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水工隧洞收敛变形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4151.4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水工隧洞收敛变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多组等间距设置的拱形支撑钢梁对隧洞进行支撑;S2,制作钢板,钢板中间部分开设通孔,通过钢板对相邻拱形支撑钢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S3,根据钢板上通孔的位置在隧洞侧壁上对应钻孔;S4,制作锁脚大管棚,并在锁脚大管棚上开设注浆孔,将锁脚大管棚分别插接在钻孔内,锁脚大管棚端部与钢板上的通孔焊接固定,在锁脚大管棚端部焊接注浆阀门;S5,通过注浆阀门向锁脚大管棚内灌注水泥浆;S6,检查注浆情况,完成施工。本发明通过锁脚大管棚的设置实现对拱形支撑钢梁承载力的分担,避免拱形支撑钢梁发生形变,提高拱形支撑钢梁的使用寿命。

    无人机隧道衬砌巡检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6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59454.0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隧道衬砌巡检装置和方法,所述无人机隧道衬砌巡检装置包括:旋翼无人机;机械臂座,所述机械臂座设在所述旋翼无人机上;主机械臂,所述主机械臂的近端与所述机械臂座可枢转地相连;巡检雷达天线,所述巡检雷达天线与所述主机械臂的远端相连;副机械臂,所述副机械臂的近端与所述机械臂座可枢转地相连,所述主机械臂的近端与所述副机械臂的近端相对所述机械臂座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且相对所述机械臂座的转动方向相反;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与所述副机械臂的远端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人机隧道衬砌巡检装置具有巡检精度和准确性高、巡检过程省时省力、灵活性好、可靠性高、避免影响隧道运营和施工等优点。

    深地工程复杂地层多源信息随钻监测与传输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619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433354.4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物质或物体的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地工程复杂地层多源信息随钻监测与传输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传感器封装系统,用于启动钻进设备进行深地钻进和/或钻进设备钻进到目标深度、目标位置或目标地层时,检测目标深地工程的多源数据;数据采集系统,对多源数据进行临时存储;信息传输系统,用于对数据采集系统临时存储的多源数据进行传输;云平台系统,用于接收信息传输系统传输的多源数据。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对深地工程施工之前的原位超前探测解决方案,导致难以进行深地工程复杂地层多源地质信息多物理场探测,无法实现深地工程大数据的超前、快速、精细化获取,降低了工作效率等问题。

    三维应力下活动断裂粘滑发震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376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634471.7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三维应力下活动断裂粘滑发震模拟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活动断裂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断裂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为依据,确定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的几何相似比尺,并推导模型试验的相似条件;基于断裂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和不同物理量相似比尺,确定正交试验表不同序列的相似材料组分比例,测定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并明确关键影响因素,如果判断材料物理力学参数满足相似条件,则确定三维应力加载参数,生成地质力学模型内应力、应变、位移与微震信号的监测方案,否则重新调整相似材料组分比例。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三维加载地震试验岩石试件尺寸较小,无法完全真实反映活动断裂粘滑发震全过程特征,降低了测试的精确性的问题。

    深地工程复杂地层多源信息随钻监测与传输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61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33354.4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物质或物体的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地工程复杂地层多源信息随钻监测与传输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传感器封装系统,用于启动钻进设备进行深地钻进和/或钻进设备钻进到目标深度、目标位置或目标地层时,检测目标深地工程的多源数据;数据采集系统,对多源数据进行临时存储;信息传输系统,用于对数据采集系统临时存储的多源数据进行传输;云平台系统,用于接收信息传输系统传输的多源数据。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对深地工程施工之前的原位超前探测解决方案,导致难以进行深地工程复杂地层多源地质信息多物理场探测,无法实现深地工程大数据的超前、快速、精细化获取,降低了工作效率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