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73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06292.5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F17/18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风积沙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埋风积沙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智能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集浅埋风积沙软弱围岩隧道的多个隧道监测数据,对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以得到满足条件的数据并进行标准化,以得到标准矩阵,计算标准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以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而根据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确定特征向量的主成分向量,以将多个隧道监测数据映射至主成分空间内,得到融合数据。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处理能力有限且依赖人工经验以及预警模型难以应对复杂地质条件,导致信息割裂、难以准确识别风险因素及趋势,从而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566666.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T1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滑坡灾害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R技术的可视化滑坡治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的滑坡体数据,生成滑坡的预测结果,并对滑坡的预测结果进行AR呈现,以接收基于AR呈现结果得到的治理策略,对治理策略进行模拟,以预测滑坡治理结果,并对滑坡治理结果进行AR呈现,以确定治理效果,并在治理效果满足预设预期条件的情况下,实施治理策略,否则重新接收新的治理策略。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统一数据管理系统导致数据重复采集与资源浪费;可视化技术局限于图片和表格难以反映实际状况;治理人员受条件限制难以实地勘察影响对滑坡的认识;治理方案缺乏直观展示手段影响效果评估与优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24520.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风积沙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埋风积沙隧道围岩变形的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扫描风积沙隧道内部,以得到风积沙隧道围岩点云数据,基于基准标靶,处理风积沙隧道围岩点云数据,以得到风积沙隧道围岩特征点变形值,根据风积沙隧道围岩特征点变形值计算风积沙隧道断面边界的拱顶和边墙的变形值,并根据风积沙隧道断面边界的拱顶和边墙的变形值,以在变形值达到预警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示警。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一方面由于需要将设备固定在隧道内作业或预先安装轨道并在作业时需人员一旁协助的情况,导致效率较低且不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另一方面,由于风险评估计算方法复杂繁琐,导致较难实现实时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06353.8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建立隧道旋喷桩的模型试验设备,包括:箱体、传感器、调压装置、旋喷装置,箱体内设置有土体模型,土体模型形成有模拟隧道衬砌;传感器设置于土体模型中并适于监测模拟隧道衬砌外周的压力;调压装置设置于箱体,调压装置适于对土体模型调整施加压力;旋喷装置形成有适于对土体模型旋喷注浆的钻头,旋喷装置可移动地设置于箱体以可选择地在模拟隧道衬砌周围的土体模型进行旋喷注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型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还原待建隧道区域的实际地层条件,全面还原水平旋喷桩的施工过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高,能够为判断水平旋喷桩在实际隧道施工场景的可行性提供有效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59654.0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马永涛 , 杨堃 , 高发勇 , 张宽宝 , 宋建军 , 薛翊国 , 孔凡猛 , 程彦强 , 王斌 , 刘欢 , 赵燕 , 黄胜 , 祁正荣 , 张金祥 , 曹新平 , 张燕杰 , 王建宁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F18/213 , G06F18/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源数据融合隧道突涌水综合预报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隧道施工现场的多个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指标,以得到每个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并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得到每个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指标的权值;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隧道施工现场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和监控量测数据的融合,建立突涌水风险等级和风险概率预测模型;输出隧道施工现场的实际突涌水风险等级和实际风险概率,并在实际突涌水风险等级和实际风险概率中的任一满足一定预报条件时预报。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评价数据源过于单一,不能准确获取导致突涌水事故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16352.X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模型与卫星平台数据融合的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对目标滑坡重点区域进行扫描和气象监测,采集水文、地质、降雨和气象监测数据,以构建数字高程模型和I‑D曲线;基于TRIGRS模型和TiVaSS模型分别对目标滑坡重点区域进行栅格划分,得到多个TRIGRS滑坡重点区域单元和多个TiVaSS滑坡重点区域单元,并预测每个TRIGRS和TiVaSS滑坡重点区域单元的滑坡危险度;采集目标滑坡重点区域的历史降雨数据等,结合I‑D经验模型生成目标滑坡预测I‑D曲线;融合I‑D曲线、滑坡危险度和目标滑坡预测I‑D曲线,得到目标预测预警结果,进而生成预测预警云图,以对滑坡灾害进行预防和处理。由此,解决了现有滑坡预测模型的使用条件有限、系统化不足、精确度低等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