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材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5680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0835515.1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将基准块安装于底板上;在基准块顶面进行零件的增材制造;将带有零件的基准块从底板上拆除;以基准块为基准对零件进行机加工;将基准块与零件分离。本发明的增材制造方法中,通过设置基准块,可以在增材制造完成后保留零件的成型基准,从而在后续加工时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增材粉末的利用率、增材零件的制造效率和零件尺寸精度。可实现增材制造零件非机加面的精确制造,从而实现机加面与增材成形面混合的零件。

    一种增材制造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5680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810835515.1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将基准块安装于底板上;在基准块顶面进行零件的增材制造;将带有零件的基准块从底板上拆除;以基准块为基准对零件进行机加工;将基准块与零件分离。本发明的增材制造方法中,通过设置基准块,可以在增材制造完成后保留零件的成型基准,从而在后续加工时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增材粉末的利用率、增材零件的制造效率和零件尺寸精度。可实现增材制造零件非机加面的精确制造,从而实现机加面与增材成形面混合的零件。

    一种打孔和修切边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23375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20920679.6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型橡胶型材密封件的打孔和修切边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孔和修切边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模、上模和支撑板,上模可由支撑板带动上下移动,使用时,料件放置于下模上设置的安置位内,由上模压紧,通过支撑板底部设置的冲孔器和切刀对料件同时进行冲孔和裁边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孔和修切边装置,打孔时料件被上模的压紧,并能够同时对所有孔位进行打孔操作,可避免P型橡胶型材密封件的窜动和移位,以保证料件的打孔精度;且使用时可通过简单的操作对料件同时进行冲孔和裁边作业,能够显著提升P型橡胶型材密封件的打孔和修切边的效率。

    框架式铣切工装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54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73203.8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框架式铣切工装,包括矩形框架、固定组件和定位结构,矩形框架的内壁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组件,多个固定组件均用于夹紧固定被加工件;矩形框架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被配置为用于与机床上的零点定位系统配合。在多个固定组件夹紧固定好被加工件后,将整个工装移动至机床上,并使定位结构与机床上的零点定位系统配合,可加工被加工件的第一面。第一面加工完成后,翻转整个工装和被加工件,以使被加工件的第二面朝上,在定位后可加工被加工件的第二面。该工装结构简单,且矩形框架具有重量轻便、利于翻转的优点,且该工装能够有效定位和固定被加工件,提高加工精度。

    一种切削试验用的试样结构及切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0049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6450.X

    申请日:2014-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削试验用的试样结构,其具有由多个长方体形成的塔状结构,所有长方体的中心在一条垂线上,沿着塔状结构的顶部到底部的方向,每个长方体的顶表面的长和宽逐渐变大。本发明的切削试验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切削参数组的总数确定用于切削实验操作的长方体的数目,将试样结构加工成具有由多个长方体形成的塔状结构;(2)对用于切削实验操作的每个长方体的四个侧面进行编号,按照从顶部到底部的顺序将用于切削实验操作的每个长方体的四个侧面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进行编号;(3)按照编号顺序对每个侧面采用一个切削参数组进行切削试验,并采用三分量测力仪测量切削力。

    一种飞机水平尾翼梁缘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9989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261923.9

    申请日:2011-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水平尾翼梁缘条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针对飞机水平尾翼梁缘条零件,采用加热冲压成形技术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成形,降低待加工零件的残余应力。采用待加工零件肋板形面定位支撑和肋板加工压紧孔夹紧的工装夹具设计方案,该套夹具可用于零件左右对称件的装夹。零件粗加工采用基于互为支撑刚性强化走刀路径,避免切削颤振,保证切削加工稳定性,且零件的残余应力逐步均匀对称释放,减小零件加工变形。零件加工过程引入加工负变形,有利于减小最终加工变形。该制造工艺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零件加工变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加工效率提高,零件表面质量超过设计要求,加工尺寸精度满足要求。

    一种结构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2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003207.0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件加工方法,其包括S1、放置胚料;S2、进行初次加工,至待加工结构件的厚度尺寸满足厚度公差范围;S3、计算待加工结构件的超重量,对待加工结构件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待加工结构件各区域的待加工面积、可加工余量确定二次加工区域和该二次加工区域的二次加工量;S4、根据二次加工量对对应的二次加工区域进行二次加工,使待加工结构件的厚度尺寸满足厚度公差范围且重量满足厚度公差范围。本发明提供的结构件加工方法,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手工打磨待加工结构件厚度的方法,使加工完成的结构件更加均一、完整,零件静力性能、疲劳性能一致性更好。

    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328231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253481.3

    申请日:2011-08-30

    Abstract: 一种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数控加工用柔性夹具及其应用,该夹具包括:若干连接板组件以及固定设置于机床工作台两端的定位段以及设置于两个定位段之间的四个公用段,连接板组件分别设置于定位段和公用段之间以及两个公用段之间。本发明具有装夹自动化、工位复合化、结构模块化的优点,能够实现快速、可靠性高、重复性高的梁缘条零件的定位和夹紧。本发明针对飞机梁缘条类零件特有的结构特点,通过将传统三工位立装中的一工位和三工位夹具复合为一,减少夹具工位数的同时使每个工位的夹具有兼顾加工左右对称件的柔性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