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8064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011656.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长编组列车气动阻力的预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分析不同的前后端连挂车辆组合方式,对混合长编组列车不同位置处的不同种类的车辆或车辆编组单元气动阻力的影响规律;获取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车辆编排方式,并基于影响规律构建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局部气动阻力模型/整车气动阻力模型;求解局部气动阻力模型/整体气动阻力模型,得到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实时局部气动阻力或实时整车气动阻力。相比现有的整车仿真数据计算气动阻力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解耦列车前后编组,进行单节或局部几节编组车辆气动阻力影响规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长编组列车气动阻力预测模型进行气动阻力预测,能提高预测速度(56)对比文件Changda Tan 等.Influences ofmarshalling length on the flow structureof a maglev train《.International Journalof Heat and Fluid Flow》.2020,第85卷第1-12页.
-
公开(公告)号:CN11158323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387864.9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蜂窝产品的几何形态评估方法,包括:获取蜂窝产品的顶面图像和侧面图像;对顶面图像进行顶点提取,得到顶点坐标;对顶面图像进行胞元重构,得到各胞元的六个顶点的序号编号;基于各胞元的六个顶点的序号编号和各胞元六个顶点的顶点坐标,计算各胞元六个内角的偏差值;从顶面图像和侧面图像中提取蜂窝产品的顶面边线和侧面边线;基于顶面边线和侧面边线计算蜂窝产品的顶面最大挠度和侧面最大挠度;基于偏差角、顶面最大挠度和侧面最大挠度判定蜂窝产品是否合格。本发明的几何形态评估方法,以非接触式的方式,通过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以准确并且对蜂窝产品无损伤的判断蜂窝产品的几何形态是否合格。
-
公开(公告)号:CN115570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18221.4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0L5/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用自适应升力受电弓,包括依次连接的受电弓底座、受电弓臂杆和受电弓弓头,以及自适应气流流向旋转装置和自适应升力翼片,自适应气流流向旋转装置安装于受电弓臂杆上,自适应升力翼片包括固定前翼、垂向力传感器、可动后翼及翼片传动机构。本发明通过垂向力传感器获取列车运行过程中受下沉气流作用形成的下压力,并根据下压力控制翼片传动机构驱动可动后翼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提升自适应升力翼片的升力,避免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弓网分离现象,且具有自适应性,可以根据运行环境自行调整结构,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有效提升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3377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14447.0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使用主动吹气提升大风环境运行安全的列车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列车包括:设置在列车各节车辆的车体表面,用于在大风环境下沿车体表面向外喷射气流,以提升各节车辆的抗风气动性能的吹气单元,所述吹气单元的位置根据各节车辆的车型及其所处的风环境特征确定。本发明中的使用主动吹气提升大风环境运行安全的列车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在列车表面的法向吹气槽改变风环境下列车近体区流场结构,提升列车气动性能,从而实现对列车安全的有效主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6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11656.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长编组列车气动阻力的预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分析不同的前后端连挂车辆组合方式,对混合长编组列车不同位置处的不同种类的车辆或车辆编组单元气动阻力的影响规律;获取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车辆编排方式,并基于影响规律构建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局部气动阻力模型/整车气动阻力模型;求解局部气动阻力模型/整体气动阻力模型,得到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实时局部气动阻力或实时整车气动阻力。相比现有的整车仿真数据计算气动阻力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解耦列车前后编组,进行单节或局部几节编组车辆气动阻力影响规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长编组列车气动阻力预测模型进行气动阻力预测,能提高预测速度和预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1053546.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G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电桥式的车钩多元多向载荷测量系统及其解耦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钩的钩体上的至少四个方向的表面上的至少四组电阻应变计,每组电阻应变计包括相互呈正交布置且首尾相靠组成正四边形的四个电阻应变计;四组电阻应变计内的每二或四个电阻应变计按照设定的全桥结构串联后组成四个桥臂首尾相连。本发明将钩体各表面应变计与其他表面应变计串联组合,设计不同的组桥运算顺序,以实现钩体各表面多向(纵向/横向/垂向)的车钩载荷的测量,以测量车钩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24084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027708.4
申请日:2018-0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载风速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运行车辆所受环境风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上布置差压风速仪;通过差压风速仪获取风速和风向;根据差压风速仪获取的风速和风向结合车辆运行速度计算实际风速和风向。本发明可以得到高速运行车辆行驶时的环境风速和风向,还可以得到横风风速,对研究横风对列车气动性能影响至关重要。同时记录的车辆运行速度和运行里程,对分析铁路沿线大风极值点与防风设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52413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88384.4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规整度检测的窗口统计顶点提取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图像、图像处理、顶点提取、形态分析;所述步骤“图像处理”和“顶点提取”之间设置步骤“二值化”;所述步骤“二值化”是将图像中背景的像素值置为0,将图像中蜂窝骨架的像素值置为1,获得二值化图像;所述步骤“形态分析”是以二值化图像为基础,在“顶点提取”之后,计算胞元的几何偏差度。所述系统包括检测台、数码相机和计算机;所述数码相机和计算机电连接;所述数码相机至少为一台,其分辨率不低于1080P,配置远心镜头,其安装方式为固定式或/和移动式。本发明的方法及其系统具有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检测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6199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162890.2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大风环境下列车安全速度的挡风墙设置方法及系统,通过确定列车安全倾覆系数范围,并获取待设置区域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别的列车以及不同类别的行驶环境;分别构建所述不同类别的列车在待设置区域内的所述不同类别的行驶环境中行驶时,其倾覆系数与待设置区域的挡风墙高度之间的拟合曲线;对于每一条拟合曲线,从所述拟合曲线上查找与所述列车安全倾覆系数范围对应的安全挡风墙高度范围;求所有拟合曲线上的安全挡风墙高度范围的交集,并从所述交集中选取最优挡风墙高度,并依据所述最优挡风墙高度在待设置区域安装挡风墙。本发明构建出的挡风墙能在不同行驶环境中的不同列车进行有效防风,进而提高列车安全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709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1318221.4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0L5/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用自适应升力受电弓,包括依次连接的受电弓底座、受电弓臂杆和受电弓弓头,以及自适应气流流向旋转装置和自适应升力翼片,自适应气流流向旋转装置安装于受电弓臂杆上,自适应升力翼片包括固定前翼、垂向力传感器、可动后翼及翼片传动机构。本发明通过垂向力传感器获取列车运行过程中受下沉气流作用形成的下压力,并根据下压力控制翼片传动机构驱动可动后翼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提升自适应升力翼片的升力,避免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弓网分离现象,且具有自适应性,可以根据运行环境自行调整结构,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有效提升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