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3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87702.6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26/362 , B23K26/7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面向复杂曲面的频率选择表面共形图案电喷印激光刻蚀复合加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增减材复合加工制造领域,该装置包括床体模块、运动模块、喷印模块、控制模块,通过复杂曲面功能结构铺覆软件生成数控G代码程序,经上位机控制机床驱动箱,配合床体与运动模块,完成喷印‑激光制造过程中复杂曲面喷印路径的准确执行,在喷印模块中通过更改流场控制器、电场控制器的打印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类型、不同材料功能结构的按需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2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87708.3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复杂曲面的阵列结构丝网印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床体模块、运动模块、丝网印刷模块、控制模块,在印刷的过程中可以调节工件的姿态位置,所述床体模块具有五个自由度可以对任何曲面形状的工件进行调整姿态。在丝网印刷的过程中,控制模块执行通过路径规划软件生成专业的数控G代码程序,可保证印刷位置的准确性。丝网印刷装备部分在五轴运动的基础上,将丝网印刷模块移动至指定位置开始工作印刷。本发明可以实现阵列结构多材料、高精度、高效率、无损伤制造,具有丝网印刷制造全流程自动化、成型快、效率高等特点,在精密加工、微纳加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6597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659373.4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4W16/18 , H04W16/22 , H04W4/90 , H04W72/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全域应急通信场景下高效绿色立体覆盖方案,属于基于应急通信场景下空基接入点的性能优化领域,是一种支持大规模用户短时间内信息延迟容忍传输策略,具体是指空基接入点分时服务多个子区域,并在每个子区域内联合优化飞行轨迹和发射功率,从而最大化系统的能量效率,完成应急通信中绿色立体覆盖的需求。基于此模型本发明提供了一个联合优化区域调度、空基接入点飞行轨迹和发射功率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模型参数规划最优的飞行轨迹并最大化能量效率,从而实现系统的高效绿色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68473.3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G01R31/327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旋弧电极控弧性能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控弧性能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旋弧电极在运行过程中承载的电弧,进行磁流体动力学仿真,以获取所述电弧的旋弧过程数据;基于所述旋弧过程数据,选定用于表征所述电弧的温度边界和表征所述电弧扩散状态的截面数量,基于所述温度边界和截面数量,确定所述电弧的扩散距离数据,以预设的取样时间间隔对所述扩散距离数据进行取样,以得到取样数据;基于所述取样数据和预设的评估指标,评估旋弧电极的控弧性能。本发明通过取样数据能够更加直观地体现旋转电弧对电极周围的连接部件、相邻电极和绝缘筒体的烧蚀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38393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1253400.5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层安全的协作式无人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属于无人机上行通信的能量效率优化领域。在无人机采集信息的同时,一个潜在的窃听者试图监听传输的信息,利用空地链路的视距特性,设置另一架干扰无人机实现协作通信以提高系统安全性。基于此模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优化无人机轨迹、无人机速度、信源发射功率和结点调度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模型参数生成无人机最优的运动轨迹以最大化系统的安全能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9081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50964.7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47 , G02B5/1857 , G03F7/0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红外双层纳米金属光栅的制备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备获得的中红外双层纳米金属光栅。包括如下步骤:制作压印模板,采用热压印工艺复制软模板,将镍硬模板上纳米线栅结构转移复制到软模板上,得到与原镍硬模板结构互补的纳米线栅结构;提供一作为光栅基底的透红外材料;采用滴胶旋涂方式在基底表面旋涂光栅压印胶介质层;转移纳米图案,采用紫外曝光纳米压印工艺,将前述软模板压印到压印胶介质层,使纳米线栅结构转移到光栅压印胶介质层上;利用垂直热蒸镀工艺在上述光栅压印胶介质层纳米线栅结构凸起和凹槽部位沉积金属,完成中红外双层纳米金属光栅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727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012966.7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的导航定位方法属于一种天文导航定位领域,涉及一种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的导航定位方法。该方法完全利用天空偏振光进行自主导航和定位,通过太阳高度方位信息和测试地点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理论数据信息,然后将实时测试的偏振模式数据信息和理论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匹配,匹配成功后直接可以根据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的理论数据获得测试地点的准确位置信息。该方法完全利用天空偏振光进行自主导航和定位,无需借助其他辅助信息,实时性好,可操作性好,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精度高,能够快速提供准确的航向信息和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450301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02449.X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57 , G03F7/0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层纳米金属光栅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制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先将基底涂上压印胶,再将具有纳米光栅图形的压印模板压入压印胶,得到一维纳米光栅结构的压印胶层,最后将压印残胶层去除;②在基底上有纳米光栅图形的一面沉积金属层,在压印胶层的上面形成上层金属纳米光栅层,在基底的上面形成下层金属纳米光栅层;③将压印胶层去除,得到单层纳米金属光栅,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工艺步骤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及适合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079498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60298.3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柔性电热驱动微夹钳及制作工艺方法属于微机电系统技术领域中的微执行器,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热驱动微夹钳及其制作工艺方法。微夹钳是具有驱动部分和钳体柔性机构两部分的一个整体结构,由SU-8胶结构层和上、下电极金属层组成,并且左右结构完全对称。驱动部分采用Λ形梁阵列,钳体柔性机构部分为10杆柔性机构。本发明制作工艺方法的步骤包括氧化、涂胶、曝光、显影、腐蚀、溅射金属。该微夹钳夹持端温度较低,采用三层对称结构,夹持过程中不会发生法向弯曲。微夹钳中的柔性机构结构新颖,运动放大倍数大,夹持物体尺寸范围大,并且为整体结构,无需装配,制作简单,有助于实现生物微操作技术的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857187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73447.0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钳口平行张合的柔性电热微夹钳属于微机电系统技术领域中的微执行器,特别涉及钳口是平行张合的柔性电热微夹钳。微夹钳具有驱动部分和钳体柔性机构两部分的一个整体结构,且左右结构完全对称。驱动部分中,驱动位移杆和Λ形或V形梁阵列连接,并固定在左、右固定杆上,左、右电极固接在左、右固定杆表面上;钳体柔性机构部分为集中式柔性结构,由左、右固定杆固定;左、右钳臂摇杆的上端是左、右夹持端,中下部通过左、右第16柔性铰链与左、右第9摇杆的上部铰接。该微夹钳钳口能够实现平行张合运动,易于进行微小物体的夹取,减小对被夹持物形状的要求。本发明为整体结构,无需装配,制作简单,利于实现微操作技术的实用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