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27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610854.7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9C64/118 , B29C64/245 , B29C64/379 , B29C64/30 , B33Y80/00 , B33Y40/20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的改善零件支撑面缺陷的增材制造方法,具体包括S1:建立待成型的零件的模型;S2:根据零件的形状确定支撑部件的模型形状;S3:将支撑部件划分为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与零件直接接触,第二支撑件连接在第一支撑件的背离零件的侧壁上;S4:根据零件的模型与支撑部件的模型形状生成增材制造路径,并且打印成型零件及支撑部件;S5:将支撑部件从零件上剥离。增材制造方法能够在保证零件得到稳定支撑的情况下降低零件和支撑部件之间的应力,保证了支撑部件剥离后零件的支撑面较为平整,从而保证了零件的成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106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90778.9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打印系统、打印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打印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喷头模块以及擦喷头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和喷头模块连接,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喷头模块的图像数据以及根据图像数据确定喷头模块存在粘接情况时控制喷头模块移动至擦喷头模块进行擦喷头;擦喷头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连接,擦喷头模块用于向图像采集模块发送图像采集命令以触发图像采集模块重新采集喷头模块的图像数据,可实现喷头粘接情况的快速有效识别,实现喷头粘连材料的及时有效去除,保证喷头的洁净度,避免材料内嵌缺陷的发生,提高打印的效果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2596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109667.8
申请日:2019-02-1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变形补偿制造方法,包括:建立初始零件数模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SLM增材制造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初始SLM增材后的应力场,对应力场方向进行反向变换,然后进行去基板和去支撑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新零件数模,并建立新有限元模型;然后进行SLM增材制造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得到新SLM增材,并进行去基板和去支撑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得到最终零件数模;若最终零件数模的变形度在许可范围内,则将新零件数模导入SLM打印机进行实际SLM制造。前一次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应力场方向反向变换,后一次有限元仿真分析应力场方向保持不变,零件数模两次形变方向相反并相互抵消,可有效改善零件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075680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0835515.1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将基准块安装于底板上;在基准块顶面进行零件的增材制造;将带有零件的基准块从底板上拆除;以基准块为基准对零件进行机加工;将基准块与零件分离。本发明的增材制造方法中,通过设置基准块,可以在增材制造完成后保留零件的成型基准,从而在后续加工时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增材粉末的利用率、增材零件的制造效率和零件尺寸精度。可实现增材制造零件非机加面的精确制造,从而实现机加面与增材成形面混合的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62596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0109667.8
申请日:2019-02-1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变形补偿制造方法,包括:建立初始零件数模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SLM增材制造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初始SLM增材后的应力场,对应力场方向进行反向变换,然后进行去基板和去支撑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新零件数模,并建立新有限元模型;然后进行SLM增材制造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得到新SLM增材,并进行去基板和去支撑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得到最终零件数模;若最终零件数模的变形度在许可范围内,则将新零件数模导入SLM打印机进行实际SLM制造。前一次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应力场方向反向变换,后一次有限元仿真分析应力场方向保持不变,零件数模两次形变方向相反并相互抵消,可有效改善零件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075680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810835515.1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将基准块安装于底板上;在基准块顶面进行零件的增材制造;将带有零件的基准块从底板上拆除;以基准块为基准对零件进行机加工;将基准块与零件分离。本发明的增材制造方法中,通过设置基准块,可以在增材制造完成后保留零件的成型基准,从而在后续加工时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增材粉末的利用率、增材零件的制造效率和零件尺寸精度。可实现增材制造零件非机加面的精确制造,从而实现机加面与增材成形面混合的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1042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391775.2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气源系统换热器的旋流混合装置。一该旋流混合装置包括套筒,套筒包括附连到所述气流系统预冷器的前端和附连到下游管路的后端;其中旋流混合装置包括多个定子叶片,多个定子叶片固定地设置在套筒的内周壁上,相邻的定子叶片沿套筒的内周面彼此隔开,每一个定子叶片相对于气流方向具有迎风面,迎风面相对于气流方向成一倾斜夹角。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旋流混合装置,换热器出口封头处的加速非均匀温度场的混合,有效解决非均匀温度场带来的温度控制问题,且优化的旋流结构流阻小,降低对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04419.8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材制造试验件和制造方法,所述试验件包括夹持部分、标距部分和过渡部分,其中夹持部分包括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所述过渡部分包括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一过渡区的一端连接第一夹持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标距部分的一端;所述标距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渡区的一端,所述第二过渡区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端;其中,所述标距部分设置有预制缺陷。本发明通过在打印过程中预制典型缺陷、然后开展制造试验的方法,用于评价缺陷对增材制造试验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6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571338.2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泄漏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气体泄漏探测件、气体泄漏探测组件、引气管路结构和飞机。气体泄漏探测件包括壳体和探测元件,壳体包括集气腔,排气端设置有排气开关结构,探测元件伸入到集气腔内,排气开关结构包括关闭状态和能够在集气腔内的泄漏气体的压力达到预设开启压力值时开启的开启状态。当小流量泄漏的气体从入气端流入到集气腔内时也无法从关闭的排气开关结构排出到外部环境,避免外界环境对泄漏探测的干扰,集气腔可以引导泄漏气体在集气腔内储存,随着泄漏,进入到集气腔内的泄漏气体快速增多,集气腔内的气体压力增大,探测元件可以容易地感应到泄漏气体比如过热气体,从而提高感应精度,缩短感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0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0301.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B64D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飞机气源系统换热器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该混合装置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其中内套筒位于外套筒之内,并且两个套筒相互间隔开;混合装置还包括多个外圈定子叶片,多个外圈定子叶片彼此隔开地固定地连接所述外套筒的内壁面和所述内套筒的外壁面;以及多个内圈定子叶片,多个内圈定子叶片彼此隔开地固定地连接所述内套筒的内壁面;外圈定子叶片和内圈定子叶片相对于内套筒的纵向轴线以不同的角度布置。当外圈叶片和内圈叶片相对于纵向方向以相反的方向倾斜时,双向旋流混合装置能使经过内外两圈叶片的气流够产生相反方向的旋转,从而使两股气流相互缠绕混合,达到快速且高效地实现温度场均匀化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