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628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1211845.4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网络节点选择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设置二进制编码的种群矩阵,设置最大迭代次数及初始迭代次数,随机初始化种群矩阵;根据种群中每个鲸鱼个体对应的节点选择方案对目标函数进行计算,获取种群中最佳个体位置和最佳适应度函数值;根据当前迭代次数计算当前动态收敛因子及当前动态权重;根据当前动态收敛因子和生成的随机数确定计算鲸鱼个体位置的方案,并更新当前鲸鱼个体位置及迭代次数;若迭代次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返回最佳鲸鱼个体位置,根据最佳鲸鱼个体位置确定参与跟踪的传感器节点;否则返回计算。本发明有利于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目标跟踪过程中的跟踪精度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51421.2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人工神经网络转换为脉冲神经网络的方法,属于神经网络技术领域,特征在于执行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通道注意力脉冲神经网络模型;步骤2将数据输入模型,并进行预处理;步骤3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和特征提取,并将连续的神经激活值转换为离散脉冲信号;步骤4通道注意力模块得到通道权重调整后的特征图;步骤5根据特征图加权脉冲信号并传输到LIF激活层;步骤6LIF激活层对各个通道的脉冲信号进行整合,生成最终的网络输出;步骤7重复步骤2‑步骤6,不断更新注意力权重和脉冲生成参数,经过设定的轮数迭代优化后实现转换。本发明结合通道注意力机制提高了人工神经网络转换为脉冲神经网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75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52414.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V20/13 , G06V20/54 , G06V10/25 , G06V10/30 , G06V10/34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52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雷达舰船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轮廓增强和多层次信息交互增强的SAR舰船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0、构建用于轮廓增强的SAR舰船图像预处理方法,将获取的SSDD数据集用所述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数据集按一定比例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S120、构建用于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的基于多层次信息交互增强网络的YOLOx网络模型,利用训练集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取最优检测模型;S130、利用训练得到的最优检测模型对待检测的图片数据进行检测并得到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结果;本发明设计SAR图像预处理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散斑噪声的影响,增强舰船的轮廓特征,解决了复杂背景下检测不准确的问题,且舰船检测的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2999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184021.3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预设传感器节点对应的当前散度值;基于各预设传感器节点对应的当前散度值,确定第一传感器集;基于第一传感器集中各预设传感器节点的当前剩余能量,确定第一数量的所述预设传感器节点作为第二传感器集;采用所述第二传感器集中的预设传感器节点进行下一时段的目标跟踪,在各时刻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预设传感器节点散度值与剩余能量,确定激活部分预设传感器节点完成下一时段的多目标跟踪,在保证多目标跟踪精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能耗均衡,可以有效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7803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20383.2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流多端口以太网数据流ic验证方法,属于芯片验证技术领域,该ic验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扫描待验证以太网芯片的硬件信息,确定其应用功能,并生成待验证以太网芯片的对应验证指令;根据对应验证指令加载对应多端口多业务运行,获取多端口业务流数据包;基于所述待验证以太网芯片对所述多端口业务流数据包进行多线程计算;获取计算输出数据,并根据所述计算输出数据和预设数据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验证以太网芯片是否通过验证;本发明采用多端口业务流数据包进行多线程并行计算,并基于每一端口业务流的计算结果与预设数据进行同步比较,从而有利于大大提高以太网芯片验证效率,降低以太网芯片验证成本和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9886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49859.1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FPGA的车牌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计算机、外部电源、FPGA开发板和设置在道路上空或路侧的至少一个摄像头,外部电源与FPGA开发板的供电端口连接,摄像头与FPGA开发板的输入端口连接,FPGA开发板的网络端口与计算机连接;至少一个摄像头用于采集行驶车辆的视频图像;FPGA开发板用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视频图像进行处理,识别并提取出行驶车辆的车牌信息和驾驶员的人脸信息;计算机用于将提取的车牌信息和人脸信息发送给道路监控中心。本发明有利于对违章驾驶进行实时识别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65667.9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3308 , G06F30/337 , G06N10/80 , G06N10/20 , G06N10/40 , G06F11/22 , G06F11/26 , G06F11/30 , G06F11/34 , G06F111/06 , G06F115/10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ISC‑V的超导处理器微架构构建方法,旨在实现超低温环境下处理器的高效运行与性能优化。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RISC‑V指令集设计处理器的功能模块和流水线,并预设初始参数;接下来,通过仿真工具和多目标优化算法选择并优化微架构参数,确保性能、功耗与芯片面积之间的平衡;然后,设计并集成低温冷却系统,确保处理器在2至4开尔文的超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通过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处理器的功能正确性和性能效率;最后,使用超导材料制造关键组件,并将处理器与冷却系统一体封装。结合精细化性能优化和综合性能评估算法,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处理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与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971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0675785.2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检测及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获得对应的解调数据;对所述解调数据提取实部和虚部,形成所述解调数据对应的实数数据;将所述实数数据输入到预先训练获得的目标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获得输出结果;根据所述输出结果,获得原始发送信号的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采用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信道估计与均衡,自适应地学习通信信道状态信息,避免虚部干扰影响,有效提高信号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5115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37139.1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FPGA的二值神经网络车牌识别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图像预处理模块对输入图像做细化处理,并得到灰度图;步骤2:利用车牌定位提取模块对灰度图进一步处理以完成车牌的定位提取;步骤3:利用车牌字符分割模块对定位提取的车牌字符进行分割,并二值化形成尺寸固定的图像块;步骤4:对二值神经网络模块中的二值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完毕的二值神经网络模型对尺寸固定的图像块进行识别,并输出结果,方法配套的系统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车牌定位提取模块、车牌字符分割模块和二值神经网络模块且基于FPGA平台实现。本发明将神经网络与FPGA硬件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在保证车牌识别精度同时,实现了高效、低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547180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017989.6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梳状导频OFDM系统接收机,包括:设置模块,预设迭代循环次数阈值及循环次数计数初值;同步模块,采用短前导码实现粗同步,长前导码实现细同步和频偏估计;估计模块,采用提取的每个数据符号中的导频进行基扩展模型的系数估计之后计算时域相应数据符号的信道估计值;均衡模块,利用接收的频域数据符号和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频域均衡;解调制、解交织与信道解码模块,对均衡后数据进行解调制、解交织以及解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迭代循环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迭代循环次数阈值,如果没有达到就利用解码的数据进行新一轮信道估计;如果达到,则进一步判断迭代循环前后算法是否收敛,若收敛,则完成数据接收过程,否则调整同步位置后,再次进行信道估计。本发明适用于高速移动无线通信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