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超细线条的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0969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39762.0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H01L29/06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超细纳米线条的方法,属于微电子半导体器件晶体管制造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掩膜阻挡氧化及分步氧化工艺相结合来得到悬空超细线条。制备出的悬空超细线条直径可由淀积氮化硅的厚度和两次氧化分别通过时间及温度来精确地控制在20nm,且干法氧化速度较慢,所以对最终细线条的尺寸可以得到精确地控制;同时利用此方法制备超细线条,成本低,可行性高。

    一种以空气为侧墙的围栅硅纳米线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4596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139453.9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439 B82Y10/00 H01L29/7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以空气为侧墙的围栅硅纳米线晶体管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隔离并淀积与Si有高刻蚀选择比的材料A;光刻定义Fin条硬掩膜;刻蚀材料A,形成Fin条的硬掩膜;源漏注入;光刻定义沟道区和大源漏区;形成Si Fin条和大源漏;去除材料A硬掩膜;形成纳米线;腐蚀SiO2,形成悬空纳米线;形成栅氧化层;淀积多晶硅;多晶硅注入;杂质激活退火;刻蚀多晶硅;淀积SiN;光刻定义栅线条;刻蚀SiN和多晶硅形成栅线条;将源漏与栅分离,之间区域为空气填充;淀积SiO2,形成空气侧墙;退火致密SiO2层;后续流程完成器件制备。本方法与CMOS工艺流程相兼容,空气侧墙的引入能有效减小器件的寄生电容,提高器件瞬态响应特性,适用于高性能逻辑电路应用。

    三维双鳍型沟道双栅多功能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9434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18823.4

    申请日:2007-06-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双鳍型沟道双栅多功能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场效应晶体管基于双SOI衬底,上下两层硅膜的沟道的截面各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的鳍型Fin,上层的双鳍型沟道与其对应的下层的双鳍型沟道自对准、且宽度相同;每个双鳍型沟道的外侧为栅氧和共同的前栅,内侧为隧穿氧化层、氮化硅陷阱层、阻挡氧化层和共同的背栅,形成双栅结构;上层的双鳍型沟道的两端连接上层的共同的n+源和n+漏,下层的双鳍型沟道的两端连接下层的共同的p+源和p+漏;前栅和背栅自对准、对上下两层的源和漏的覆盖很小;上层n+源和下层p+源连接不同的电极,上层n+漏和下层n+漏连接同一电极。本发明的场效应晶体管具有高性能nMOSFET、pMOSFET和CMOS逻辑器件功能。

    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半导体结构及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9400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26296.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半导体结构及半导体器件。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源漏金属和第一栅极金属;在第一源漏金属上形成第一硬掩膜,并在第一栅极金属上形成第二硬掩膜,在第一硬掩膜和第二硬掩膜上形成第一介质层;刻蚀第一介质层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一硬掩膜以形成第一凹槽,并基于第一凹槽在第一源漏金属上形成第一金属互联结构;和/或,刻蚀第一介质层的第二区域以及第二硬掩膜以形成第二凹槽,并基于第二凹槽在第一栅极金属上形成第二金属互联结构。通过本申请,可以降低半导体结构的制备难度,提高产品良率。

    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半导体结构、器件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3648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72588.3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半导体结构、器件及设备,该半导体结构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堆叠设置的第一半导体结构和第二半导体结构,第一半导体结构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第二半导体结构为CMOS图像传感器;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有源结构;有源结构包括第一有源结构和第二有源结构;基于第一有源结构,形成第一半导体结构;第一半导体结构包括第一极性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极性的第二晶体管;倒片并减薄衬底,直至暴露第二有源结构;基于第二有源结构,形成第二半导体结构;第二半导体结构包括第一极性的第三晶体管和图像传感器单元;第三晶体管和图像传感器单元在第二方向上并排设置。

    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存储器、器件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3003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58204.5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存储器、器件及设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依次堆叠的第一有源结构、半导体结构和第二有源结构,第一有源结构的掺杂浓度与第二有源结构的掺杂浓度相同,半导体结构的掺杂浓度与第一有源结构的掺杂浓度不同;基于第一有源结构,形成第一存储器;对第一存储器进行倒片并去除衬底,以暴露第二有源结构和半导体结构;在BL区域内的半导体结构的两侧沉积金属材料,以形成金属结构,金属结构将半导体结构与相邻的半导体结构连通;基于第二有源结构,形成第二存储器,第一存储器的第一源漏结构和第二存储器的第二源漏结构共用半导体结构和金属结构。本申请可以提高存储器的集成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