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42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191258.2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高压旋喷桩加固作用的模型试验设备及研究方法,模型试验设备包括试验箱、旋喷装置、调压装置和监测装置,试验箱内设置有岩土试样,试验箱的一侧形成有注浆口;旋喷装置设置于试验箱,旋喷装置设置有可相对试验箱移动的喷头,喷头可选择地伸入注浆口以对岩土试样进行旋喷注浆;调压装置设置于试验箱,调压装置适于对岩土试样限位并施加压力;监测装置设置于试验箱,监测装置适于监测岩土试样在注浆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本发明能够利用模型试验模拟风积沙地层高压旋喷桩的成桩过程,可以研究高压旋喷桩对地层的加固作用机制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176957.1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视多极化井孔雷达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增强现实设备,用于响应于用户指示生成目标探测指令,并对地下结构三维模型进行成像显示,其中,用户指示包括机械指示和语音指示;井上控制设备,用于根据目标探测指令确定雷达参数,并根据雷达反射信号构建地下结构三维模型;多极化井孔雷达,用于根据雷达参数向目标井孔发射雷达发射信号,并接收目标井孔反射的雷达反射信号。由此,解决了传统的井孔雷达探测系统可视化程度低、缺乏实时交互功能、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3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544003.1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降尘装置,用于红层区隧道内降尘,所述自动降尘装置包括:渗水收集单元包括渗水收集组件和储水桶,渗水收集组件用于收集隧道内的渗水;渗水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组件和汲水管,储水腔与储水桶通过汲水管连通,过滤组件用于过滤储水桶中收集的渗水;雾化降尘单元与储水腔连通,雾化降尘单元形成有喷雾口;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粉尘浓度和粉尘的分布情况。根据本发明的自动降尘装置,通过对隧道内渗出水的合理利用,无需从隧道外获取水源,达到了绿色降尘的效果的同时,降低了隧道内的湿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自动降尘装置能够做到根据环境情况判断需要移动的位置和降尘效率,降低了降尘的难度,减少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0650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84580.6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V3/38 , G06V10/82 , G06F11/14 , G06T11/00 , G06V10/40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8 , G01S19/42 , G01S17/9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智慧探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超前探测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探测元件获取目标机器人的探测数据,以控制目标机器人执行预设探测操作;远程传输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信息获取目标机器人对应的环境信息,以确定相应的数据传输方式传输探测数据;数据智慧管理模块,用于对探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评估操作,以得到标准探测数据,并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获取将标准探测数据对应的不良地质体识别结果。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解译及评估过程过度依赖于专业知识水平和工程经验,进行初期物探误差较大,导致钻孔难以验证到不良地质体,极大影响探测元件稳定及探测效果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1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35698.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宋建军 , 傅康 , 张宽宝 , 高发勇 , 马永涛 , 薛翊国 , 孔凡猛 , 李清明 , 王斌 , 刘欢 , 程彦强 , 黄胜 , 祁正荣 , 张金祥 , 曹新平 , 赵燕 , 张燕杰 , 王建宁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TBM隧道开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掘进机TBM卡机风险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物理驱动卡机判识模型,获取物理驱动卡机风险等级;基于信息驱动卡机判识模型,获取信息驱动卡机风险等级;对物理驱动卡机风险等级和信息驱动卡机风险等级进行集成融合处理,以构建物理‑信息双驱动隧道掘进机TBM卡机风险超前判识模型,从而判识目标隧道段的目标卡机风险隧道段和目标正常围岩隧道段,进而根据TBM掘进参数分别对目标卡机风险隧道段和目标正常围岩隧道段生成满足预设安全及高效要求的掘进方式。由此,解决相关技术中单纯数据驱动模型适应性差,以及单纯物理模型预测精度低,降低隧道掘进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294199.7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层隧道施工大变形的无人机结构光扫描预警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人机在红层隧道飞行,以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到达各基准点的位置;结构光扫描系统,用于基于至少一个无人机,采集红层隧道的隧道三维点云数据;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用于接收隧道三维点云数据,并根据隧道三维点云数据提取隧道的隧道信息;智能预警系统,用于根据隧道信息判断红层隧道是否满足预设存在大变形条件,其中,若红层隧道满足预设存在大变形条件,则生成红层隧道施工大变形预警信息,以进行风险警示。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测量和判断,操作和解读过程较为复杂,无法实时检测和预警施工中大变形的情况,数据处理效率、数据精准度均较低,此外,施工时间较长,难以满足现场快速、高效检测的需要,检测成本和风险均较高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12842.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V3/08 , B64U20/80 , B64U10/14 , G05D1/46 , G05D1/49 , B64U101/17 , G05D101/1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全航空等值反磁瞬变电磁的探测无人机平台及方法,其中,探测无人机平台包括:数据管理终端,用于响应数据的查询、输入、解译和评估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无人机模块,用于基于全航空等值反磁瞬变电磁信号,根据数据命令控制无人机飞行和执行电磁收发;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分别与数据管理终端和无人机模块相连以进行数据传输;降噪处理模块,用于对原始勘探数据进行预降噪处理。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会造成瞬变电磁实际勘测早期信号失真,对于浅部探测区域会形成探测盲区,探测分辨率较低,不适用于复杂地质环境下进行勘探,且勘探结果精度较低,勘探智能性和效率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59687.2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C21/00 , G01N33/18 , G01S19/42 , G01N23/04 , G01N23/00 , G01V11/00 , G01D21/02 , B63C11/52 , B63G8/00 , B63G8/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缪子成像与导航定位的水下机器人监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传动与控制子系统,用于驱动水下机器人在水下管道中完成目标行动任务;缪子成像定位子系统,用于获取水下机器人的高能成像信息和三维坐标位置,以辅助水下机器人完成目标行动任务;水下扫描监测预警子系统,用于评估水下管道的水样,以生成水质评估报告,并获取水下管道的周边地形和地质特征信息,以生成水下三维图像;多源数据融合传输基站,用于融合水质评估报告、高能成像信息和水下三维图像生成状态评估报告。由此,解决了在深水、高浊度或复杂地形情况下,现有水下监测等技术面临穿透力不足、分辨率低、信号干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89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59699.5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质勘探与矿山安全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缪子成像的矿山井下含水体探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部署的多个缪子探测器,获取工区缪子通量的背景值,并测量采集工区缪子通量的数据,其中,数据包括缪子穿过物质前后的数量变化及偏转角信息;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以得到满足一定条件的数据;对比满足一定条件的数据与背景值,以得到对比结果,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含水体的评估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矿井含水体探测成本高、探测精度低、环境破坏大、探测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50167.8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路桥面突然坍塌预警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变形监测系统,用于采集路桥面的变形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基于物联网,对变形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满足预设存储条件的有效数据;预警管理中心,用于将有效数据输入至预先构建的路桥面坍塌风险预测模型,得到路桥面的风险评估结果和趋势预测结果,以对路桥面突然坍塌进行预警。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预警系统仅依赖单一技术,使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无法全面捕捉可能预示坍塌的多种异常信号,导致数据精度低、可信度差且预警信息延迟,从而增加安全风险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