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2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91608.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椎体支架及椎体支架设计方法,包括:多个支架单元,多个支架单元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每一个支架单元都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反手性蜂窝单元,其中心形成有边长为2r的中心四边形,每两个第一反手性蜂窝单元之间都设有第二反手性蜂窝单元,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其中一个支架单元的第一反手性蜂窝单元,与相邻的支架单元的第二反手性蜂窝单元相连接,多个支架单元共同形成二维拉胀片,二维拉胀片卷曲形成半径为R的椎体支架,且r/R为预设值;通过本申请所述的椎体支架,可以根据患者受损组织处的实际需求,来制作与受损组织处相匹配的椎体支架,以确保受损处新生组织的正常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008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70778.0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精密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转向精密磨研的超硬材料的筛选方法及加工方法,该筛选方法包括:预测可能存在的单晶多型结构,优化得到单晶模型,并计算单晶模型的力学性能;以单晶模型为种子建立多晶模型;对适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势函数进行验证优化,对多晶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磨削模拟,获取单磨粒和多磨粒磨研下超硬材料微结构和表面宏观性能的关联,再通过改变磨削模拟加工参数,获取外部加工参数和表面宏观性能的关联,从而筛选得到适用于转向精密磨研的超硬材料结构及其易磨方向。本发明通过数值模拟揭示机械磨研下超硬材料的表面生成机理,为超硬材料的转向磨研加工提供理论基础,适用于加工超精密超硬材料刀具。
-
公开(公告)号:CN1140924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571264.9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舵类结构件表面缺陷的视觉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图像重建网络为基础,直接对重建图像和原图像进行残差计算,再对残差进行HOG特征计算,通过与特征阈值比较的方式检测出缺陷,该方法以实际工程中实际使用的结构件图像为训练和检测对象,具有实际工程的适用性。利用了制造过程中缺陷样本数量较少且形态各异,而正样本量大且形态近乎一致的特点,使用图像重建网络作为舵类结构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的核心算法,在训练过程中只依赖于充足的正样本量,对负样本没有要求。除了符合制造过程的实际情况,又省去了对大量样本加注标签的时间成本。本发明有利于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05525.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磨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瑞利波的金属摩擦磨损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金属试件在磨损试验后获得的磨损损伤进行非线性瑞利波检测,获得对应的非线性响应信号,其中,在不同磨损参数下进行多组磨损试验以获取多组磨损损伤;提取非线性响应信号中的基波、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基于基波和二次谐波获取二阶超声非线性系数,基于基波和三次谐波获取三阶超声非线性系数;构建磨损试验后金属试件的磨损特征参数分别与二阶超声非线性系数和三阶超声非线性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映射关系对摩擦磨损进行综合表征和评价。本申请可以实现机械系统金属磨损损伤的无损原位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696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47807.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G01N29/44 , G01N29/04 , G06N3/044 , G06N3/045 , G06N3/047 , G06N3/0475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415 , G06F18/2431 , G06F30/23 , G06F123/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裂纹群的非线性超声多谐次多特征解耦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S1、采集微裂纹群多参数特征耦合的缺陷时域非线性超声响应信号;S2、数据预处理,将所述预处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S3、构建深度置信网络;S4、将采集到的微裂纹群响应信号导入深度置信网络,建立多谐次非线性超声解耦识别模型。本发明依靠深度学习强大的特征提取和信号处理的优势,利用微裂纹群多参数耦合产生的四种非线性超声效应构建深度置信网络,对微裂纹群不同分布中心偏离数量和不同平均离散尺寸分类识别;以解决传统裂纹识别主要依赖人工,存在成本高、耗时长和可靠性偏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1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426722.2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多晶金刚石抛光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抛光面晶粒取向的纳米多晶金刚石抛光方法,包括:对单晶金刚石和纳米多晶金刚石分别执行微纳米划痕实验和数值模拟,并建立金刚石本征各向异性划痕数据库;通过高温实验和数值模拟,建立金刚石本征各向异性热膨胀数据库;依据所建立的金刚石本征各向异性划痕和热膨胀数据库,同时结合界面对抛光和热膨胀的影响规律,得到所需的抛光模型并在训练和优化后用于执行超精密抛光过程。通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更好地实现纳米多晶金刚石的超精密抛光,因而尤其适用于超精密加工领域金刚石刀具成形之类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00832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570778.0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精密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转向精密磨研的超硬材料的筛选方法及加工方法,该筛选方法包括:预测可能存在的单晶多型结构,优化得到单晶模型,并计算单晶模型的力学性能;以单晶模型为种子建立多晶模型;对适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势函数进行验证优化,对多晶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磨削模拟,获取单磨粒和多磨粒磨研下超硬材料微结构和表面宏观性能的关联,再通过改变磨削模拟加工参数,获取外部加工参数和表面宏观性能的关联,从而筛选得到适用于转向精密磨研的超硬材料结构及其易磨方向。本发明通过数值模拟揭示机械磨研下超硬材料的表面生成机理,为超硬材料的转向磨研加工提供理论基础,适用于加工超精密超硬材料刀具。
-
公开(公告)号:CN115727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08554.3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机器视觉的舵类结构件形位误差检测方法及装置,首先采集舵类结构件的舵轴区域图像和舵面区域图像,对图像进行校正;然后,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舵轴区域图像和舵面区域图像;然后,利用霍夫直线检测分别对预处理的舵轴区域图像和舵面区域图像中的舵类结构件进行边缘检测,提取舵类结构件在舵轴区域图像以及舵面区域图像中的边线;利用提取的边线进行舵类结构件的对称度和垂直度检测。该方法通过机器视觉实现了无接触的无损检测,提高了舵类结构件形位误差的检测速度,而且对检测环境要求较低,能够适用于生产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717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68535.0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4B30/00 , H01B13/00 , C04B111/9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工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通过外加剪切应变调控二维/三维复合材料导电性的方法,包括:根据二维材料和三维材料界面匹配情况,建立多组二维/三维复合材料结构;进行结构弛豫和优化,通过计算不同二维/三维复合材料结构连接方式的界面能,确定界面能最低的亚稳定结构;对亚稳定结构施加剪切应变,获取剪切应变‑应力曲线,并计算不同剪切应变条件下亚稳定结构的能带,获取剪切应变‑能带隙关系;根据剪切应变‑能带隙关系,通过施加不同剪切应变调控二维/三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利用本发明方法可实现对二维/三维复合材料导电性的调控,揭示了外加剪切应变与材料电导率的关联,可为先进电工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68535.0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IPC: C04B30/00 , H01B13/00 , C04B111/9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工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通过外加剪切应变调控二维/三维复合材料导电性的方法,包括:根据二维材料和三维材料界面匹配情况,建立多组二维/三维复合材料结构;进行结构弛豫和优化,通过计算不同二维/三维复合材料结构连接方式的界面能,确定界面能最低的亚稳定结构;对亚稳定结构施加剪切应变,获取剪切应变‑应力曲线,并计算不同剪切应变条件下亚稳定结构的能带,获取剪切应变‑能带隙关系;根据剪切应变‑能带隙关系,通过施加不同剪切应变调控二维/三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利用本发明方法可实现对二维/三维复合材料导电性的调控,揭示了外加剪切应变与材料电导率的关联,可为先进电工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