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42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191258.2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高压旋喷桩加固作用的模型试验设备及研究方法,模型试验设备包括试验箱、旋喷装置、调压装置和监测装置,试验箱内设置有岩土试样,试验箱的一侧形成有注浆口;旋喷装置设置于试验箱,旋喷装置设置有可相对试验箱移动的喷头,喷头可选择地伸入注浆口以对岩土试样进行旋喷注浆;调压装置设置于试验箱,调压装置适于对岩土试样限位并施加压力;监测装置设置于试验箱,监测装置适于监测岩土试样在注浆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本发明能够利用模型试验模拟风积沙地层高压旋喷桩的成桩过程,可以研究高压旋喷桩对地层的加固作用机制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59687.2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C21/00 , G01N33/18 , G01S19/42 , G01N23/04 , G01N23/00 , G01V11/00 , G01D21/02 , B63C11/52 , B63G8/00 , B63G8/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缪子成像与导航定位的水下机器人监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传动与控制子系统,用于驱动水下机器人在水下管道中完成目标行动任务;缪子成像定位子系统,用于获取水下机器人的高能成像信息和三维坐标位置,以辅助水下机器人完成目标行动任务;水下扫描监测预警子系统,用于评估水下管道的水样,以生成水质评估报告,并获取水下管道的周边地形和地质特征信息,以生成水下三维图像;多源数据融合传输基站,用于融合水质评估报告、高能成像信息和水下三维图像生成状态评估报告。由此,解决了在深水、高浊度或复杂地形情况下,现有水下监测等技术面临穿透力不足、分辨率低、信号干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48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18111.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5D1/485 , G05D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病害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水隧洞水下智能巡检机器人及其智能巡检方法,其中,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平,用于在目标输水隧洞中执行进、退、升、降中任一种机动方式;导航定位设备,用于生成导航轨迹和定位信息;缪子探测设备,用于生成围岩密度分布图像和渗漏通道数据;声呐探测设备,用于生成输水隧洞三维立体点云图像;激光扫描设备,用于生成洞壁三维高分辨率点云成像;数据融合设备,用于对前述数据进行特征融合处理,以生成隧洞综合状态图像和隧洞数据报告;通信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实时指令、导航轨迹和定位信息调整机器人平台的行进方向与运动速度。由此,解决了输水隧洞渗漏通道检测成本高、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50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29846.X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S13/86 , G01S13/88 , G01N21/954 , G01N21/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围岩裂隙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因果特征学习的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爬壁无人机平台,用于控制至少一台爬壁无人机进行探测拍摄;机载激光扫描系统,用于获得探测围岩裂隙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倾斜摄影系统,用于采集探测围岩裂隙的的图像数据,建立实景三维模型;机载探地雷达系统,用于检测探测围岩裂隙的宽度、位置、内部走向及延伸中的信息;数据融合系统,用于对信息进行融合匹配,生成样本数据集并进行样本标定;图像识别系统,用于对样本数据集进行裂隙识别,生成裂隙判识模型,以识别裂隙类型。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隧道围岩裂隙探测工作量大、识别精度及效率低以及危险性较高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24520.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风积沙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埋风积沙隧道围岩变形的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扫描风积沙隧道内部,以得到风积沙隧道围岩点云数据,基于基准标靶,处理风积沙隧道围岩点云数据,以得到风积沙隧道围岩特征点变形值,根据风积沙隧道围岩特征点变形值计算风积沙隧道断面边界的拱顶和边墙的变形值,并根据风积沙隧道断面边界的拱顶和边墙的变形值,以在变形值达到预警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示警。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一方面由于需要将设备固定在隧道内作业或预先安装轨道并在作业时需人员一旁协助的情况,导致效率较低且不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另一方面,由于风险评估计算方法复杂繁琐,导致较难实现实时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06353.8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建立隧道旋喷桩的模型试验设备,包括:箱体、传感器、调压装置、旋喷装置,箱体内设置有土体模型,土体模型形成有模拟隧道衬砌;传感器设置于土体模型中并适于监测模拟隧道衬砌外周的压力;调压装置设置于箱体,调压装置适于对土体模型调整施加压力;旋喷装置形成有适于对土体模型旋喷注浆的钻头,旋喷装置可移动地设置于箱体以可选择地在模拟隧道衬砌周围的土体模型进行旋喷注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型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还原待建隧道区域的实际地层条件,全面还原水平旋喷桩的施工过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高,能够为判断水平旋喷桩在实际隧道施工场景的可行性提供有效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3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06292.5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F17/18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风积沙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埋风积沙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智能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集浅埋风积沙软弱围岩隧道的多个隧道监测数据,对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以得到满足条件的数据并进行标准化,以得到标准矩阵,计算标准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以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而根据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确定特征向量的主成分向量,以将多个隧道监测数据映射至主成分空间内,得到融合数据。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处理能力有限且依赖人工经验以及预警模型难以应对复杂地质条件,导致信息割裂、难以准确识别风险因素及趋势,从而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566666.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T1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滑坡灾害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R技术的可视化滑坡治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的滑坡体数据,生成滑坡的预测结果,并对滑坡的预测结果进行AR呈现,以接收基于AR呈现结果得到的治理策略,对治理策略进行模拟,以预测滑坡治理结果,并对滑坡治理结果进行AR呈现,以确定治理效果,并在治理效果满足预设预期条件的情况下,实施治理策略,否则重新接收新的治理策略。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统一数据管理系统导致数据重复采集与资源浪费;可视化技术局限于图片和表格难以反映实际状况;治理人员受条件限制难以实地勘察影响对滑坡的认识;治理方案缺乏直观展示手段影响效果评估与优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895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59688.7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缪子成像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缪子探测装置,获取待测区域上方地面处宇宙缪子射线的初步探测数据和穿过待测地质目标的宇宙缪子射线的内部探测数据;对初步探测数据和内部探测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满足一定条件的处理后数据;根据处理后数据生成待测区域对应的隧道前方地质超前预报信号。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探测效率和精度低、探测范围有限、操作复杂且成本高、受现场环境约束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0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169038.1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极化雷达地质结构的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利用多极化雷达沿探测区域内的目标测线进行探测作业,以获取地下目标体及地质结构的多极化雷达数据;利用样本数据库将多极化雷达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有序的样本数据集;根据有序的样本数据集对多极化雷达数据进行像素级融合,以生成分辨率大于预设分辨率的多极化雷达样本数据集;将样本数据集输入至预设的脉冲神经网络,以输出地下目标体及地质结构的智能识别结果,并根据智能识别结果提取地下目标体及地质结构的类别和潜在关系。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极化雷达数据解译分析工作量大、识别精度及效率低以及过于依赖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