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转向架裙板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531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191376.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转向架裙板的控制方法,该裙板的状态包括关闭状态和全开状态,该控制方法包括:在高速列车位于积雪区域内时,控制裙板处于全开状态;在高速列车未位于积雪区域内时,控制裙板处于关闭状态;其中,当裙板处于全开状态时,高速列车的转向架侧面完全暴露于空气中,当裙板处于关闭状态时,转向架侧面完全被裙板遮挡。本申请通过控制裙板包裹方式达到不同运行区间有效提升列车运行品质的目的。能够有效降低列车运行阻力,减少列车能耗,提升转向架区域防积雪性能。

    列车转向架区域风雪水冰耦合输运及相态转换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38459.5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转向架区域风雪水冰耦合输运及相态转换仿真方法,包括:构建列车转向架以及车体的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构建列车转向架区域风‑雪‑水‑冰多相耦合输运及相态转换数值模拟仿真模型;设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基于所构建的模型对列车转向架区域的冰雪积聚过程中的相变、堆积形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分析转向架区域的雪‑水‑冰复杂转换机理以及冰雪积聚过程中的相变形变情况。本发明能够更好地模拟以及分析列车转向架区域的雪‑水‑冰复杂转换机理以及冰雪积聚过程中的相变形变情况,准确捕捉列车转向架区域积雪结冰过程中的多物理场耦合、多相态转化规律。

    一种射流振荡器简化模型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4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75696.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流振荡器简化模型的设计方法,包括:将射流出口平面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中心点设置测点;获取各个测点的时程速度数据,并分析相应区域的速度特性;对不同区域速度的相似性进行判断;基于判断结果绘制成强相似测点热力图;划分等效区域;用同一个速度函数来描述速度型相似的各个等效区域。本发明达到了对射流振荡器仿真模型进行简化的目的,简化模型与完整模型的仿真结果以及实验测试结果存在良好的相似性,说明简化模型能有效且准确的表征射流行为,为射流相关的流动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式,极大节省未来的计算资源,提升了计算效率。

    一种薄膜剪切应力传感器静态标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18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5636.5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剪切应力传感器静态标定装置,标定平台与基座通过转动连接组件转动连接,能够相对于基座调整倾斜角度;传感器基板设置在标定平台上,传感器基板用于安装传感器本体,重力模块放置在传感器本体上,重力模块用于倾斜时产生沿传感器本体的切向应力分量,作为剪切力标定量;PIV模块用于捕捉不同剪切力作用下传感器本体上的标记粒子的位移;角度控制组件用于调整并获得标定平台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本发明能够静态标定所制备的薄膜剪切应力传感器,获得确切的剪切模量,从而后续准确测试表面的剪切力分布,过程易于操作实施,且获取的剪切力数值精准可靠,提升了所制备的薄膜剪切应力传感器的可靠性以及实用性。

    一种高速列车过隧道时车厢内部气压的调控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39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288350.1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列车过隧道时车厢内部气压的调控方法及系统。该高速列车过隧道时车厢内部气压的调控方法包括:从高速列车控制系统获取所述列车即将进入隧道的时间t;比较所述t和t0的大小:当t>t0时,控制所述车厢通风系统保持正常模式;当t≤t0时,控制所述车厢通风系统切换为降压模式,直到列车驶入隧道,控制所述车厢通风系统切换为正常模式;所述t0为预计的车厢通风系统运行在降压模式的时长,所述降压模式是车厢通风系统持续向外排风,以人耳能接受的速率使车厢内部气压下降的工作模式。

    一种基于列车外形参数的气动力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27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59578.3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列车外形参数的气动力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包括:构建理想列车模型,基于理想列车模型和坐标系构建理想列车外形模型;根据鼻尖高度、流线形长度、车身高度、车身宽度、车轨间隙和坐标系构建实际列车外形模型:基于理想列车外形模型和实际列车外形模型构建最终列车外形模型;获取目标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来流风速和空气密度,并通过来流风速、空气密度与最终列车外形模型得到不同侧滑角下的头车阻力、侧向力和升力;通过头车阻力、侧向力和升力与头车横截面积、侧向投影面积和俯视投影面积计算目标列车的气动力系数实际数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分析方法无法同时对多个外形因素进行拟合分析的问题。

    一种智能除冰系统及带有智能除冰系统的高速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161766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65432.7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除冰系统及带有智能除冰系统的高速列车,智能除冰系统,包括外挂除冰装置、冰面厚度探测装置、和除冰管理装置;所述外挂除冰装置包括外挂底座,所述冰面厚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外挂底座表面冰层厚度,并将探测数据传递至除冰管理装置,所述除冰管理装置可对冰面厚度探测装置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形成除冰方案,并下达除冰指令至外挂除冰装置,所述外挂除冰装置基于除冰管理装置的除冰指令执行除冰动作,以去除外挂底座表面的附着冰层。所述高速列车带有上述的智能除冰系统,并设置在转向架区域内。智能除冰系统能实时对转向架区域的覆冰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及时有效的除冰,提高高速列车在高寒地区运行的平稳性与安全性。

    一种缓解隧道微气压波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83768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503388.1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隧道微气压波的结构,包括拱形体,所述拱形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与隧道入口对接,所述拱形体的入口边缘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减小入射空间角,以提升隧道微气压波的缓解效果,所述凹槽设置有多个,而使所述拱形体的入口边缘处为锯齿状。本发明提供的缓解隧道微气压波的方案,满足了在既有铁路隧道的基础上,更高速列车顺利安全地通过隧道这一需求,能够在不明显改变现有缓冲结构纵向尺寸以及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强缓解效果,利于施工。

    基于涡发生器的列车增减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979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432133.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涡发生器的列车增减阻装置,包括:涡发生器,所述涡发生器设置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涡发生器对称设置在列车两侧,所述涡发生器分别设置在列车头车和列车尾车上,所述涡发生器垂直于所述列车流线型区域车壳设置,所述涡发生器设置有滑动控制机构,所述涡发生器通过滑动控制机构升起或收缩设置在所述列车流线型区域车壳处,所述涡发生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涡发生器与列车中线间的角度。本发明能够通过减弱或增强尾涡强度的方法,从尾涡控制的角度实现尾车阻力控制,同时头车所设涡发生器可打断列车流线型,增大头车阻力,从而实现整车增减阻协同控制。

    一种仿生装置、仿生滑板及受电弓

    公开(公告)号:CN115648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67226.6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装置、仿生滑板及受电弓,涉及列车空气动力学领域,仿生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卡接原始滑板的凹槽,仿生滑板呈鳍型,仿生装置的迎风侧凸起形成凸鳍,多个凸鳍以波浪状排布,本申请提供的仿生装置,整体呈现鳍形,仿生装置随列车前行时,滑板处气流的流动分离效果将减弱,可以有效减少受电弓滑板受到的气动阻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