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4708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80442.9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驱动控制系统测试台,包括电池模拟器分别与主控系统和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气连接;主控系统与被测整车控制器电气连接;被测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电气连接;电机控制器分别与电机模拟器Ⅰ和电机模拟器Ⅱ电气连接;电机模拟器Ⅰ和电机模拟器Ⅱ的输入端与380V电压电气连接,用于作为实际的电机负载测试控制系统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参数;功率分析仪分别与电池模拟器、主控系统、电机模拟器Ⅰ和电机模拟器Ⅱ电气连接。本发明测试台通过功率级电机模拟器代替实际电机负载,只需要和分布式驱动相匹配的功率级电机模拟器即可测试,省去了电机和测功机以及扭矩转速传感器等,大大节省了空间、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35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61970.0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排放测量设备,包括一数据采集与通讯模组和与之连接的测量模组、分析仪、主控系统,其中所述测量模组用于实时采集测量信息,所述分析仪用于分析出测量信息中污染物浓度信息;所述采集与通讯模组将所述测量信息和所述污染物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用于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并进行处理,同时生成报告;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况信息、气象信息、位置信息和排放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式排放测量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在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实现对排放情况的精准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7079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60385.5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04 , G01N33/0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放系统连接装置,包括一壳体;一作业平台,设于壳体上;至少一插座,安装于作业平台上;至少一快插装置,安装于插座平台上;一电路系统,置于壳体内部,并连接于所述插座;一气路系统,置于壳体内部,并连接于所述快插装置;其中,所述电路系统用于为排放系统提供电源,所述气路系统用于为排放系统提供气路通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排放系统连接装置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2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64465.3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502 , H01R13/66 , H01R13/70 , H01R13/717 , H01R29/00 , H01R31/06 , H01R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CU信号转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第一插口组、第二插口组和至少一个拨动式接线组件,所述第一插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接入插口,所述第二插口组包括至少一个接出插口,所述拨动式接线组件包括拨动块和拨动槽,所述拨动块可活动地卡接于所述拨动槽内,所述拨动块上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接入插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接出插口连接,所述拨动槽上设置有第一接触片,所述拨动块上设置有第二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接入插口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片与所述接出插口连接。本装置可以方便地切换信号转接模式和故障模拟模式,无需针对车辆传感器本身操作,高效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40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94170.8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L3/24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盘测功机对中装置,包括测功机转鼓、四个对中电机、连接杆和四个瓦状工装,其中:四个瓦状工装对称装配在所述测功机转鼓的鼓侧底面,四个瓦状工装通过连接杆分别与四个对中电机传动连接;当对中电机正转时,瓦状工装在连接杆的作用下伸展至测功机转鼓的上侧且面对鼓面进行覆盖;当对中电机反转时,瓦状工装在连接杆的作用下缩回测功机转鼓的鼓侧底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底盘测功机对中装置,在整车实验前,通过对中装置能够快速的将车轮置于转鼓顶端,无需因车轮反复调整绑车而导致工作繁琐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实验准备工作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0204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1090110.7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扇叶式发动机冷却风扇,包括一第一扇框围成一第一出风孔道;其中,第一扇框为中空结构;第一出风狭缝沿第一出风孔道周向分布于第一扇框的内壁上,第一出风狭缝连通于第一扇框的中空结构;一第一进风口开设于第一扇框的外侧壁;一第二扇框围成一第二出风孔道;其中,第二扇框为中空结构;第二扇框的一外侧壁与第一扇框的一外侧壁相接,其相接处连通形成一公共腔体;第二出风狭缝沿第二出风孔道周向分布于第二扇框的内壁上,第二出风狭缝连通于第二扇框的中空结构;一第二进风口开设于第二扇框的外侧壁;两个微型风机分别安装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10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58538.9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M17/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室用轮毂双向动载荷的加载装置,左轮毂设置在车桥本体左侧,其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测功机连接,第一轴承上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传力机构与第一轴承座连接,第一传力机构上设有第一轴向加载机构和第一径向加载机构;右轮毂设置在车桥本体右侧,其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测功机连接,第二轴承的外圈上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传力机构与第二轴承座连接,第二传力机构上设有第二轴向加载机构和第二径向加载机构;第一分压机构与第一轴向加载机构和第二轴向加载机构连接,第二分压机构分别与第一径向加载机构和第二径向加载机构连接;液压机构分别与第一分压机构和第二分压机构连接。其可以实现轮毂端动态径向和轴向同时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639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312070.X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变速器台架试验室变速器冷却系统,其能实现变速器油温的自动控制,用于冷却变速器之后的循环水可以实现自动重复利用,可以明显减少人力成本,减少冷却水的浪费。其包括蓄水箱、蓄水池,所述蓄水箱通过回水管连通所述蓄水池,所述蓄水箱的正上方设置有高于液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支撑面用于放置被测试变速器,所述支撑架的正上方布置有进水管的出口,所述进水管的入口浸没于所述蓄水池的液面内,所述蓄水箱的横截面轮廓覆盖所述被测试变速器横截面,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被测试变速器的正上方位置,所述进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进水泵、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外接有数字量输出模块,所述数字量输出模块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合以及开闭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73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46240.1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F02G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 F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试验室用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对发动机的尾气热量和排气压力进行回收利用。发动机连接测功机,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有热管的一端,热管的另一端连接至余热回收器内,余热回收器内设置有工质,余热回收器设置有工质出口流道、工质入口流道,工质出口流道连接至过热器的入口,过热器的出口外接至汽轮机,汽轮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发电机,汽轮机内设置有工质通道,汽轮机的工质通道出口外接至散热器的入口,散热器的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有工质泵,工质泵的出口连通至余热回收器的工质入口流道,测功机通过电源线分别连接工质泵、过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10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710158538.9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苏州华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M17/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室用轮毂双向动载荷的加载装置,左轮毂设置在车桥本体左侧,其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测功机连接,第一轴承上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传力机构与第一轴承座连接,第一传力机构上设有第一轴向加载机构和第一径向加载机构;右轮毂设置在车桥本体右侧,其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测功机连接,第二轴承的外圈上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传力机构与第二轴承座连接,第二传力机构上设有第二轴向加载机构和第二径向加载机构;第一分压机构与第一轴向加载机构和第二轴向加载机构连接,第二分压机构分别与第一径向加载机构和第二径向加载机构连接;液压机构分别与第一分压机构和第二分压机构连接。其可以实现轮毂端动态径向和轴向同时加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