检测结果不通过则最终自检结果报异常,若上述各部分检测全部通过,则最终自检结果报正常。本发明实现了对星敏感器各项关键单元自检测的功能,不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检测结果实时输出,便于进行故障定位,增强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97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1368885.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惯性平台的石英加速度计半导体散热结构,涉及惯性测量装置机械结构设计领域,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精度惯性导航。本发明将加热棒设置于温控体中心,测温传感器设置在温控体上,实现温控体加温和温度监测;将半导体底板压在台体安装面上,温控体压在半导体底板之上,其作用是通过半导体底板单向传热功能对温控体进行制冷降温;挡风壳外表面设置半导体壳板,将温控体、石英加速度计、加热棒、测温传感器包在壳内,避免台体周围空气扰动影响,利用半导体壳板对挡风壳进行制冷降温,保证温控体的温度稳定性及快速性;在挡风壳与台体之间的间隙内充入良导热气体氦气,降低温控体与挡风壳之间的间隙热阻,提高温控体的散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97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68885.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惯性平台的石英加速度计半导体散热结构,涉及惯性测量装置机械结构设计领域,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精度惯性导航。本发明将加热棒设置于温控体中心,测温传感器设置在温控体上,实现温控体加温和温度监测;将半导体底板压在台体安装面上,温控体压在半导体底板之上,其作用是通过半导体底板单向传热功能对温控体进行制冷降温;挡风壳外表面设置半导体壳板,将温控体、石英加速度计、加热棒、测温传感器包在壳内,避免台体周围空气扰动影响,利用半导体壳板对挡风壳进行制冷降温,保证温控体的温度稳定性及快速性;在挡风壳与台体之间的间隙内充入良导热气体氦气,降低温控体与挡风壳之间的间隙热阻,提高温控体的散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101361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225477.X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5/005
Abstract: 一种惯性平台角度传感器误差标定补偿方法,本方法将安装在平台系统中框架角度传感器对应的框架轴转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给平台系统中指定的惯性仪表陀螺仪加矩,通过给定特定的加矩电流来给出合适的加矩速率,这样通过给陀螺加矩将通过稳定回路带动平台框架之间的运动,从而得到被标定角度传感器的输出,输出中包含线性角度输出和传感器本身的误差两部分,通过线性拟合扣除线性角度输出从而得到了传感器的标定误差,对标定误差部分通过傅里叶分析得到传感器的误差模型并写入平台控制程序,从而实现了角度传感器的标定与补偿,在不利用外部转台等高精度角度基准设备的条件下实现了平台系统级的标定,提了平台测角系统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65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386951.8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N5/04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惯性平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惯性平台健康评估方法,包括:对惯性平台的多个参数打分,多个惯性平台参数包括第一惯性平台参数组、第二参数组、第三参数组,第一参数组、第二惯性参数组和第三参数组分别对应第一参数类别、第二参数类别和第三参数类别;根据第一参数组的分值,确定与第一参数类别对应的第一分值;根据第二参数组的分值,确定与第二参数类别对应的第二分值;根据第三参数组的分值,确定第三参数类别对应的第三分值,根据第一分值、第二分值和第三分值,确定惯性平台的综合评分。本申请可以为惯性平台健康评估提供方案,指导惯性平台健康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74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03096.5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一种惯性平台系统陀螺仪力矩器系数标定方法,本方法将惯性平台系统置于摆放基座上,通电至正常工作,转动平台台体使得被标定陀螺仪处于竖直位置,平台台体水平轴根据水平方向框架角进行精确锁定控制,记录正、负向陀螺仪加矩起始时刻时间,正、负向陀螺仪加矩结束时刻时间根据竖直方向框架角传感器极对数计算得到,该标定方法降低了对平台系统摆放基座不水平度的要求,提高了力矩器系数标定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