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45921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248719.6
申请日:2009-12-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仿人眼和人颈的视觉装置涉及一种视觉系统平台,人眼和人颈的俯仰与平转运动灵活、协调,且具有采集图像,传输图像的功能。视觉装置由仿人眼机构、左转台部件、右转台部件、滑轨部件和仿人颈机构组成。仿人眼机构由左、右摄像头组件构成,左、右摄像头组件的构成完全对称。仿人颈机构由俯仰与平转两部分传动机构组成,俯仰传动机构由仿人颈机构内部的俯仰电机与俯仰蜗杆涡轮传动来实现,平转传动机构由仿人颈机构内部的平转电机与平转蜗杆涡轮传动来实现。滑轨部件中滑轨横梁是一条带有刻度的具有两条燕尾槽的滑轨;本发明采用独立电源,环境适应能力强;运动精度高、平稳、噪音小;机构简单、性能可靠、功率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714591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19830.2
申请日:2009-11-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硅光电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属于半导体器件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光电二极管的制作方法。本发明采用绝缘体上硅晶片作衬底,绝缘体上硅晶片包括支撑硅片、二氧化硅埋层和器件层。采用干法刻蚀工艺在器件层上先加工一个闭环的隔离沟槽;在绝缘体上硅晶片的器件层上表面上生长一定厚度的二氧化硅层,透过二氧化硅层在器件层进行离子注入掺杂,得到P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区。采用溅射的方法在器件层上表面上先后生长一定厚度的钛金属层和铝金属层,经光刻形成正电极和负电极,最后得到硅光电二极管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可靠性高,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与其它器件进行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413799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29236.7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室外移动目标的组合导航系统,属于组合导航系统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室外移动目标采用多个传感器组合导航领域。组合导航系统主要由偏振光传感器、GPS、里程计、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电路和信息处理算法组成。导航处理机由核心处理器、ROM、RAM、DSP组成,导航处理机子系统将偏振光传感器子系统,GPS子系统和里程计子系统输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息融合,之后输出室外移动目标的位置、航向信息。本发明中偏振光传感器仅仅依赖于外部稳定的偏振光分布模式,导航信息误差不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为室外移动目标的组合导航提供了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1216390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10082.2
申请日:2008-01-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3/00
Abstract: 一种微构件力学性能片外拉伸测试实验台,属于微机电系统中的微构件力学性能测试领域。它由压电驱动单元、微力检测单元、位移检测单元、试样安装调整单元、图像监控采集单元及底座组成。压电驱动单元由内装压电陶瓷致动器的封装结构及支架组成,微力检测单元由力传感器与力传感器支撑板组成,位移检测单元由位移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支架组成,试样安装调整单元由五维微定位台、动载物台与静载物台组成,图像监控采集单元由CCD摄像机、显微镜与显微镜支架组成。该微构件力学性能片外拉伸测试实验台克服了现有拉伸测试实验装置的存在缺点,具有所需费用少,结构简单,精度较高,可平滑升级,能满足微构件材料力学性能片外拉伸测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704329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410020675.9
申请日:2004-06-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热驱动柔性微夾钳,属于微机电系统领域中的微执行器类。电热驱动柔性微夾钳由驱动和钳体两部分组成,驱动部分为V形梁阵列。微夹钳钳体结构为一整体柔性结构,它由钳体固定部分、电极、柔性铰、柔性铰、连接杆、柔性铰、钳臂、夹持端、V形梁阵列、钳体中间上部、下部不同的几何形体构成,无需任何装配。钳体的中间上部由两个半圆环状通过三条筋板状结构相连并与杆状钳体中间下部相连,钳体的中间上部和中间下部可以改变为多种形状。这种微夾钳结构紧凑,控制简单,输出位移大,可用于微操作和微装配中。
-
公开(公告)号:CN120008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23684.X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C21/20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生导航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自运动信息和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解算的类脑矢量导航方法。先通过仿真得到包含二维位置坐标、运动朝向和线速度、角速度的自运动轨迹信息,将该信息作为循环神经网络训练LSTM训练的数据集,经过多次训练后得到类似路径积分作用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类似网格细胞的隐节点对导航空间的激活表征。在导航过程中,由载体下位机提供线速度和角速度信息,LSTM执行路径积分,得到当前位置的激活值向量,然后以当前位置为固定位置,通过线性前瞻搜寻,匹配目标位置的激活值,最后通过解算线性前瞻过程的联想速度、时间步和时间间隔得到目标位置相对当前位置的矢量信息,即距离和方向,作为下一个动作指令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77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0045796.8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仿生偏振光导航的姿态无约束优化求解方法,属于仿生导航姿态解算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加速度计与偏振光传感器测量数据,经姿态坐标转换结合瑞利散射模型构建姿态误差函数;采集陀螺仪测量数据,由实时四元数微分构建动态步长因子,预测姿态四元数变化趋势;设计共轭参数修正姿态迭代寻优过程中的负梯度方向,以保证前后搜索方向相互共轭,提高收敛速度,获得最优四元数完成姿态解算。本发明采用姿态误差函数建模的方法,修正了陀螺仪的测量偏差,可以消除偏振光传感器测角的模糊性,实现三维空间全姿态角解算;设计动态步长因子预测四元数更新趋势,以提高复杂运动状态下的姿态解算性能,保障了偏振光辅助航姿参考系统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17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365955.7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矫形调姿一体化对接平台,包括支撑平台、矫形机构、主体调姿机构、轴向移动机构、精密调姿平台、对接驱动机构、视觉测量系统和视觉测量系统位姿调整机构,其中矫形机构安装在主体调姿机构上,主体调姿机构安装在轴向移动机构上,并通过轴向移动机构驱动沿平台轴向移动,第一产品舱段通过两个矫形机构和主体调姿机构矫形、支撑以及调姿,精密调姿平台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一端,用于第二产品舱段的支撑以及姿态的调整,视觉测量系统安装在视觉测量系统位姿调整机构上,视觉测量系统位姿调整机构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用于第一产品舱段和第二产品舱段空间姿态的确定。本发明将薄壁舱段矫形、调姿和对接环节高度集成,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76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48374.4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传感器、偏振光导航技术和自主全球定位测量领域,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偏振光全球定位测量系统,主要由主设备、从节点设备和数据总线组成,其中从节点设备作为传感器测量设备,以分布式结构挂载在数据总线上;主设备作为控制设备,通过数据总线命令获取各从节点设备测量数据,进行数据解算与显示交互操作。通过该分布式偏振光定位测量系统,运用所述的偏振光定位传感器进行多方位或多设备测量,无需外部设备,可自主获得测量点的实时位置信息;配合所述的分布式多设备同步测量方案,能够实现传感器在复杂测量架构下的单总线同步测量。据此,该偏振光定位测量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好、鲁棒性强、设计灵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17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65955.7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矫形调姿一体化对接平台,包括支撑平台、矫形机构、主体调姿机构、轴向移动机构、精密调姿平台、对接驱动机构、视觉测量系统和视觉测量系统位姿调整机构,其中矫形机构安装在主体调姿机构上,主体调姿机构安装在轴向移动机构上,并通过轴向移动机构驱动沿平台轴向移动,第一产品舱段通过两个矫形机构和主体调姿机构矫形、支撑以及调姿,精密调姿平台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一端,用于第二产品舱段的支撑以及姿态的调整,视觉测量系统安装在视觉测量系统位姿调整机构上,视觉测量系统位姿调整机构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用于第一产品舱段和第二产品舱段空间姿态的确定。本发明将薄壁舱段矫形、调姿和对接环节高度集成,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