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3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19429.1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33/36 , F02B33/44 , F02B39/04 , F04C18/10 , F04C29/12 , F04C29/00 , F02M21/02 , F02D41/00 , F02D41/40 , F02D41/08 , F02M35/10 , F02B3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子型发动机高压供气装置,转子增压器外壳上开设多个低压进气端口和多个高压排气端口,低压进气端口和高压排气端口环绕外壳内壁交错设置,高压气体供气管一端通过管路连通缸内直喷气阀,另一端通过共轨管分别连通高压排气端口;所述低压气体进气管一端用于进入空气/气体燃料,另一端通过共轨管分别连通低压排气端口;所述转子的外表面至少部分能够抵在转子增压器外壳的内周面,每个空腔区域分别经历多次低压进气端口和高压排气端口,在低压进气端口进气压缩,至高压排气端口排气;转子侧表面与转子增压器外壳之间的容积变化而压缩气体。还公开利用所述高压供气装置的双燃料发动机和大功率发动机。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43381.0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10/635 , H01M10/6551 , H01M10/658 , H01M50/271 , H01M50/264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力电池包及其冷却控制方法,包括多个电池、第一冷却子系统、第二冷却子系统、第三冷却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所述第一冷却子系统用于为电池顶部冷却散热,所述第三冷却子系统用于为电池底部冷却散热,所述第二冷却子系统用于冷却电池侧壁,且第一、第三冷却子系统中均设置有流经第一工质的通道,第二冷却子系统中设置有第二工质,所述控制子系统根据设置于动力电池包中的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侧壁温度,从而调节工质的流速,从而形成能够随电池温度变化的节能控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549156.X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置燃料预处理装置、发动机系统和控制方法,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燃料泵、燃油预热室、混配器和造氧机;所述燃料泵中掺混金属纳米颗粒;所述燃油预热室的外壁被一热交换器覆盖,用于利用废气余热加热燃油;所述混配器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和温度传感器,用于混合燃油和氧气,以及混合燃油中的金属纳米颗粒和燃油;所述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外置燃料预处理装置和燃料喷射装置,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包括主燃料喷射装置、等离子体燃料重整器和火花塞。本发明的发动机系统在冷启动和高负荷时能够调节外置燃料预处理装置控制燃油与氧气反应的边界条件,从而排出不同氧化阶段的部分中间产物或完全氧化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5068.7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进化算法和深度学习的燃料燃烧机理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对现有化学反应机理在高压下的预测仿真功能进行拓展。首先提出深度学习模型,对现有的着火延迟时间进行了回归;然后在可验证情况下丰富了高压下和高温下的着火延迟时间,作为标定依据,最后综合得到的着火延迟数据和层流火焰速度数据进行了PLOG形式的化学反应机理的优化,提升化学反应机理在提升燃料燃烧机理的准确性,以及其在高温高压下的预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508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0840386.2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C21/00 , G01R33/02 , G01R33/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日字型三轴磁强计对称配置平面阵列的磁梯度张量定位方法,属于磁性目标反演技术领域。按特定构型配置六只三轴磁强计,使相关的三轴磁强计敏感轴关于点O、O1和O2对称,构成对称配置平面阵列;使用多通道数采系统同步采集六只三轴磁强计的测量输出将变换到解算坐标系,得到计算对称点O,O1和O2处磁梯度张量独立分量值,构造对应的磁梯度张量矩阵由计算出磁偶极子与对称点O,O1和O2之间的距离均值;计算磁偶极子的位置坐标值x;由坐标利用二分法计算一元二次方程;舍弃复根,求取剩余实根对应的差值集,依据差值最小原则挑选方程正确解,得到磁偶极子的位置坐标y和z。本方法计算量较小,能实现快速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377543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937480.4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位置可调式多喷油器端盖,属于船用柴油机喷雾与燃烧可视化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定容燃烧装置设计中无法实现多喷油器布置、无法调节喷油器的相对位置的问题。缸盖本体上分别加工有第一阶梯通孔和第二阶梯通孔,主喷油器套筒固装在缸盖本体上且所述主喷油器由上到下依次同轴插装在主喷油器套筒及第一阶梯通孔内,第二调节偏心轮安装在第二阶梯通孔内,第一调节偏心轮安装在第二调节偏心轮内,所述侧喷油器底座布置在第二阶梯通孔的上方且与缸盖本体固接,侧喷油器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侧喷油器套筒固装在侧喷油器底座上且所述侧喷油器由上到下依次插装在侧喷油器套筒、侧喷油器底座及第一调节偏心轮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7754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37480.4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位置可调式多喷油器端盖,属于船用柴油机喷雾与燃烧可视化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定容燃烧装置设计中无法实现多喷油器布置、无法调节喷油器的相对位置的问题。缸盖本体上分别加工有第一阶梯通孔和第二阶梯通孔,主喷油器套筒固装在缸盖本体上且所述主喷油器由上到下依次同轴插装在主喷油器套筒及第一阶梯通孔内,第二调节偏心轮安装在第二阶梯通孔内,第一调节偏心轮安装在第二调节偏心轮内,所述侧喷油器底座布置在第二阶梯通孔的上方且与缸盖本体固接,侧喷油器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侧喷油器套筒固装在侧喷油器底座上且所述侧喷油器由上到下依次插装在侧喷油器套筒、侧喷油器底座及第一调节偏心轮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0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99413.0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容燃烧装置进排气系统,包括定容弹、真空泵、火花塞、喷油器、增压泵配管、空气驱动式增压泵、总进气配管、进气总阀和燃气进气装置,在定容弹上开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口、循环气进口和循环气出口,燃气进气装置经由总进气配管与定容弹的进气口连通,空气驱动式增压泵的进、出气口分别通过一增压泵配管与定容弹的循环气出口及循环气进口连通,在定容弹上设有火花塞和喷油器,真空泵通过管路与定容弹的排气口连通,在总进气配管上设有进气总阀,在每个增压泵配管上设一个增压节流阀。本发明实现定容弹内预混燃气均匀混合,无局部高温高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6430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99412.6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学发动机中的活塞顶端的透明活塞头及其使用方法,该活塞头的活塞头固连于活塞头套基座的上方,活塞头包括活塞头套和弧形石英玻璃,活塞头套内包有弧形石英玻璃,弧形石英玻璃的顶部呈凸型,活塞头套顶面为环形的凹坑,与弧形石英玻璃配合形成活塞顶面,活塞顶面与汽缸盖配合形成碗型或者ω型的燃烧室;弧形石英玻璃下方与活塞头套基座配合处装有垫片,垫片的厚度能够更换调节。解决了目前光学发动机难以实现对ω型或者碗型的较大异型的燃烧室进行模拟,用户自行改变压缩比相对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可以实现多变的活塞顶面,以满足用户研究燃烧室的不同形状对燃料燃烧影响;且活塞头可以灵活的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
-
公开(公告)号:CN11199777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855278.2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散热的发动机燃烧室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气缸壁、汽缸盖,汽缸盖位于气缸壁之上,汽缸盖里安装发动机气门,气缸壁内部设置发动机活塞,所述气缸壁包括气缸外壁和气缸内壁,气缸外壁和气缸内壁之间设置温控环,温控环分别连接第一控温螺栓和第二控温螺栓。本发明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条件需求,控制燃烧室内的热氛围。本发明与其他相应调节燃烧室内热传导技术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是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需求,通过对位于气缸壁中温控环行程的调节,即可以满足发动机全工况范围对缸内热环境调节的需求,使发动机更高效的运转,从而实现发动机全工况范围内灵活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