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453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565122.6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3B37/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MCVD尾灰回收再制备稀土掺杂光纤预制棒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MCVD结合全气相工艺所产生的芯层和包层未沉积颗粒尾灰分别进行了回收,接着利用尾灰结合冷等静压技术压制以及后处理工艺形成不同形状的光纤预制棒。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CVD技术反应生产的氧化物颗粒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利用尾灰作为原料,在等静压压制前无需再对粉体颗粒进行稀土以及共掺元素的掺杂,简化了通过等静压压制制备光纤预制棒的流程,同时实现了光纤预制棒制备过程中折射率剖面的精密控制以及异型光纤预制棒的一次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18081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008522.7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3B37/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有源光纤预制棒的在线溶液掺杂方法及装置,包括制备管、MCVD车床、储液装置;所述制备管固定连接于MCVD车床上;所述储液装置连接制备管;所述制备管包括进气管、沉积管、尾气管;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有源光纤预制棒的在线溶液掺杂方法及装置,避免了因从石英尾气端插入溶液导管易引入未沉积颗粒导致预制棒中出现气泡、局部组分不均匀、杂质多等问题,操作方便,实用性好,制备预制棒成功率高,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应,有利于有源光纤预制棒质量、产量的提升,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51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83357.9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光纤端帽及光纤激光器,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该光纤端帽包括端帽本体和位于端帽本体内的离子掺杂区,端帽本体的入光侧用于与光纤激光器的传能光纤的输出端熔接;自传能光纤出射的光束进入端帽本体内,能够通过离子掺杂区改变光束的传输路径。该光纤激光器包括上述的光纤端帽。该光纤端帽能够改变端帽本体的折射率,进而使得光束通过端帽本体后能够输出特定光学特性的光束。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5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883357.9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光纤端帽及光纤激光器,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该光纤端帽包括端帽本体和位于端帽本体内的离子掺杂区,端帽本体的入光侧用于与光纤激光器的传能光纤的输出端熔接;自传能光纤出射的光束进入端帽本体内,能够通过离子掺杂区改变光束的传输路径。该光纤激光器包括上述的光纤端帽。该光纤端帽能够改变端帽本体的折射率,进而使得光束通过端帽本体后能够输出特定光学特性的光束。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18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446133.1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纤合束器及光纤激光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合束器中,多根输入光纤从壳体的第一端进入壳体内部,熔锥光纤束由多根输入光纤合束后拉锥形成,且设置于壳体内部,输出光纤与熔锥光纤束熔接,且从壳体内部延伸到外环境,壳体内部用于存储冷却液。若多根输入光纤中存在至少一根第一输入光纤属于高发热量光纤,则液冷管包括第一液冷管,第一液冷管用于在壳体的第一端连通壳体内部和外环境,以供至少一根第一输入光纤通过。若输出光纤属于高发热量光纤,则液冷管包括第二液冷管,第二液冷管用于在壳体的第二端连通壳体内部和外环境,以供输出光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合束器在连续高功率工作时,出现烧毁的概率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29037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110000552.2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方形光纤合束器的激光合束系统,所述激光合束系统包括:子束模块、合束器、相位控制模块和激光探测器,其中合束器又包括:多根光纤的尾纤、玻璃管和方形光纤,多根尾纤排列成正方形阵列,并与方形光纤垂直连接,玻璃管套在多根尾纤的外周起到保护与加强连接的作用。本发明公开的激光合束系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基于光波导自成像原理的激光合束技术,提高了合束系统性能的稳定性,降低了激光合束系统的复杂程度,经本发明的激光合束系统进行合束的光束质量接近1,合束效率接近100%。
-
公开(公告)号:CN1120388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212980.3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激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光纤激光器,包括板状散热主体和用于安装增益光纤的筒状散热主体,所述筒状散热主体具有内腔,所述板状散热主体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板状散热主体和所述筒状散热主体均用于安装发热器件。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下例如航空航天等,光纤激光器的安装空间受限,扁平状的光纤激光器一般难以布置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光纤激光器。
-
公开(公告)号:CN109557613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031787.0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6/2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涉及光纤模式匹配技术领域。该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模场渐变的第一光纤,制作所述第一光纤的匹配锥区,制作所述匹配锥区与温度匹配光纤的耦合点,制作所述温度匹配光纤与第二光纤的耦合点。该光纤模式匹配器的制作方法结构简单,将原本两种熔点相差较大的光纤采用两次熔接过程,实现熔点温度梯度变化,满足高功率模式匹配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09411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0768365.8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6/2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接光纤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熔接后的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属于激光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分别在第一原光纤段的表面和第二原光纤段的表面涂覆第一涂覆胶;在第一裸光纤段、熔接点及第二裸光纤段的表面涂覆第二涂覆胶,其中,第一涂覆胶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的包层的折射率,且第二涂覆胶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的包层的折射率。相比于现有的处理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剥除第一光纤的原涂覆层断口与第二光纤的原涂覆层断口处的漏光,防止第一光纤的原涂覆层断口处和第二光纤的原涂覆层断口处形成热沉积,有效地提高了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的熔接点的功率负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67635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148104.6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6/25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纤芯的定位方法及光纤熔接的纤芯对位校准方法,涉及光纤熔接领域,纤芯的定位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光纤的图像的灰度分布曲线,获得所述第一部分内的第一灰度值最低点和第二部分内的第二灰度值最低点,根据所述第一灰度值最低点与所述第一灰度值最高点确定光纤的第一焦斑边缘,根据所述第二灰度值最低点与所述第二灰度值最高点确定光纤的第二焦斑边缘,根据所述光纤的第一焦斑边缘和第二焦斑边缘确定光纤的纤芯区域,根据所述纤芯区域确定第一纤芯边缘和第二纤芯边缘,将所述第一纤芯边缘和第二纤芯边缘之间的区域作为纤芯,将所述第一纤芯边缘和第二纤芯边缘之间的宽度范围的中间点作为纤芯中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