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1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7014.3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轨旁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轨旁子系统包括微处理模块和列车停车模块,列车停车模块包括磁场重叠设置的第一信号单元和第二信号单元;第一信号单元在微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发送第一准备信号;第二信号单元在微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发送第一触发信号;车载子系统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第三信号单元;第三信号单元接收到第一准备信号和第一触发信号时,向信号处理单元发送第一制动信号,信号处理单元向制动装置反馈第一制动信号。无需设置大量信号基站,低成本实现超速防护;根据不同轨道环境设置超速防护系统,满足不同列车车速限制需求,提高制动成功率,降低列车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94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5292.X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延续进路的联锁设置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所述延续进路的联锁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锁闭接车进路;识别提取延续进路上各个对向道岔及接车进路始、终端信号机的位置,计算延续进路上各个对向道岔距接车进路始、终端信号机的距离;计算最高运营长度L和列车冒进长度S;基于延续进路上的对向道岔距接车进路始、终端信号机的距离以及列车占用的区段与对向道岔间距同所述最高运营长度L、所述列车冒进长度S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道岔锁闭。本公开对延续进路内的对向道岔不进行锁闭,允许道岔在各种进路需求下可以动作到指定位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行车的效率及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59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87311.7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停电恢复电路及其恢复方法,包括电源、节点一和节点二,节点一连接电源正极,节点二连接电源负极,节点一和节点二之间设置有线路一,线路一上设置有延时的停电监督复示继电器的线圈,线路一并联设置有线路二,线路二并联设置有线路三,线路三并联设置有线路四,线路四连接有线路五,线路五还与线路三连接。本发明无需对联锁软件进行更换,改造时室外无需增加新的电缆及设备,改造后不需要进行动车上线调试,运用中施工改造影响范围小,易于管理、安全风险低,而且双端发码电路涉及轨道发码安全,另外相比与大规模更换控制设备软件、增加室外电缆及设备,本方案投资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009526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99742.6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网的列车群组控制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列车自组网设备搜寻预设距离内其他列车的通信设备;判断与其他列车是否在相同轨道;若相同,则判断是否满足组网条件;若满足,则判断是否存在自组网;若不存在自组网,则满足组网条件的其他列车与原列车组建自组网;若存在自组网,则满足组网条件的其他列车加入自组网;自组网内列车组通过自组网控制自组网内列车运行。本发明基于自组网车车通信技术实现列车群组控制。列车满足条件自动组网,列车间数据不经地面基站而在列车间互传。地面不需要设置中心控制设备,地面区间无需无线网络覆盖。列车间隔根据线路条件、临时限速及群组间各列车状态进行动态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44757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012439.0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弛 , 李高举 , 刘汉禹 , 张义敏 , 张博文 , 李鑫 , 黄涛 , 孙鸣蔚 , 赵泽 , 廖逸玫 , 郝轩 , 戚书亚 , 谢兰英 , 黄媛媛 , 王榕彬 , 王业扉 , 张斯恂 , 万丽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装备LKJ的列车提供控车数据的列控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列车进入有服务器站场的车站数据服务器覆盖范围,有服务器站场通过车站数据服务器以无线广播的形式向列车发出有服务器站场的控车信息;列车在进入无服务器站场前,无服务器站场通过组合应答器向列车发送无服务器站场的控车信息。应用在普速线路的车载设备使用的控制信息主要来自于无源应答器报文,在少数较为复杂的多支路站场和多发车口站场则来自于车站数据服务器的控车信息,无需人工对每个列车的车载设备编制运行交路的线路数据,大大减少了车载设备的维护工作量,提升了普速铁路运行的安全性,而且实施成本相比每个站场都设置车站数据服务器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00952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1099742.6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网的列车群组控制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列车自组网设备搜寻预设距离内其他列车的通信设备;判断与其他列车是否在相同轨道;若相同,则判断是否满足组网条件;若满足,则判断是否存在自组网;若不存在自组网,则满足组网条件的其他列车与原列车组建自组网;若存在自组网,则满足组网条件的其他列车加入自组网;自组网内列车组通过自组网控制自组网内列车运行。本发明基于自组网车车通信技术实现列车群组控制。列车满足条件自动组网,列车间数据不经地面基站而在列车间互传。地面不需要设置中心控制设备,地面区间无需无线网络覆盖。列车间隔根据线路条件、临时限速及群组间各列车状态进行动态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41223.2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道口的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测速测距设备用于根据检测信号的实时信号强度和实时信号强度变化率,获取列车实时速度和列车实时距道口距离;中心设备用于通过预训练的列车运行状态预测模型,根据列车实时速度和列车实时距道口距离,确定目标道口关闭通知位置,生成和发送道口关闭信息到道口设备,并生成和发送行车许可到车载设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基于列车实时速度和列车实时距道口距离确定道口关闭通知位置,可以实现根据列车实时运行速度自动确定道口关闭时机,可以缩短道口关闭通知位置距道口的长度,延迟道口关闭时机,可以提高铁路侧及公路侧的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83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22217.7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CS控制权移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列车从第一通信控制服务器的第一管辖范围向相邻的第二通信控制服务器的第二管辖范围运行,且列车车尾经过执行应答器后,切断车载ATO设备与第一通信控制服务器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并建立车载ATO设备与第二通信控制服务器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基于所述第二通信连接,通过第二通信控制服务器向车载ATO设备发送第二移交区的列车运行计划,以供车载ATO设备控制列车在第二移交区运行。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进行列车的控制权移交是,需要在CCS之间增加通信接口,导致CTCS2+ATO列控系统的硬件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82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93949.9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跨场作业效率的方法及系统,属于轨道交通跨场作业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两相邻车场分别连接独立的CTC和CBI设备;将连接两相邻车场的两道岔分别按单动设置;将两道岔分别设置为单个车场操纵;将两道岔分别增设进路继电器和防护继电器;相邻车场办理经场间衔接道岔定位的进路时,互相检查对方场场间衔接道岔定位锁闭状态。本发明用场间设置单动道岔的方式,在两场办理经场间衔接道岔定位的进路时,互相检查对方场场间衔接道岔定位锁闭状态,从而保证安全。在两场间需要进行经场间衔接道岔反位的作业时,由CTC自动触发场间进路,下发至计算机联锁分别执行各场进路,提高了场间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8533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132968.X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道岔控制系统,所述道岔控制系统包括动作部分和表示部分,所述动作部分和表示部分各自形成独立的回路,所述动作部分包括道岔动作电源接口、断相保护装置和转辙机电动机;所述表示部分包括反位表示继电器电路和定位表示继电器电路。本发明的系统降低了动作电路对表示电路的影响并减少了分布电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