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航空物探与跨孔CT的多源数据融合岩溶探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26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20627.8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半航空物探与跨孔CT的多源数据融合岩溶探查方法,其中,方法包括:采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法初步锁定岩溶重点发育区,并对岩溶重点发育区采用跨孔电阻率CT法和跨孔地震波CT法进行数据采集;将半航空瞬变电磁法数据、跨孔电阻率CT法数据和跨孔地震波CT法数据统一转换为反射系数序列;将体现在时间域内的半航空瞬变电磁法数据和跨孔地震波CT法数据转换至深度域;根据多尺度特征图像通过小波逆变换处理得到最终的多源数据融合图像。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的数据探测方法得到的单一数据来源,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导致误差无法预估,难以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成像,降低了岩溶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度等问题。

    软岩隧道围岩参数空间随机场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5799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286123.7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岩隧道模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岩隧道围岩参数空间随机场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包括:获取目标软岩隧道的预设数据库;分别拟合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各自备选分布的参数,得到其边缘分布参数,并分别确定理论边缘分布;根据理论边缘分布构建二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并利用其对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到满足联合分布模拟数据;根据模拟数据赋值给目标软岩隧道的隧道模型,输出围岩参数的数值模型,并利用其对目标软岩隧道的围岩参数空间随机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模拟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软岩隧道的数字化建模中出现围压参数不确定以及变异性,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降低工作效率等问题。

    震源激发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66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28482.7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震源激发装置及控制方法,震源激发装置包括:飞行器;收放组件,收放组件设在飞行器上;震源激发件,震源激发件设在收放组件上,收放组件被构造成控制震源激发件靠近或远离飞行器活动。本发明通过使用飞行器投放震源激发件,避免工作人员进入山地等危险地形,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且收放组件可以回收震源激发件,降低使用成本,避免对野外环境造成影响。

    用于布设电极和线缆的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07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40842.5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布设电极和线缆的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机器人系统包括:底座、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控制装置,底座具有行进装置;电极布设装置设在底座上,线缆布设装置设在底座上;控制装置设在底座上,控制装置分别与存储模块、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行进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存储模块、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行进装置工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布设电极和线缆的机器人系统,通过设置控制装置控制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行进装置工作,可实现对电极和线缆的布设,可提高勘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且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软岩隧道围岩参数空间随机场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5799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86123.7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岩隧道模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岩隧道围岩参数空间随机场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包括:获取目标软岩隧道的预设数据库;分别拟合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各自备选分布的参数,得到其边缘分布参数,并分别确定理论边缘分布;根据理论边缘分布构建二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并利用其对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到满足联合分布模拟数据;根据模拟数据赋值给目标软岩隧道的隧道模型,输出围岩参数的数值模型,并利用其对目标软岩隧道的围岩参数空间随机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模拟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软岩隧道的数字化建模中出现围压参数不确定以及变异性,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降低工作效率等问题。

    一种稀散有色金属尾砂改良剂的配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485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82513.6

    申请日:2018-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7/40 C09K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名称为一种稀散有色金属尾砂改良剂的配置及使用方法,用于典型稀散有色金属尾矿砂的治理。较已有的相关发明,本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生物炭来源芦竹茎秆来源广泛,耐极端环境,无需人工照顾即可有较高的收获量,壤土的来源同样广泛。本发明将过筛的芦竹生物炭材料与壤土按照3:1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即为所本发明的尾砂改良剂。本改良剂的使用方法为将本改良剂与稀散有色金属尾矿砂按照1:5.6~1:6.7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本改良剂及其使用方法相对于之前的技术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剂量低,重金属固化效率更高等特点,本发明促进了尾矿砂微生物活性,改善了植物的生长条件,是一种高效的改良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