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6185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34019.6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温控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若车辆的整车运行模式处于充电模式时,则执行预设温控策略,根据所述预设温控策略持续监测动力电池对应的所有电芯的当前温度,并判断各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值是否一致,若各所述第一温度值不一致,则根据各所述第一温度值与预设温度阈值确定各所述电芯对应的加热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以使各所述电芯的温度趋于一致。通过预设温控策略控制动力电池对应的各个电芯的之间的温度差值,避免加热系统对动力电池加热时,因为动力电池各电芯工作温度不一致,而导致的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缩短,从而影响车辆使用的现象出现,进而提升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906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18073.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充桩充电请求电流的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实际充电电流;根据获取的实际充电电流与充电请求电流的相对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充电请求电流;当实际充电电流小于充电请求电流时,增大充电请求电流;当实际充电电流大于充电请求电流时,减小充电请求电流,使实际充电电流始终接近充电请求电流。本发明通过根据实际充电电流与充电请求电流的相对大小自适应调整充电请求电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能使实际充电电流过小、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9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44276.0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 , G01R31/367 , G01R31/387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量检测设备、容量值检测方法、车辆检测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当容量检测设备检测到接入车辆时,对接入车辆进行判断得到接入车辆的车辆类型后,在容量检测设备中提取与车辆类型相对应的容量估计模型,通过容量估计模型对接入车辆的待计算参数进行检测,得到接入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容量值,使得用户在短时间内既可获得动力电池的容量大小和质量,同时避免了满放满充检测模式的繁琐性,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检测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即提高了检测效率,又实现了检测设备体积和成本的降低,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5945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31938.8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63 , B60L58/26 , B60L5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温控方法、电池包和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监测电池包温度是否在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若所述电池包温度不在所述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则开启电池包内的风机;查询所述电池包温度对应的风机参数;根据所述风机参数调节所述风机转速。通过本发明可以精准的将风机转速和电池包温度相匹配,实现有效的能源管理,发挥风冷的最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1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81678.1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54 , H01M10/6568 , H01M10/6571 , H01M10/65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及车辆,其中,动力电池包括电芯、液冷装置和加热装置,液冷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液冷室、第二液冷室和多个液冷流道,液冷流道的一端与第一液冷室连通,液冷流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液冷室连通,相邻两个液冷流道之间间隔形成用于安装电芯的安装空间,液冷流道设置于电芯的侧面。加热装置设置于电芯的底部。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液冷装置中相邻两个液冷流道之间可以间隔形成有安装空间,可以使电芯的至少部分伸入至安装空间中,能够实现加热装置和液冷装置位于电芯的不同的方向,在电芯的底部仅设置加热装置,液冷流道则位于电芯的侧面,从而可以节约动力电池高度方向上空间,可以满足电芯在各种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均能够通过相应的液冷装置或加热装置将电芯温度调节至平衡状态,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性能,延长电芯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5906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518073.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充桩充电请求电流的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实际充电电流;根据获取的实际充电电流与充电请求电流的相对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充电请求电流;当实际充电电流小于充电请求电流时,增大充电请求电流;当实际充电电流大于充电请求电流时,减小充电请求电流,使实际充电电流始终接近充电请求电流。本发明通过根据实际充电电流与充电请求电流的相对大小自适应调整充电请求电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能使实际充电电流过小、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0041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362598.7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33/00 , H01M10/056 , H01M10/052 , H01M10/42 , H01M50/403 , H01M50/446 , H01M50/457 , H01M50/414 , H01M50/489 , H01M50/497 , C09D127/12 , C08F8/02 , C08F20/04 , C08F14/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固态电池的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涉及二次电池领域。所述用于固态电池的粘结剂包含第一重复单元,所述第一重复单元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包括烃基;R2包括羧基、硅氧环氧基、硅氧基、环氧基、氟、烷基中的一种;R3包括化学键、烃基或苯基;R'包括烷基。本申请的粘结剂具有疏水性,可以有效的阻止水分进入电池内部,减少因水分引起的短路和腐蚀风险,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7538.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4 , H01M10/46 , H01M10/615 , H01M50/284 , H01M50/5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断路单元及电池包,电池包断路单元包括印制电路板,主继电器、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加热继电器、慢充熔断器和导电连接件,印制电路板设置有电池正极接口和电池负极接口,主继电器与电池正极接口和电池负极接口连接,预充继电器的一端和预充电阻的一端串联后,预充继电器的另一端通过导电连接件与电池正极接口连接,预充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导电连接件分别与加热继电器和慢充熔断器连接,以形成加热回路和慢充回路,有利于提高电池包断路单元的集成化程度,减少各部件之间用于连接和导电的部件的数量,降低电流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缩小整体体积,提高电池包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56185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834019.6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温控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若车辆的整车运行模式处于充电模式时,则执行预设温控策略,根据所述预设温控策略持续监测动力电池对应的所有电芯的当前温度,并判断各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第一温度值是否一致,若各所述第一温度值不一致,则根据各所述第一温度值与预设温度阈值确定各所述电芯对应的加热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以使各所述电芯的温度趋于一致。通过预设温控策略控制动力电池对应的各个电芯的之间的温度差值,避免加热系统对动力电池加热时,因为动力电池各电芯工作温度不一致,而导致的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缩短,从而影响车辆使用的现象出现,进而提升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80847.X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及车辆,动力电磁包括壳体、加热装置和电芯,加热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加热装置包括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加热装置包括多个电阻,多个电阻分布于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位于中间区域内的电阻的加热功率低于位于边缘区域内的电阻的加热功率;电芯设置于壳体内,且连接于加热装置。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通过使中间区域内的电阻的加热功率低于位于边缘区域内的电阻的加热功率,可以使中间区域中电阻的发热量低于边缘区域中电阻的发热量,也即,对中间区域中温度相对较高的电芯的加热温度低于边缘区域中温度相对较低的电芯的加热温度,从而可以使加热后的中间区域的电芯的温度与加热后的边缘区域中的电芯的温度一致或接近一致,从而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实现动力电池加热后温度均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