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端设备止转装置
    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13587U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20251099.4

    申请日:2011-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端设备止转装置,在连接部件的端部采取防松固定和压紧结构,以提高连接部件的摆动角度、降低紧固螺栓的附加弯曲应力而防止其断裂或脱落,增强紧固螺栓的连接强度。止转装置包括有在车轴端部安装的轴端设备与转向架构架之间,通过紧固结构连接的一止转挡臂。所述设置于止转挡臂两侧端部的紧固结构,包括有贯穿轴端设备或转向架构架的螺栓,在螺栓两端分别套设有锥面垫圈。在螺栓一侧安装有防松螺母。止转装置用于固定在轴端安装的设备(如轴端接地装置),并且实现阻止轴端设备随车轴一起发生转动。

    轨道车辆的全主动控制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15536U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20149611.4

    申请日:2011-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全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基于全主动控制模式,采用横向全主动与半主动减振相组合的减振方式,以缓解因高速行驶、加长编组车辆产生的尾摆问题和交会紊流影响,实现有效地控制车体横向摆动、提高高速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全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包括有设置在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横向减振器;以及连接横向减振器与加速度传感器的传动控制装置;横向减振器包括有,根据加速度传感器反馈数据直接调节输出阻尼的全主动减振器、以及由传动控制装置通过推力指令控制其输出阻尼的半主动减振器。

    轨道车辆车间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071848U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20149605.9

    申请日:2011-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间减振装置,采用横向半主动减振与车间减振相组合的减振方式,以缓解因高速行驶、加长编组车辆产生的尾摆问题和交会紊流影响,实现有效地控制车体横向摆动、提高高速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轨道车辆车间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横向减振器;以及连接横向减振器与加速度传感器、并控制横向减振器输出阻尼的半主动控制器。半主动控制器同时接收多节车体的加速度传感器上传的车体实时加速度数据。当某节车体加速度达到警戒值时,半主动控制器向横向减振器输出控制指令而调节其阻尼值,以此实现限制车体相对于转向架发生横向摆动的趋势。

    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
    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23162U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20683559.6

    申请日:2010-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采取焊接连接的构架整体式结构,以简化各梁之间的连接结构、有效地实施构架的轻量化改进。构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一对侧梁组成、端梁组成、横梁组成和纵向辅助梁组成,纵向辅助梁组成连接在两侧的侧梁组成之间。组成构架的侧梁组成、端梁组成、横梁组成和纵向辅助梁组成,分别通过焊接而连接成整体式结构;侧梁组成、端梁组成分别由数块钢板焊接而成。构架具有整体式结构,在实现连接稳定性与强度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简化各梁之间的连接结构和轻量化设计水平。

    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
    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45596U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20319330.1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采取气动制动方式,在较小地改变原有制动夹钳和踏面清扫装置内部结构的前提下,以充入的压缩空气向终端施加压强较大且稳定的制动力,以缩短制动时间和刹车距离,提高车辆高速运行的安全系数。基础制动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构架上的制动夹钳、踏面清扫装置。制动夹钳具有连接外部气力输送管路的压缩空气腔体,在压缩空气腔体的前端连接有一对制动闸片,2个制动闸片分别位于车轮两侧制动盘的一侧。踏面清扫装置具有连接外部气力输送管路的压缩空气腔体,在压缩空气腔体的前端连接有研磨块。

    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46754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920319333.5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采取低刚度非线性空气弹簧、大间隙高刚度的横向止挡与抗侧滚扭杆装置的组合结构,以保证运行安全性能和提高车辆动力学性能,整体地提高车体高速运行的安全系数。主要包括有安装在车体与转向架构架之间的、沿横向设置的一对空气弹簧;在转向架构架内侧安装一对横向止挡。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在空气弹簧内部,限制车体横向位移的挡块与腔体之间的间隙为8-15毫米。在车体与转向架构架之间安装一抗侧滚扭杆装置,其横向扭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轴承安装于构架侧安装座,转向架与车体之间通过安装在横向扭杆上的两个扭臂、安装在车体安装座上的两根连杆建立连接以实现抗侧滚功能。

    中央牵引定位装置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46749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920319324.6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牵引定位装置,采用整体压装式的中心销套来定位连接中心销,从而实现车辆中央牵引装置的准确定位,避免在运营过程中造成牵引梁上升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在牵引梁上设置有一定位套筒,中心销套整体地压装在定位套筒中,中心销插入并定位于中心销套中。在定位套筒底部设置一压盖,压盖和中心销通过定位螺栓进行紧固连接。压盖和中心销套通过数个定位销进行紧固连接。中心销套是由橡胶和钢板经硫化而成的一体式部件。定位套筒通过牵引拉杆与转向架构架相连,中心销套通过中心销与车体相连,中心销套压装在定位套筒中时,能够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传递纵向牵引力,又能保证中央牵引装置整体的定位稳定性。

    一种铝合金枕梁结构
    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79465U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20671007.1

    申请日:2014-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枕梁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及连接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呈垂向的多块腹板,在所述下盖板的两端与底架边梁焊接的部位设置用于焊接内部上盖板及腹板的工艺缺口,所述工艺缺口处焊接一块用于封堵的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枕梁的下表面开工艺缺口,为枕梁上平面、内部腹板与底架边梁连接预留焊接空间,进而使枕梁上平面、内部腹板与底架边梁均可以焊接连接,增加了枕梁与底架边梁的连接焊缝,大大增加了枕梁的连接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