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1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79610.5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逯红兵 , 陈军团 , 王晓栋 , 冉江亮 , 李谈 , 张明 , 张鹏 , 康彦波 , 秦鉴 , 柳鑫 , 杨浩 , 郭方伟 , 李晨林 , 王学贵 , 强士盎 , 安轲 , 姜磊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熵权‑TOPSIS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比选方法。确定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目前缺少科学的量化比选方法。本方法假定两条线路之间为换乘模式或跨线模式;以乘客出行总时间、投资成本和运营管理难度作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分配二级指标;对乘客出行总时间、投资成本和运营管理难度进行量化,得到换乘模式和跨线模式下的评价值;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结合评价值,求得换乘模式和跨线模式的得分,排序确定两条线路之间采用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模式。本方法采用熵值‑TOPSIS方法,将信息熵和TOPSIS相结合,避免传统TOPSIS无法体现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局限,保证所采用模式的合理性、可靠性与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0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84386.9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R的单轨高架区间疏散救援试验系统。单轨救援疏散方案实地演练成本高、风险不可控,无法覆盖广大乘客群体。本发明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复现了跨座式单轨在高架区间遇险的紧急情况,考虑人群疏散特征对紧急情况下单轨车厢内乘客疏散行为的影响;将疏散人员心理因素考虑到人员疏散模型中,提高单轨紧急事故场景下疏散仿真的真实性。同时可视化各单轨疏散救援方案,建立单轨车厢标识和语音资源库,通过紧急事故场景和语音资源库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多角度收集乘客的行为数据,丰富行为数据的维度和可靠性。本发明可用于为单轨救援疏散方案比选和优化提供建议,助力单轨救援应急演练与培训。
-
公开(公告)号:CN117400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12429.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双向折返功能及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包括平行设置的上下行正线,以及平行于上下行正线、且在平面纵向布置、不并排的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上行站台位于靠近上行列车进站方向的一侧,下行站台位于靠近下行列车进站方向的一侧,上行站台与上行正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正线的上行越行线,下行站台与下行正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正线的下行越行线,同时两条越行线由渡线相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列车在站内的折返,且折返时不占用站内正线,折返效率高;同时可以实现列车的越行,且越行效率高;在故障情况下,越行线可作为故障列车待避线,大大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88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34810.4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三向互联互通及双向独立折返运营功能的市域郊铁路配线系统。现有轨道交通网络规模逐步扩大,难以实现最优配置。本发明上、下行站台间设置上、下行正线,上行正线左侧衔接线路1上行正线、右侧衔接线路2上行正线,下行正线左侧衔接线路1下行正线、右侧衔接线路2下行正线;上、下行站台外侧分别设置线路3上、下行正线;上行正线和上行正线间右侧设置单渡线一和三、下行正线和下行正线间右侧设置单渡线二和四;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之间在远离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位置设置一组交叉渡线。本发明型可保证三条线路的互联互通及双方向独立折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6833630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103969.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市域铁路与有轨电车混行的车站布置形式。现有市域铁路与有轨电车混行的线路,在车站停车时,存在站台缝隙过大影响上下车安全及站台高度不同造成上下车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四线的方式,在站台一侧设置有两条外侧钢轨,在内侧新增两条钢轨,通过变换轨道使有轨电车和市域列车在不同线路上进行停车上下客。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两种不同类型列车制式在同一车站站台停车上下客的功能,提高了车站利用效率,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374470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0444874.6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不掉头的折返结构。城市有轨电车一般采用渡线折返,该方式存在影响列车旅速,运行繁琐及道岔损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进站站台处设置有进站正线,出站站台处设置有出站正线;进站正线和出站正线之间通过外侧灯泡线或内侧灯泡线连接,实现折返;外侧灯泡线的外侧、外侧灯泡线与内侧灯泡线之间、内侧灯泡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折返作业区外侧式站台、折返作业区岛式站台、折返作业区内侧式站台。本实用新型利用灯泡线进行不掉头折返换向,保证旅行速度,提高折返效率;在灯泡线的布置中设置相应站台,实现在旅客在列车折返中上下车的可能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