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29053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10065787.X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少根根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少根根霉,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传统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根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Prhi50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3。该少根根霉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少根根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512658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10065786.5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木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绿色木霉真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传统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木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Tri050102,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2。该绿色木霉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绿色木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556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65787.X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少根根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少根根霉,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传统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根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Prhi50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3。该少根根霉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少根根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28023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710065786.5
申请日:2007-04-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木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绿色木霉真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传统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木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Tri050102,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2。该绿色木霉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绿色木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451197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111700.2
申请日:2009-07-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洱袋泡茶粉碎装置,属普洱茶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由支架(1),置于箱体(6)下端的出料口(2),转轴(3),置于转轴(3)上的轴承(4)、固定刀具(7)的拆装螺栓(5)、置于轴承(4)上的箱体(6)、刀具(7)及进料口(8),置于转轴(3)一端的卡盘(9)和皮带轮(10),与皮带轮(10)连接的电动机(11),分别与电动机(11)和变频器(13)连接的信号线(12),及变频器(13)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料,按气体保护焊工艺制作。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劳力、粉碎效果佳,可改善工作环境,清洁卫生,提高普洱茶品质。广泛用于普洱(袋泡)茶加工,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01451195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111698.9
申请日:2009-07-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保湿转动式普洱茶发酵罐,属普洱茶加工技术领域。该普洱茶发酵罐由底座(1),置于底座(1)上的支架(2),固定在支架(2)上的支撑轴(3),置于支撑轴(3)上的轴承件(4)、其上设有进料口(8)和排水口(12)的外层滚筒(5)、及其上开有孔的搅拌杆(6),置于外层滚筒(5)内表面的其上开有孔的内层滚筒(7),皮带轮(9)、置于电机架(13)上的电动机(11)、分别与皮带轮(9)和电动机(11)连接的皮带(10)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发酵均匀且发酵效率提高、保湿效果好,清洁卫生等优点。广泛适用于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201464887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111697.4
申请日:2009-07-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洱茶发酵控制装置,属普洱茶发酵控制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普洱茶发酵控制装置由电脑(1)、与电脑(1)连接的控制柜(2)、置于控制柜(2)外表面的按钮排面板(3)、置于控制柜(2)内部的PLC系统(4)、发酵槽(5)、及置于发酵槽(5)中且通过线路与PLC系统(4)连接的传感器(6)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市场销售的标准材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和市场购买。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准确、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发酵均匀且发酵效率高、产品符合食品卫生、品质稳定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各种普洱茶发酵加工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201451196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111699.3
申请日:2009-07-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洱茶翻堆装置,属普洱茶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由置于传送带支架(3)上的皮带轮(1),与皮带轮(1)连接的传送带(2),固定在支架(7)和轮支架(11)上的传送带支架(3),置于支架(7)上的进料口(4)、出料口(5)及解块机(6),置于轮支架(11)上的电机(9)和轮子(12),通过皮带(10)与电机(9)连接的转轮(13),及与皮带轮(1)连接的电动机(8)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清洁卫生的优点。广泛适用于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翻堆工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