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多场加压铸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6548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971565.9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多场加压铸造系统,包括铸型转运区、精炼工位、第一浇注工位、第二浇注工位、转运机构和铸造装置,所述转运机构包括保温炉转运轨道、转运平台、保温炉升降装置、铸型传送轨道、龙门架移动轨道、第一龙门架和第二龙门架,所述保温炉转运轨道设置在第一浇注工位和第二浇注工位之间,所述转运平台在转运轨道上移动,所述保温炉升降装置设置在精炼工位处,所述精炼工位包括上精炼工位和位于上精炼工位正下方的下精炼工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工位多场加压铸造系统,解决了目前铸造过程中各个工序之间存在转运不及时及转运效率低从而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一种基于机械自动转运的加压铸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155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970354.3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自动转运的加压铸造系统,涉及加压铸造技术领域。包括:铸型转运区、精炼转运区、转运机构、升液管机构和铸造装置;转运机构包括:龙门架移动轨道、第一龙门架、第二龙门架、保温炉转运轨道、转运平台和保温炉升降装置,铸造装置包括:上罐体、下罐体、保温炉和中罐多接口平台,第一龙门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二龙门架包括第二升降机构和设置在第二龙门架上的机械臂;升液管机构包括固件装置和一个或多个升液管,固件装置用于对升液管限位,机械臂用于转移升液管。以此解决了传统的铸造设备没有将铸造与铸型、熔化、精炼等工序连成整体,存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工作舱的转运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28364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970503.6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工作舱的转运机构,包括水平轨道、龙门架、驱动轮组件、升降机构、工作舱、定位装置、锁紧装置以及控制器,龙门架底部安装有驱动轮组件,驱动轮组件与水平轨道滑动连接。通过驱动轮组件可带动龙门架沿着水平轨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同时龙门架可带动工作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通过锁紧装置可将工作舱固定,以防止工作舱在水平运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受控下落的现象,避免引起安全事故,当工作舱运动中浇筑工位时,通过定位装置可将龙门架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轮组件停止运动,同时锁紧装置将工作舱松开,升降机构带动工作舱下降,将工作舱放置在浇筑工位的中罐体上,使工作舱与中罐体精确配合。

    一种利用连续纤维穿插增强内齿形构件的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28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05358.3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连续纤维穿插增强内齿形构件的成形装置,电机输出端连接拨块,拨块内侧设有纤维纱辊,壳体侧板上设有矩形通道,每个纤维纱辊的连杆插入矩形通道中且被横向限位,当电机驱动拨块转动时拨块拨动纤维纱辊顺着矩形通道移动;在壳体内设有纤维定形板,纤维预定性板上表面设有与内齿形构件的齿部相适配的定形槽,在纤维预定性板上方设有粘接料喷洒机构、纤维导向辊、纤维下压辊、固化机构、压实辊体、切割机构、卷型机构和出料盘。本发明不仅可灵活、自动实现复合材料内齿构件的纤维穿插组合,而且能够实现多种穿插方式的组合,能够获得组织致密、孔隙率小、内部纤维连续的内齿形构件,从根本上避免了内齿形构件分层失效的问题。

    一种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5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86971.X

    申请日:2022-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上部结构具有直径为D1的第一节段、直径为D2的第二节段,下部结构具有直径为D3的第三节段和直径为D4的尖端,D1=D2+(5~20)mm,D2=D3*(1.2~2)mm,D3=D4*(1.1~3)mm;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采用开放内型挤压成形模具成型出盲孔的上部结构和实心下部结构,得中成型件;采用二次挤压工艺将所得中成型件的第一节段挤压至设计长度,得终成型件,并切去终成型件端部余量。采用本发明方案制得的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其延伸率≥12%、表层硬度达HRC53‑HRC57、芯部硬度达HRC52‑HRC55、芯部区域的变形量≥20%;采用本发明能够顺利、快速地制备出深盲孔大底厚壳体构件,且能够显著降低成型所需坯料的端部余量。

    一种轻合金熔炼系统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9737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48568.6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熔炼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轻合金熔炼系统。本发明的一种轻合金熔炼系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上炉体和下炉体,所述上炉体固定安装在所述下炉体上,所述下炉体具有物料进出口、检测口和出液口;燃烧机构,所述燃烧机构包括喷燃管、天然气管和压缩气体管;所述喷燃管安装在所述燃料进口中,并与所述下炉体相通;所述喷燃管为三通管,所述喷燃管分别与所述天然气管和压缩气体管相通;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密封安装在所述炉体的一侧边,并延伸进炉体内的检测口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在线测氢仪,所述在线测氢仪用于检测炉熔体的含氢量。本发明的一种轻合金熔炼系统,以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实现全程监测。

    一种点阵式温度管理方法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330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43616.8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阵式温度管理方法,包括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铸造过程进行分析,确定精准温控位置需要的点阵温度控制单元的类型;在铸型的温控精准位置设置对应类型的点阵温度控制单元,通过总控制器进行控制,所述总控制器获取点阵温度控制单元的实施测温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管理方案控制所述点阵温度控制单元进行加热或制冷。实现局部温度的精准控制,再通过将不同的各个精准温控位置进行分类,以选择对应类型的点阵温度控制单元安装在温控精准位置,使得控制精度提高,解决传统方法存在不能实现复杂铸件凝固温度场的精确调控,大型复杂铝铸件指定探伤部位内部质量不好,铸件合格率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