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402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018364.7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40 , G06N20/00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多类型灾害耦合的铁路工程线元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现有风险评估方法仅考虑面状区域单一类型灾害,无法对铁路工程线性区域多类型灾害进行风险评价。本方法获取灾点数据集和易发性影响因子数据集,构建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取灾点评价指标数据,建立易发性评价模型;将铁路工程线元化,提取各线元的易发性评价指标数据,计算各线元的易发性;获取易损性影响因子数据集,构建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取各线元的易损性评价指标数据,计算易损性;结合线元的易发性和易损性,计算线元在多灾耦合作用下的风险度。本发明可将铁路工程离散成各独立区段,线元灾害易发性评价精度高、易损性算法简单,客观科学,具有较高的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010611364.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确定方法包括:确定至少两个坡度值;获取影响大坡道坡长的影响因素;基于各所述影响因素,对列车在符合所述坡度值的坡道运行的情况进行检算和/或分析;基于至少一个所述检算和/或分析的结果,确定不同坡度值下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满足地形落差大的地区设计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0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241589.9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既有轨道交通线路平面线形可视化重构的拟合方法。传统轨道线路平面拟合利用计算机完成,线路变形与拟合线路难以直观可视,且拟合线路精准度不高。本发明利用既有线路实测点在基准线路上的投影里程和垂直外移量建立平面坐标系;利用线路纵断面拉坡设计将平面形变转化为立面可视化,获得拟合线路直线地段定位数据,利用铁路线路平纵设计软件生成初拟线路,再以初步拟合线路为基准,获得各测点投影里程和垂直外移量,通过调整最终确定拟合线路和各测点拨距。本发明可用于铁路线路平面线形拟合重构和形变分析,获得的最终拟合线路精准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6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11364.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确定方法包括:确定至少两个坡度值;获取影响大坡道坡长的影响因素;基于各所述影响因素,对列车在符合所述坡度值的坡道运行的情况进行检算和/或分析;基于至少一个所述检算和/或分析的结果,确定不同坡度值下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满足地形落差大的地区设计铁路大坡道最长坡长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79610.5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逯红兵 , 陈军团 , 王晓栋 , 冉江亮 , 李谈 , 张明 , 张鹏 , 康彦波 , 秦鉴 , 柳鑫 , 杨浩 , 郭方伟 , 李晨林 , 王学贵 , 强士盎 , 安轲 , 姜磊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熵权‑TOPSIS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比选方法。确定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目前缺少科学的量化比选方法。本方法假定两条线路之间为换乘模式或跨线模式;以乘客出行总时间、投资成本和运营管理难度作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分配二级指标;对乘客出行总时间、投资成本和运营管理难度进行量化,得到换乘模式和跨线模式下的评价值;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结合评价值,求得换乘模式和跨线模式的得分,排序确定两条线路之间采用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本方法采用熵值‑TOPSIS方法,将信息熵和TOPSIS相结合,避免传统TOPSIS无法体现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局限,保证所采用模式的合理性、可靠性与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51058.1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装配式无砟轨道及其调整方法。现有无砟轨道存在调整能力差和调整难度大的问题,而有砟轨道存在养护维修量大的问题。本发明的可调装配式无砟轨道包括预制板和双块式轨枕;预制板的顶面设置有凹槽,双块式轨枕位于所述凹槽内,双块式轨枕和凹槽之间填充有固结材料和柔性材料。本发明的预制板和双块式轨枕为互相独立的工厂预制结构,需要平顺性调整时,只需要将固结材料和柔性材料凿除,即可对双块式轨枕进行重新定位安装,无需其他施工手段,调整快,精度高,工作量小,调整范围灵活可控,便捷性和经济性方面均具有巨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08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41589.9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既有轨道交通线路平面线形可视化重构的拟合方法。传统轨道线路平面拟合利用计算机完成,线路变形与拟合线路难以直观可视,且拟合线路精准度不高。本发明利用既有线路实测点在基准线路上的投影里程和垂直外移量建立平面坐标系;利用线路纵断面拉坡设计将平面形变转化为立面可视化,获得拟合线路直线地段定位数据,利用铁路线路平纵设计软件生成初拟线路,再以初步拟合线路为基准,获得各测点投影里程和垂直外移量,通过调整最终确定拟合线路和各测点拨距。本发明可用于铁路线路平面线形拟合重构和形变分析,获得的最终拟合线路精准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43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67216.8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既有无砟道床更新的钢混支撑道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钢混支撑道床结构包括承轨台预制块和折叠钢架;折叠钢架的横向两侧设置有多个横向的承轨台插杆,承轨台插杆预埋到承轨台预制块中;承轨台预制块为混凝土预制块体,在折叠钢架横向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并纵向均匀分布;折叠钢架沿中线对折后,横向两侧的承轨台预制块上下叠放。本发明中,折叠钢架以及承轨台预制块的下部全部浇筑在混凝土道床板内,其中,折叠钢架采用镂空架体结构,大幅降低了结构的整体重量,便于预制、运输、储存和安装,且可作为混凝土道床板的内部钢架,省去了浇筑混凝土道床板的布筋操作,简化施工步骤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4016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0471218.5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6/29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杂山区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综合地理信息模型,然后构建协同考虑经济与环境因素的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模型,接着基于粒子群算法进行连续空间下铁路线路多目标优化模型解算,最后通过归一化处理获得结果。本发明可在连续空间内进行铁路线路智能寻优搜索,综合考虑经济性与环保性,为设计人员推荐优质的线路备选方案,辅助线路设计,提高线路设计的质量及效率;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运行效率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240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18364.7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多类型灾害耦合的铁路工程线元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现有风险评估方法仅考虑面状区域单一类型灾害,无法对铁路工程线性区域多类型灾害进行风险评价。本方法获取灾点数据集和易发性影响因子数据集,构建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取灾点评价指标数据,建立易发性评价模型;将铁路工程线元化,提取各线元的易发性评价指标数据,计算各线元的易发性;获取易损性影响因子数据集,构建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取各线元的易损性评价指标数据,计算易损性;结合线元的易发性和易损性,计算线元在多灾耦合作用下的风险度。本发明可将铁路工程离散成各独立区段,线元灾害易发性评价精度高、易损性算法简单,客观科学,具有较高的可靠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