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6807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811221117.7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8/00 , A61K47/69 , A61K47/64 , A61K47/61 , A61K31/155 , A61P1/16 , A61P35/00 , A61P31/14 , A61P31/20 , A61P3/04 , A61P3/1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新型纳米基因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纳米基因药物由二甲双胍接枝壳聚糖、穿膜素以及DSPE‑PEG2000为载体,同阴离子治疗基因通过自组装形成。该纳米基因药物中二甲双胍接枝壳聚糖可同时具有高转染效率和保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内在药理活性。该纳米基因药物可有效的靶向肝脏部位,并通过过表达或者干扰某些关键蛋白质的合成,产生治疗作用。本发明的制备的纳米基因药物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和质量可控的特点。该纳米基因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以及肥胖相关代谢综合征,有望成为保护肝损伤以及调节代谢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8314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508626.9
申请日:2020-06-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K19/00 , A61K39/395 , A61K38/17 , A61K47/42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同时靶向ANGPTL3和IL‑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长效双功能蛋白,本发明通过抗人ANGPTL3单抗的筛选、序列优化;抗ANGPTL3单抗与人IL‑1RA双功能蛋白的制备及人源化,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所述长效双功能蛋白在实现降脂和抗炎两种功能的同时,实现其长效给药,从而持久全面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092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391345.7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融合蛋白,所述的融合蛋白通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沉积细胞表面的CD47分子结合,阻断其向巨噬细胞传递信号,解除其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促使巨噬细胞吞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沉积细胞,延缓及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程进展。经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和中晚期模型小鼠动物实验证实,注射该融合蛋白后,实验小鼠主动脉全长、主动脉根部以及主动脉弓处的斑块面积显著下降。该融合蛋白能用于延缓及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病程进展,以及减少其相关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进一步制备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419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82890.X
申请日:2017-09-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技术领域,涉及式1结构的芦荟大黄素单体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经体外活性实验表明,所述的芦荟大黄素单体其具有很强的抗幽门螺旋杆菌(Hp)活性,抗HP SS1标准株MIC均为1.56ug/ml;对耐药株(Hp243株MIC)为3.12ug/ml,优于对照组阿莫西林;经动物实验证实,芦荟大黄素单体可抑制实验小鼠体内幽门螺杆菌胃部感染。本发明所述的芦荟大黄素来源天然、安全,进一步可制备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部疾病;所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部疾病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或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
-
公开(公告)号:CN109224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554782.7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8/20 , A61K48/00 , A61K47/18 , A61K47/28 , A61P1/16 , A61P37/02 , A61P31/14 , A61P31/20 , A61P35/00 , A61P3/10 , C12N15/63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靶向白细胞介素22治疗肝损伤的纳米基因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纳米基因治疗药物由DOTAP/Cholesterol包裹IL-22/ApoA I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构成,利用薄膜水化法制备成纳米药物。所述的纳米药物中在体内预期表达的IL-22/ApoA I融合蛋白,可识别SR-BI配体阳性表达的肝细胞,制备的liposIA在体内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能克服半衰期短的缺点以及能实现减少白细胞介素22的免疫原性。该纳米药物具有稳定性高、质量可控和相对安全的特点。可进一步制成抗肝细胞损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4985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10106806.2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P3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天然产物、肠道微生物及肿瘤免疫治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来源的甾体皂素在制备诱导抗肿瘤免疫及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增敏制剂中的用途,薯蓣皂素通过综合调节肠道菌群,诱导抗肿瘤免疫效应,解除免疫抑制,并且能够促进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治疗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膀胱癌、三阴性乳腺癌和头颈癌等的疗效。经实验证实薯蓣皂素能上调促进免疫肠道微生物及下调抑制免疫肠道微生物;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薯蓣皂素使PD-1+CD8+T细胞数量上升,Treg细胞下调,并伴随IFN-γ表达水平升高;黑色素瘤皮下移植瘤小鼠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素显著增强黑色素瘤对PD-1抗体药物的敏感性。本发明为解决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应答率低的问题提供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80690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47288.0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9/00 , A61K45/00 , A61K31/4706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9/0067 , A61K31/4706 , A61K45/00 , A61K49/0019 , A61K49/0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及纳米生物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低毒性的、能用于肺癌诊断的量子点制剂的制备及其用途。本发明将传统量子点与肺癌靶向性分子相连接,之后与细胞自噬调控剂组成组合物或者制剂。尤其该量子点制剂由一种或多种靶向肺癌的量子点与一种或多种细胞自噬/增强剂组成。本发明制得的量子点制剂具有毒性低于一般量子点制剂以及特异性靶向肺癌等特点。该制剂的制备工艺简单,适用性广,可用于大规模化的生产。进一步该制剂主要可用于制备诊断、治疗和检测肺癌及其他肿瘤的制剂。同时也可用于制备体内肿瘤细胞的示踪及定位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31722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66184.8
申请日:2015-06-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63 , C12N1/15 , C12N1/19 , C12N1/21 , A61K38/20 , A61P37/00 , A61P1/16 , A61P31/14 , A61P31/20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靶向性的长效白细胞介素2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用途。本发明针对白细胞介素22的靶向给药,延长白细胞介素22的体内半衰期,减少白细胞介素22的免疫原性等问题提供一种重组融合蛋白,该重组融合蛋白由白细胞介素22和载脂蛋白AI组成,由于载脂蛋白AI能特异性靶向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从而实现白细胞介素22的靶向给药。该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且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大规模的药物级融合蛋白的生产和制备。该融合蛋白可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及糖尿病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4971350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33596.2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肝癌的增效纳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干预细胞自噬或调控氧化压力,增强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所述的增效纳米药物组合物,由一种或多种纳米材料与细胞自噬干预药物组成,该药物组合物还包括活性氧抑制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纳米材料与细胞自噬干预药物序贯使用,明显增强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经采用活性氧抑制剂结果显示能增强细胞自噬抑制药物与纳米递药材料引起的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作为肝癌治疗药物的辅料或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511017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60943.8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种降低纳米递药材料体内外毒性药物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生物技术手段降低纳米递药材料体内外毒性,通过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干预细胞自噬调控纳米材料的体内外毒性,减少纳米材料的不良副作用,从而提高纳米材料应用的安全性。本发明具体提供了自噬干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自噬干预药物(化合物/多肽)、自噬相关基因、自噬相关信号通路蛋白阻断剂与纳米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