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38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597422.1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流动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面向流体流动试验的渐缩型入流进口结构及其试验方法。该结构包括稳流段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稳流段后端能够沿纵向、横向、垂向伸缩或展开的伸缩折叠式反弧段;所述稳流段与所述伸缩折叠式反弧段均呈相对两侧开口的管体状结构;所述伸缩折叠式反弧段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伸缩折叠式反弧段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所述稳流段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稳流段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稳流段中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稳流板。本发明提供的面向流体流动试验的渐缩型入流进口结构及其试验方法的能够使流体流动平稳过渡且适用性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52512.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大调整量轨道板精调工装及其精调方法,包括固定座、竖向粗调螺杆、横向粗调座、起吊孔螺杆、横竖向精调座,固定座通过起吊孔螺杆与轨道板连接固定;竖向粗调螺杆一端设置在横向粗调座上的固定孔,另一端与固定座上的螺纹孔配合连接。本发明将大小调整量(对应粗调和精调)在工序上分级、在工装上集成,实现了轨道板大调整量分级快速调整的目标,可以一套工装实现轨道板抬升提供既有充填层清除空间和轨道板大调整量精调,并且不影响前后工序(清除既有充填层、封边灌注新充填层)正常进行,取得了可在天窗时间内快速进行轨道板大调整量快速调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0786.5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宇豪 , 向亮 , 刘陆拓 , 朵生君 , 靳宝成 , 刘国庆 , 陈敬军 , 吴宇辉 , 周泽华 , 陈花顺 , 张威 , 王博达 , 任晨宁 , 鄢豪杰 , 许宇 , 周黎明 , 刘艺玮 , 张鹏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隧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TBM隧道组装洞室衬砌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初期支护结构、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弧形混凝土构件和土石回填层。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呈弧形拱结构体,小断面混凝土构件的内径D1大于TBM的刀盘直径D2且12cm≥D1‑D2≥8cm。弧形混凝土构件,与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同心设置且贴合于小断面混凝土构件的顶部的外周面上,沿竖直方向,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在地面上的投影位于弧形混凝土构件在地面上的投影内,小断面混凝土构件和弧形混凝土构件与初期支护结构之间设有土石回填层。列车通过整个组装洞时空气动力学效应不显著、旅客舒适性更佳。衬砌施工方便,超(欠)挖易控制。整个组装洞开挖过程和衬砌过程的进度也加快了,缩短了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13162.X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整无砟轨道的滑动调整设备及施工方法。现有可调整无砟轨道更换砂浆袋存在工程量大、工期长的问题。本设备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竖向的T型臂,T型臂的底部设置有横向顶进的千斤顶;千斤顶用于将可调整无砟轨道中预制轨道板下方的砂浆袋向外顶出。本发明可提升无砟轨道的调整能力及调整作业的效率,大幅降低无砟轨道养护维修作业的工程量、成本及对线路正常运营的干扰。利用独立的设备对砂浆袋的拆除、更换、重新注浆等工序进行集中施工,作业空间小,所需人工和时间也大幅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90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008940.1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群管理的交通枢纽客运组织评价方法。合理地调节乘客的走行路径是交通枢纽减少人群拥挤的一个关键措施,现有模型面向大规模人群时求解速度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应用上的实时性要求。相较于传统方法将乘客协调看作一个规划或调度问题,本发明采用多阶段动态协调控制的方法,利用当前客流信息和乘客位置信息为乘客合理选择换乘目标和换乘路径;当乘客进入交通枢纽考虑后续换乘和路径决策时,对乘客走行行为实时跟踪,分阶段动态优化设计乘客换乘走行行程,通过协调控制机制在大量乘客之间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确保整个系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1053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607431.X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防护棚架,尤其涉及一种桥隧一体化消能防护结构。包括沿既有线路两侧设置的支架以及架设在支架上的防护棚,支架的端部上方与山体之间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一端通过第一立柱与支架连接,第一挡板的另一端通过锚固在山体内的第一锚杆支撑。本公开通过设置简单的结构,即设置第一挡板、第一立柱以及第一锚杆,不但可以有效填补山体与防护棚之间的间隙,扩大整体防护效果,还可有效减少落石的冲击力,且可将落石的冲击力转移至山体本身,有效的利用了山体自身的承载效果,同时提高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77949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606810.7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抗震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洞室开挖完成后,于洞壁施做径向锚杆(11)以及环形的外层衬砌(10);S2,在所述外层衬砌(10)内壁铺设防排水层(20);S3,在所述防排水层(20)内施做环形的内层衬砌(40),并使防排水层(20)和所述内层衬砌(40)之间形成填充空间;S4,向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填充物,以在所述防排水层(20)和所述内层衬砌(40)之间形成柔性填充层(30)。该施工方法简单易于实施,每个具体的环节均可采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实施;所形成的隧道结构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不易损毁,安全性更高,特别是内层衬砌的结构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15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92905.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调距轨道扣件。现有轨道扣件调距功能和绝缘性能存在不足。本发明包括铁垫板,绝缘衬套上安装面和铁垫板顶面重合,绝缘衬套上方轴二侧面与铁垫板限位面重合;调距块上通孔中心至限位面一、二、三、四距离a>b>c>d,限位面一与四对边设置,限位面二与三对边设置;调距块设置于绝缘衬套方形孔内,侧面与绝缘衬套方形通孔侧面重合;锚固螺栓通过调距块的圆形通孔,将铁垫板与轨枕固定连接;锚固螺栓与绝缘衬套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和锁紧垫板。本发明设置有四个限位距离,旋转调距块,改变钢轨固定结构与锚固螺栓轴线之间的距离,实现轨距的调整,整个装置可靠性高,不会因为轨道系统振动而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335570.6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布局规划方法,首先确定多层级轨道交通换乘备选枢纽站点集合,然后建立以新建换乘枢纽和改建换乘枢纽的投资费用、经营费用总和最小为优化目标的上层规划模型,假设每个乘客选取时间和金钱消耗最小的换乘方案进行换乘,并建立以旅客出行成本消耗最少为目标函数的下层规划模型,最后采用蚁群算法对所建立的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有效平衡枢纽建设、运营成本和旅客出行换乘成本,采用蚁群算法对模型求解得到城市多层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布局的最优解,可以科学、合理的求解出多层级轨道交通枢纽的选址方案,为城市多层级轨道交通规划提供参考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77949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06810.7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抗震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洞室开挖完成后,于洞壁施做径向锚杆(11)以及环形的外层衬砌(10);S2,在所述外层衬砌(10)内壁铺设防排水层(20);S3,在所述防排水层(20)内施做环形的内层衬砌(40),并使防排水层(20)和所述内层衬砌(40)之间形成填充空间;S4,向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填充物,以在所述防排水层(20)和所述内层衬砌(40)之间形成柔性填充层(30)。该施工方法简单易于实施,每个具体的环节均可采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实施;所形成的隧道结构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不易损毁,安全性更高,特别是内层衬砌的结构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