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94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0922946.3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受激拉曼散射的激光模式转换动态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种子源模块、功率放大模块、输出模块和控制模块,种子源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输出模块按顺序依次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种子源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输出模块连接。种子源模块包括信号种子光、拉曼种子光及波分复用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受激拉曼散射的激光模式转换动态控制系统不依赖于任何额外的模式转换器件就可实现激光模式转换,结构更为简洁,系统搭建成本更低;其次,该控制系统对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强度响应灵敏,在一个较低的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强度下就可以实现激光模式转换,能量利用率高,该激光模式转换动态控制系统可用于任意激光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2852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66521.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3B37/018 , G06F17/10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掺稀土含量和掺铝含量的标定模型获取及标定方法。本发明基于三氯氧磷载气流量‑掺磷含量曲线,以稀土/磷掺杂石英光纤预制棒中出现析晶条纹为判断依据,得到稀土化合物载气流量‑掺稀土含量标定模型及铝化合物载气流量‑掺铝含量标定模型。利用获得的标定模型,将预设的稀土化合物载气流量和铝化合物载气流量分别代入相应的标定模型中,即可得到掺杂石英光纤预制棒中掺稀土含量和掺铝含量。相比于成熟的商用仪器测试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标定方法具备快速、无损检测的优势;相比于其他在线测试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在线标定方法不需要额外辅助设备,简单实用,操控性更强,降低了工艺优化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2813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0246577.9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J1/3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阴极及X射线诊断系统。光电阴极包括X射线多层反射膜及设置在X射线多层反射膜表面上的金。X射线多层反射膜作为光电阴极的基底,金为纳米结构。X射线多层反射膜用于将入射至X射线多层反射膜表面上的X射线进行反射。金用于在X射线入射至金的表面后产生光电子,以进行X射线的诊断。其中,入射至金的表面的X射线包括光源直接射出的X射线及X射线多层反射膜反射的X射线。所述光电阴极的光电子产额高,稳定性好且环境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78086.3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泵浦特性评估装置及方法,涉及激光技术领域,装置包括LD功率分布测量组件、电控组件及有效泵浦因子计算组件;电控组件用于为待测半导体激光组件提供驱动电源;LD功率分布测量组件用于:基于温度调节指令对待测半导体激光组件的工作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基于数据采集指令采集待测半导体激光组件在不同电流、不同温度下的输出功率及光谱特性;有效泵浦因子计算组件用于根据待测半导体激光组件在不同电流、不同温度下的输出功率及光谱特性,计算有效泵浦功率、有效泵浦因子及残余泵浦功率,以表征待测半导体激光组件的泵浦特性。本发明对半导体激光器的泵浦特性进行量化表征,提高光纤真实转换效率的计算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277827.1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工质组合式喷雾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支撑装置;至少两个雾化喷嘴,按照预设排列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至少两个雾化喷嘴用于将与各自对应的冷却工质雾化后喷射,雾化后的所述冷却工质在待散热的介质表面形成的雾化区域重叠,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雾化喷嘴中有至少两个雾化喷嘴所对应的冷却工质不相同。所述冷却装置可选择的冷却工质种类多,实现了在多冷却工质选择条件下对介质进行高效、均匀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0936113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811512561.4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增益组件及激光器,包括泵浦源以及在所述泵浦源的作用下提高激光光束能量的增益管,所述增益管内具有第一流体通道,增益管包括增益直管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增益直管两端的两个管状端帽,第一流体通道贯穿所述增益直管和两个所述管状端帽,且所述管状端帽呈凸台状,所述增益直管的外侧包裹有第一密封管,所述第一密封管与所述增益直管之间相互分离以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用于通过冷却介质,以使所述增益直管外侧与所述增益直管内侧的温度趋于一致。通过上述设置,以在采用上述激光增益组件及激光器进行传输激光时,可有效提高激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40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710505438.9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S3/1118 , G02B7/02 , H01S3/067 , H01S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模激光器及光学系统,涉及激光技术领域。所述锁模激光器包括泵浦光源、光波分复用器和锁模谐振腔,所述锁模谐振腔包括第一反射部件、增益介质和用于锁模以及用于对所述锁模谐振腔的腔长进行调节的第二反射部件。由泵浦光源输出的泵浦光经光波分复用器进入锁模谐振腔后,经第一反射部件传输至增益介质产生信号光;信号光经所述第二反射部件反射再经过增益介质传输至第一反射部件;入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的脉冲激光中满足所述第一反射部件透射条件的部分经所述光波分复用器输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模激光器可对锁模谐振腔的腔长进行精确调节,其结构小型轻量化,能够有效改善输出脉冲的重复频率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18081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1008522.7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3B37/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有源光纤预制棒的在线溶液掺杂方法及装置,包括制备管、MCVD车床、储液装置;所述制备管固定连接于MCVD车床上;所述储液装置连接制备管;所述制备管包括进气管、沉积管、尾气管;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有源光纤预制棒的在线溶液掺杂方法及装置,避免了因从石英尾气端插入溶液导管易引入未沉积颗粒导致预制棒中出现气泡、局部组分不均匀、杂质多等问题,操作方便,实用性好,制备预制棒成功率高,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应,有利于有源光纤预制棒质量、产量的提升,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77969.7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3B37/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光纤预制棒折射率中心偏移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沉积若干层含稀土的芯层,再沉积不含稀土的芯层,随后将石英管内孔尺寸融缩至1.5~4mm后,通入刻蚀气体将不含稀土的芯层在线去除,最后融缩成实心预制棒。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改善光纤预制棒折射率中心偏移的制备方法,相比于改善预制棒折射率中心偏移的刻蚀法和P2O5挥发抑制法,本方法制备的光纤预制棒折射率分布更平坦,且不会引入污染或者诱发析晶,同时本方法操控性更强,降低了工艺优化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6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44540.8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波导光纤的光栅制备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宽谱光源、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玻璃毛细管和光谱仪,该系统采用异形结构玻璃毛细管,实现了探测激光从多模光纤的纤芯中低损耗地耦合到环形波导光纤的环带纤芯,进行实现了光栅刻写状态的有效探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波导光纤的光栅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紫外光波段具有高透过率的石英玻璃折射率匹配液填充缝隙,消除了环带状纤芯弧形表面对紫外激光的折射作用,使环带纤芯完全处于分布均匀的刻栅激光辐照区域内,从而实现光栅的有效刻制及高质量刻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