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93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1293703.2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管状激光增益介质散热的喷雾冷却系统,属于激光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管状激光增益介质、内冷却装置和外冷却装置,所述内冷却装置设于所述管状激光增益介质的内表面,所述外冷却装置设于所述管状激光增益介质的外表面;所述内冷却装置用于通过产生喷雾对所述管状激光增益介质的内表面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所述管状激光增益介质进行散热;所述外冷却装置用于通过产生喷雾对所述管状激光增益介质的外表面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所述管状激光增益介质进行散热。进而有效提高了对管状激光增益介质的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0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344062.0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光谱合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沿一路光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维光纤光源阵列Ⅰ、大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Ⅰ、小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Ⅱ和合束组件,以及沿另一路光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维光纤光源阵列Ⅱ、大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Ⅰ、小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Ⅲ和合束组件;本发明公开的复合光谱合成装置,通过共用光栅,减小小口径光栅的功率负载,减小合成系统的成本,提高共用光栅的利用率;同时,在相同合成子束数目的条件下,减小共用光栅的口径,显著降低大口径光栅的制备难度,降低合成系统的成本,并使得小口径光栅的功率负载减小一半,显著提升合成光束的光束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51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83357.9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光纤端帽及光纤激光器,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该光纤端帽包括端帽本体和位于端帽本体内的离子掺杂区,端帽本体的入光侧用于与光纤激光器的传能光纤的输出端熔接;自传能光纤出射的光束进入端帽本体内,能够通过离子掺杂区改变光束的传输路径。该光纤激光器包括上述的光纤端帽。该光纤端帽能够改变端帽本体的折射率,进而使得光束通过端帽本体后能够输出特定光学特性的光束。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5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883357.9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光纤端帽及光纤激光器,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该光纤端帽包括端帽本体和位于端帽本体内的离子掺杂区,端帽本体的入光侧用于与光纤激光器的传能光纤的输出端熔接;自传能光纤出射的光束进入端帽本体内,能够通过离子掺杂区改变光束的传输路径。该光纤激光器包括上述的光纤端帽。该光纤端帽能够改变端帽本体的折射率,进而使得光束通过端帽本体后能够输出特定光学特性的光束。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450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581862.7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材料非线性吸收曲线的装置,所述的装置采用晶体倍频系统和色散棱镜获得所需的单波长激光,然后通过长焦透镜提高入射激光强度,采用科学级CCD相机记录入射激光的能量和光斑尺寸,通过能量计测得出射激光能量,获得了待测样品的非线性吸收曲线。本发明的测量材料非线性吸收曲线的装置提高了非线性吸收曲线的测量范围,简化了非线性吸收曲线测量系统,实现了多波长、宽范围、高精度非线性吸收曲线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62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000530.6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1/3586 , G01N21/3563 , G16C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小麦粉中甜蜜素含量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涉及太赫兹光谱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待检测样品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待检测样品的太赫兹时域信号;所述待检测样品为甜蜜素与小麦粉的混合物;根据所述待检测样品的太赫兹时域信号得到所述待检测样品的频域波形;根据所述待检测样品的频域波形得到所述待检测样品的吸收光谱;将所述待检测样品的吸收光谱输入定量分析模型得到所述待检测样品内甜蜜素的含量。本发明可无需进行复杂的操作就能准确地对甜蜜素含量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69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811512527.7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增益结构及激光器,所述激光增益结构包括用于在泵浦源的作用下提高光束能量的增益管,所述增益管内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增益管外侧包裹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与所述增益管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用于通过冷却介质,以使所述增益管外侧与所述增益管内侧的温度趋于一致;所述增益管外侧还包裹有用于使光束发生全反射的反光面。本实施例所述激光增益结构用于提高激光能量时,能够使得激光光束在传播过程中的衍射损耗更小,增益管冷却效果好,储能更高,从而能够实现更高能量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2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22878.0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6/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起偏器及制备方法,该起偏器在双包层光纤上设计了作用面和金属薄膜,光纤的涂覆层中间部分有剥除区域,剥除区域对应的包层上加工有作用面,且该作用面有两个,对称分布在纤芯两侧,且相互平行,作用面上均镀一层金属薄膜;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首先剥除涂覆层上的部分涂层;然后对包层进行研磨,得到两个互相对称且平行的作用面;其次在两个作用面上镀一层金属薄膜,最后利用玻璃管对涂覆层剥除区域进行封装。本发明提供的全光纤起偏器,可直接与保偏光纤激光器输出端熔接,在保证传输效率的同时,极大提升保偏激光的消光比,且能实现激光单模传输,保证光束质量不发生劣化,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全光纤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2228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71563.5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自成像激光合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套管将尾纤束排列成正方形阵列,并保持固定的相邻尾纤中心距,之后将尾纤方阵中的所有尾纤的输入子光束偏振方向调整至相同,接着利用切割装置对尾纤方阵和方形波导进行切割,最后将尾纤束阵列与方形波导进行边‑边对齐熔接。本发明提供的全光纤自成像激光合束器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N×N根尾纤的精准方阵排列和偏振共轴,并能够准确控制方形波导长度,使得N×N路激光能够在全光纤结构内实现自成像相干合成,利用本发明公开的全光纤自成像合束器的制备方法可以解决专利CN112290371B中方形波导合束器制备面临的问题,也为其他全光纤装置的制备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279917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54813.0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合束分束器,属于激光器技术领域,所述光纤合束分束器采用型结构,其在应用效果上是将根输入光纤中的激光合成后分配到根输出光纤中,等效于使用个型结构光纤合束器,其中,为输入光纤数量,为输出光纤数量,其光学结构为一体化结构,充分利用了根输入光纤组成的光纤束横截面上外圈相比内圈能容纳更多光纤数量的特点,使相比于型结构光纤合束器,光纤的等效拉锥比得以降低,本发明既有助于减少激光器中光学器件的数量,简化激光器的布局、排线和集成,又有助于激光器小型化和轻量化,同时,采用型结构,能够降低光纤的拉锥比例,有效提升合成效率,减少热负载,抑制温升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