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29053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10065787.X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少根根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少根根霉,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传统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根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Prhi50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3。该少根根霉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少根根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512658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10065786.5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木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绿色木霉真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传统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木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Tri050102,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2。该绿色木霉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绿色木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556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65787.X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少根根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少根根霉,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传统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根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Prhi50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3。该少根根霉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少根根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28023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710065786.5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木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绿色木霉真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传统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木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Tri050102,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2。该绿色木霉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绿色木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