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5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44609.4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甘肃禧禾沃农寒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1N21/84 ,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1N21/25 , G01N3/52 , G01N3/00 , G01N33/02 , G01B11/16 , G01K13/00 ,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监测领域,具体是一种食用菌品质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生长监控模块和采摘检测模块与运输监测模块及零售检测模块,所述生长监控模块包括种植环境监测与食用菌状态监测,所述采摘检测模块包括样品采集和样品数据分析与食用菌采摘分析,所述运输监测模块包括货物储存监控和货物状态监控,所述零售检测模块包括食用菌状态对比,所述种植环境监测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控,在食用菌种植生长与采摘包装和运输保存及售卖的不同环节对食用菌进行实时监控检测,确保食用菌售卖出现问题时有迹可循,有效提高食用菌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升行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15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07132.5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河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院(河南省疫苗批签中心) , 中原美谷微谱技术服务(河南)有限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
Inventor: 王海波 , 魏悦 , 李彦超 , 陈坤 , 张红伟 , 王晓伟 , 宋梦娇 , 李智宁 , 张桃桃 , 李海燕 , 张丽先 , 李志坤 , 李飞飞 , 王学方 , 宁二娟 , 赵一擎 , 李珊 , 郑荣琪
IPC: G01N21/3563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86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50批道地产区怀地黄中丝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五种氨基酸的含量,利用中红外光谱仪采集怀地黄的红外光谱图,将HPLC与中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运用TQ analyst分析软件,建立怀地黄中五种氨基酸的定量模型,丝氨酸以PLS+CONSTANT+1st Der+SG模型最优,苏氨酸以SMLR+SNV+2nd Der+ND模型最优,缬氨酸以PLS0+CONSTANT+1st Der+ND模型最优,胱氨酸以PLS+SNV+2nd Der+SG模型最优,苯丙氨酸以PLS+CONSTANT+2nd Der+ND模型最优,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4、0.8458、0.8431、0.9328、0.9290,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3%、0.02%、0.01%、‑0.02%、‑0.01%,经验证,所建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稳定、可靠,该研究可为怀地黄中氨基酸的快速评价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9155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89681.1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M15/14 , G01N3/56 , G01N21/3563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赫兹光谱技术的航空柱塞泵配流盘气蚀损伤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利用太赫兹检测模块,获得配流盘不同位置处的太赫兹光谱样本数据;步骤S2、基于S1的太赫兹光谱样本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进行气蚀缺陷厚度反演计算,并划分气蚀裂纹阈值,开展气蚀损伤状态的划分;步骤S3、将处理后的太赫兹光谱数据进行可视化,监测柱塞泵配流盘表面气蚀状态的动态变化,并对气蚀缺陷状态进行及时的预警和维护反馈。本发明通过非接触式、高精度的太赫兹光谱技术对柱塞泵配流盘的气蚀损伤进行实时监测,旨在提高柱塞泵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满足航空设备对高精度、实时监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56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838203.1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北京欣健隆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63 , G01N21/64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墨的红外隐形功能检测设备,涉及红外线检测领域,包括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工作台底部的支撑单元,箱体,其固定安装于工作台顶部,下压组件,其安装于箱体一侧,推送组件,其安装于箱体靠近输入单元一侧,定位单元,其安装于下压组件底部,且其还位于箱体内侧;该用于油墨的红外隐形功能检测设备,通过输入单元将承载有隐形油墨的扫描载体输送至工作台一侧,驱动源驱动转轮带动活动架移动,移动架将扫描载体推入工作台顶部,动力源一驱动伸缩杆向下移动,动力源二驱动活动板沿压板凹槽移动,复位销一侧先接触扫描载体,活动板继续移动,复位销旋转,将扫描载体摆正,工作台将摆正的扫描载体移动至输出单元顶部。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5829.4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 G01N21/3563 , G01N21/55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射率光谱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薄膜红外变温反射率测试用的变温附件及测试方法,所述变温附件为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绝缘层、加热层、隔热层和金属夹具;其中,绝缘层内连接有电源线;所述隔热层和所述金属夹具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绝缘层上,以便于将待测薄膜样品安装于所述加热层与所述隔热层之间;所述隔热层和所述金属夹具的中部均开设有圆孔,以通过所述圆孔使安装的所述待测薄膜样品的部分上表面漏出形成待测薄膜样品的测试区域。本发明的变温附件能够用于Bruker VERTEX70型显微红外光谱仪,且能够结合镜面反射法能够实现对薄膜在25℃~200℃的变温红外反射率的微区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47652.9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21/3563 , G16C20/20 , G16C20/70 , G16C20/80 , G06F18/243 , G06F18/2411 , G06F18/214 , G06N5/01 , G06N20/10 , G06N3/006 , G01N21/35 , G01N21/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基酸红外光谱分类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氨基酸粉末和固体分散剂制作氨基酸压片;氨基酸压片放置到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中,采集氨基酸透射光谱数据;基于氨基酸透射光谱数据,使用分类与回归树方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得到训练好的识别氨基酸官能团种类的算法模型;基于氨基酸透射光谱数据,使用分类与回归树方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得到训练好的识别氨基酸种类的算法模型;待确定的氨基酸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输入识别氨基酸官能团和氨基酸种类的算法模型,得到氨基酸官能团的分类结果和氨基酸分类结果。本方案基于红外信号,可以反映出氨基酸分子结构的振动差异,本发明方法识别准确率高,本方案不需要借助手性试剂与手性分子反应结合,在提高识别准确率的前提下,提高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34450.0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IPC: G01N30/02 , G01N30/72 , G01N5/04 , G01N21/3563 ,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面预判评估高分子材料干扰火场汽油检验鉴定程度的方法,主要基于化学结构和热解机理预判评估高分子材料对火场汽油检验鉴定干扰性的方法,属于火场残留物物证技术鉴定领域。步骤一:分析的化学结构特征,确定其是否包含‑C=C‑结构;步骤二:分析含双键高分子材料的元素组成,确定其是否含有杂原子;步骤三: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热解机理,分析其热解过程是否能生成大量‑C=C‑双键的结构;步骤四:制备所述高分子材料的自由燃烧残留物,通过GC‑MS分析其残留物成分;步骤五:制备所述高分子与汽油的混合燃烧残留物,通过GC‑MS分析其残留物成分;步骤六:通过TG‑IR‑GC/MS分析材料的热行为和热解产物,主要包括热解过程阶段、各阶段对应的热解产物和失重量;步骤七:从定性(热解产物的种类)和定量(热解产物的含量)两个方面分析各热解阶段的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067581.4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香港都会大学
IPC: G01N21/3563 , G06F18/2411 , G06F18/2135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1N21/3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认证方法和认证装置。所述认证方法包括获取训练样本集中识别为各个种类的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样本,其中,各个种类的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通过与对应种类的中药材的同一性验证而被识别;测量各个样本的基准FTIR‑ATR光谱;利用各个基准FTIR‑ATR光谱,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第一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以习得各个基准FTIR‑ATR光谱与各个种类的映射关系。在认证时,测量待认证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FTIR‑ATR光谱,并将其输入训练好的第一学习模型,在输出的预测种类与待认证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标识种类相匹配时,判定待认证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标识种类通过认证。本申请的认证方法能够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成分种类进行快速、简易、准确可靠的检验和认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8518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8387.3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20/70 , G16C20/30 , G06N10/60 , G06F17/18 , G06F16/903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辨识焦甜香香料分子香味阈值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结合量子化学计算与机器学习,把握香味分子在原子尺度上的呈香机制,构建分子结构与香味强度之间的香味强度拟合模型,利用所述香味强度拟合模型对不同焦甜香香料分子的阈值进行预测。本发明创造性地基于分子结构中官能团的特征实现分子香味阈值的精准预测,为卷烟生产中的气味优化提供了可靠的工具,有效提升了中式卷烟中焦甜香特征的感官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8517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38284.1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温州大学
IPC: G16C20/20 ,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1N21/27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药材抗氧化活性快速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用途,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若干批铁皮石斛药材并粉碎;(2)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得出铁皮石斛样品中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3)采集铁皮石斛药材的近红外原始光谱;(4)剔除异常光谱后以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光谱预处理方法处理原始近红外光谱,采用KS算法划分校正集和验证集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本发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铁皮石斛药材的抗氧化活性,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无损和精度高的优势,可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在中药生产源头上实现高效质量控制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