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26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60429.X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行走助力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髋关节行走助力的辅助装置控制方法,通过对行走状态的识别,进而对双侧腿助力时相进行识别,判断各侧腿的助力侧左右前侧与柔性带的收紧状态以及左右后侧鲍登线的收紧状态,并进一步实现鲍登线或柔性带收紧与释放的协调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对髋关节屈曲和伸展的分别控制的技术问题,保证鲍登线或柔性带在非助力阶段不会阻碍人体运动,进而使辅助装置在穿戴者髋关节屈曲和伸展阶段均能够提供有效辅助,降低穿戴者代谢量,在髋关节屈曲与伸展阶段均能够为穿戴者提供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9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82732.9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2 , G16H20/4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baqus/CAE的多层软组织柔性交互数值仿真方法,涉及针灸领域,具体包括S1:建立简化三维模型,建立装配体;S2:导入模型到Abaqus/CAE;S3:针对步骤S1中的毫针、皮肤层、脂肪层及肌肉层设置截面属性和材料属性;S4:部件装配、分析步设置;S5:接触设置、部分刚化;S6:通过边界条件管理器完成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根据步骤S2对欧拉体进行分层,选取空气层Void、皮肤层、脂肪层以及肌肉层完成指派;S7:对毫针和欧拉体进行网格划分;S8:设置求解模型;S9:后处理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本发明采用上述仿真方法,建立了皮肤、脂肪和肌肉多层软组织模型,避免了单一的三维模型不能正确表征针灸过程的力学性能,提高了仿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967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35823.7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G01L1/20 , B29C64/20 , B29C64/314 , B29C64/321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10 , B33Y40/00 , B33Y70/10 , G01N17/00 , G01N23/2251 , G01N13/00 , G01N22/00 , G01R27/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纳米管和碳化硅颗粒加入至聚二甲基硅氧烷中,在室温下搅拌,得到目标混合溶液;将固化剂加入至目标混合溶液中,搅拌后得到打印墨水;将打印墨水转移至3D打印机的打印针筒内,使用3D打印机在打印平台上根据设定的打印模型以及打印结构进行3D打印,得到对应的薄膜基体;对薄膜基体的表面进行激光刻蚀,以使薄膜基体的表面形成微纳米多级结构,得到多功能一体化柔性压力传感器。本申请通过简单的工艺步骤实现了多功能一体化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一体化制备,同时将吸收电磁波、超疏水、耐腐蚀和防冰多功能一体化,开拓了压力传感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8764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35820.3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超疏水防除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第一基材的一表面进行激光刻蚀,以使该表面形成激光诱导石墨烯叉指电极;形成有叉指电极的表面为第一表面;第一基材包括热塑性聚合物和热固性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将金属导线连接在叉指电极上,将第二基材粘贴到第一表面上,得到复合薄膜;复合薄膜的第二基材远离第一基材的表面为第二表面;第二基材包括有机硅聚合物和氟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复合薄膜的第二表面激光烧蚀,以使第二表面形成超疏水结构,得到多功能一体化超疏水防除冰薄膜。该薄膜的制备材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还将结冰监测和热力除冰以及超疏水防冰多功能集成一体化,满足多场景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7205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03565.X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阔景智造(天津)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焊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立体空间视觉识别与定位的智能焊接系统和方法,适于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待焊接件上有管孔,基于立体空间视觉识别与定位的智能焊接系统包括:焊接机器人系统,2D视觉模块,焊接机器人系统,2D视觉模块,适于获取管孔的管孔图像信息并发送;3D视觉模块,适于获取待焊接件的空间位姿信息并发送;控制系统,焊接机器人系统、2D视觉模块和3D视觉模块分别与通讯连接,控制系统根据3D视觉模块发送的空间位姿信息对焊接机器人系统进行位姿矫正,且控制系统根据2D视觉模块发送的管孔图像信息生成焊接路径轨迹,并根据焊接路径轨迹控制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8465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4800.8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裂纹超声检测设备,包括:输送管道、预处理组件、干燥器、压制组件、切削组件、超声波检测器、数据分析仪,其中所述压制组件、切削组件、超声波检测器之间通过移动机械手相连接,同时所述数据分析仪连接在所述超声波检测器上,用于处理超声波检测器所检测的数据;所述输送管道、预处理组件、干燥器、压制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输送带相连,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完成增材制造金属零件不同杂质、油污等的去除工作,同时可以保证输出材料的粒度的均匀性,从而减小制块过程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94513.3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G01Q6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温度调控多晶超硬材料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涉及多晶材料表面平坦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多晶金刚石升温/降温阶段不同温度下的表面粗糙度,得到多晶金刚石表面粗糙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揭示晶界对多晶金刚石热膨胀的影响机理;明确梯形二维多晶金刚石不同底边长度差模型的最佳服役温度;进行服役温度下多晶金刚石表面粗糙度调控,即通过室温下人工预留多晶金刚石表面晶粒间高度差,使多晶金刚石升温至服役温度时表面各晶粒膨胀至近似高度水平,获得超光滑表面。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降低了多晶超硬材料在服役温度下的表面粗糙度,有望推动多晶金刚石在大功率芯片、外太空光学窗口等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65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39437.X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G01N29/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混频与高次谐波相控阵的缺陷成像方法,属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超声相控阵中各个阵元,激励横波信号与纵波信号;通过各个阵元接收非线性信号,组成全矩阵数据;通过变分模态分解,获取差频横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矩阵数据、和频横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矩阵数据以及纵波的高次谐波信号对应的第三矩阵数据;进而获取差频横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缺陷成像数据、和频横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缺陷成像数据以及纵波的高次谐波信号对应的第三缺陷成像数据;基于第一缺陷成像数据、第二缺陷成像数据和第三缺陷成像数据,获取缺陷检测结果。通过对不同非线性信号成像结果排列组合,能够精确地检测材料的各种微小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484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63662.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气动软体机械臂的控制方法,首先通过视觉传感器采集图像,位姿传感器感知机械臂末端中心的当前位置,再利用目标检测算法提取待抓取物体的位置坐标,并通过坐标转换得到机械臂末端中心的目标位置;然后,计算机械臂末端中心到达目标位置时每个软体机械臂单元各个软体驱动器的内压;最后,设计PID控制器,通过PID控制器获取各个软体驱动器的充/放气量,再通过电气比例阀对软体驱动器进行充/放气控制,驱动软体机械臂运动,使机械臂末端中心到达目标位置。该方法与待抓取物体相结合,实现了软体机械臂的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9014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39444.6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B29C64/124 , B29C64/209 , B29C64/245 , B29C64/307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末端及打印方法,包括末端平台、第一料筒、共混喷头、第二料筒、第二纤维喷头、电感线圈和加压螺杆;第一料筒安装在末端平台的下部,共混喷头安装在第一料筒的下端,第一料筒的外壁上环绕有电感线圈;加压螺杆转动安装在第一料筒内,通过加压螺杆的转动将熔融树脂输送至熔融共混腔的中部,连续纤维从加压螺杆中心的通孔中通过,在经过熔融共混腔的中部时与熔融树脂进行加压共混,最后从共混喷头中挤出;第二料筒安装在末端平台的下部,第二纤维喷头安装在第二料筒的下端,第二料筒的外壁上环绕有电感线圈,另外的连续纤维在第二料筒内加热后从第二纤维喷头挤出。提高了连续纤维与熔融树脂间的浸润程度,树脂层的内部和层间均具有连续纤维,提高了制品的强度和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